|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 .docx
    • 解析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docx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1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2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3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1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2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四首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裘(diāo)      阳(héng)       (xián)

    B.管(qiāng)      (mèi)          (bì)

    C.雳(pī)         (zhàng)        (zhú)

    D.弓(diāo)       苍(qín)          (zhì)

    答案A

    解析B.(bì)——(bìn)C.(zhú)——(zhúo)D.苍(qín)——苍(qíng)故选A。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排列)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列”释义应为“属类,范围”。故选D。

    3.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答案D 

    解析A项“亲射虎,看孙郎”,B项“青衫湿”,C项“燕然未勒”是运用典故。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

    B.老夫/聊发/少年狂

    C.马/作的/卢飞快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答案C

    解析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马/作的卢/飞快”。故选C。

    5.关于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词都有词牌名。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律和调子,可以唱;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它是旧体诗的一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词的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词作风格委婉、绮丽。

    C.词的豪放派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由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经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D.豪放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怀坦荡,抱负远大,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答案C

    解析C项苏轼为北宋词人,辛弃疾为南宋词人。故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借用典故,把打猎与当时的战事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希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心愿。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描写了看剑、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要留下来的意思。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表达了她的抱负、志向。

    答案C

    解析C项的理解有误,应为“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意思”。故选C。

    7.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___,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之一,他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__________词派,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爱国诗人__________(姓名),他与__________并称“苏辛”。

    (4)《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别署__________,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答案(1)范仲淹  岳阳楼记(2)苏轼  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   豪放(3)南宋   辛弃疾   苏轼(4)秋瑾   璿卿   竞雄   鉴湖女侠

    8.按要求默写诗句。

    1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词句是                                                            。。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7《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                                        。”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答案

    1长烟落日孤城闭

    2五十弦翻塞外声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心却比,男儿烈!

    9.某班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开展了“走进辛弃疾”的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下列活动。

    1【诗.悟情】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是“赋壮词”,“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试模仿例句,从词语选用、意象撷取、典故选择等角度品味词人的豪情壮志。

     

     

     

    【示例】我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中读出了词中的“雄壮”,本句运用比喻修辞,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如在眼前。

     

    2【诗.知人】词人辛弃疾一生心怀家国,但正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所代表的情感,诗人一生有“报国无门之悲”“壮志难酬之愤”“英雄白发之叹”,令人叹息。你有什么想和词人说的吗?请结合课上所学,查阅相关材料,给辛弃疾写一封信。

    材料一:陆游在晚年送别辛弃疾的时候曾为之惋叹:“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材料二: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材料三:辛弃疾年表(1140年-1207年)

     

    3【诗.比读】请结合材料和词人生平,试着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两首词抒发情感的相同之处。

    材料一:梁衡《把栏杆拍遍》一文中曾经这样评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材料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答案

    (1)示例1.我从“可怜白发生”一句读出了词中的“悲壮”。结尾一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示例2.我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晋王恺良牛、素女鼓五十弦瑟的典故中读出了词中的“豪壮”,烘托了军营中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示例3.我从“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酒、灯、剑的意象选择中,感悟到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但这一切都只存在于梦境中,透露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

    2示例:稼轩,你这一生铁马金戈,曾驰骋疆场,也曾闲居铅山,堪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实在是佩服!奈何一生壮志难酬,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答案围绕着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豪情壮志等要点均可)

    3这两首词都是著名的爱国词作。岳飞和辛弃疾都是南宋抗金名将,同为亲自上阵杀敌的将领,他们在词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收复失地的热切盼望;同时,他们也都曾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中痛苦,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表现出极具感染力的悲愤甚至是愤怒的情绪。

    解析

    1通过品词析句,从用典、意象等多角度品析作者“赋壮词”背后的复杂情感。

    2通过拓展材料,加深对词人的认识。

    3通过对比探究,加深对爱国词作的理解。

    二、课内阅读

    (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12.“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案】

    11.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2.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分析】

    11.本题考查理解“雁”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内涵,理解一个意向常有的情感链接。“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雁”具有点缀秋冬景象,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的象征意义。根据“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分析,此处的“雁”与“秋天”有关,与思乡有关。此写出理由即可。

    1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在此基础上赏析即可。

    示例:本句描写的是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带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13.请你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写此词。

    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引用典故,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作者以冯唐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

    C.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场面,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全词用语刚劲,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

    【答案】B

    【解析】

    B.“作者以冯唐自许”有误,应为:作者以魏尚自许。故选B。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对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和苏东坡合称“苏辛”,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B.“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C.上片写军旅生活,下片描写战斗场面;“壮”字贯穿全词。

    D.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明;最后结句戛然而止,太过悲凉,削弱了词作的“壮”势。

    15.该词用典贴切,寓意丰富。请以“的卢飞快”为例,评析词的用典之妙。

     

    16.请结合全词内容,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感。

     

    【答案】

    14.D

    15.①示例:用刘备“的卢飞快”的典故,富有权威,创新意境,把读者带到铁骑飞驰的古战场,场面雄壮威武,极具穿透力。②运用典故,引发联想,借刘备之威,含蓄委婉地抒发壮志豪情。③词作中引入典故,增强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16.“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实写,自然过渡,追忆当年军旅生活,是虚写。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是实写,将梦境转回现实,虚实结合,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

    【解析】

    14.考查对词作内容的赏析。D.“削弱了词作的‘壮’势”理解错误。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可怜白发生”猛然跌落,悲壮低徊,由雄壮转为悲壮,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最后结句戛然而止,并没有削弱词作的“壮”势,反而增添了壮志难酬悲壮之感。故选D。

    15.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表达效果。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处采用的用典的写作手法,“的卢马”引用刘备骑的卢马脱险的典故。《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线。“马作的卢飞快”,使人仿佛看到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从视觉上描写了战斗的激烈,表现了词人驰骋疆场的英勇无畏,委婉地抒发作者的壮志豪情。

    16.考查赏析写作手法和作者感情。“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词人醉后把灯挑亮,观看自己的佩剑。后一句“梦回吹角连营”点明了现实与梦境的转换,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军营,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述。梦里的军营生活,战场杀敌等是作者的回忆,为虚写。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作者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白发渐生,不禁心中叹息。作者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却已白发早生,不复当年,想要杀敌报国,却有心无力了。从而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愤懑之情。

    2022·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 “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18.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 “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 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

    【答案】

    17. A    18. D

    【解析】

    17.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思是: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这里主要表达的是词人对贵妇人生活的厌恶和不屑,选项理解有误。故选A。

    18.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

    D.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句子可知,本词善于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以及宏大的抱负、志向表达得淋漓尽致,故基调高昂,并非“伤感低沉”。故选D。

    、课阅读

    2022·四川遂宁中考你将以下面这首词为内容,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请做好准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②觉(jué):睡醒。

    19.你需要拍摄一段短视频作为诵读背景,请完善拍摄脚本。

    短视频脚本(上片部分)

    诵读内容

    画面内容

    画面意境

    背景音乐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昏暗荒凉

    低沉、渐急的音乐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屋外狂风急雨。被吹得破裂的窗纸,瑟瑟作响,好像在自言自语。

     寒冷凄凉 

    20.请说说在朗诵下片时应读出哪些情感。

     

    答案

    19.①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②寒冷凄凉

    20.应读出词人回顾往事,面对今日的失意凄苦之情;读出词人虽免官闲居,依旧心系祖国山河的执著热爱之情。

    【解

    19.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与意境的理解。

    ①“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描写的对象是饥饿的老鼠,飞来飞去的蝙蝠。从字面翻译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将诗句描写的画面描述出来即可。

    ②根据画面内容的描述,屋外“狂风暴雨”,窗纸也被吹裂,让人感觉寒冷;而吹裂的窗纸又“瑟瑟作响,好像在自言自语”,此景给人以凄凉之感,故可用“寒冷凄凉”来概括。

    20.本题考查诗词情感的理解。“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词人回顾往事,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如今归来是满头白发。再根据上片内容,可知如今归来的处境惨淡,所以朗读时应将内心的失意表现出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意思是说: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词人对祖国的那份热爱尽显读者面前,所以朗读时也应将这份悲壮的爱表达出来。

    参考译文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一生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2021·辽宁盘锦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③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记功。③双阙:指代朝廷。维扬:即扬州。宋室南渡后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惨重。

    21.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词运用典故:“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B. 乙词中的“”“草”“天”“路”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景象,再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共同营造了辽远凄迷的意境。

    C.甲词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以议论为主。乙词上片前五句描写见闻,下片结尾处点维扬,全词中间部分集中抒情,这种写法能使结构紧凑。

    D.两首词都表现了作者想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报国壮志。苏轼虽带着不得重用的无奈,但更有进取的“狂气”。李好古虽目睹维扬破败,痛心惆怅,但仍有御敌情怀。

    【答案】

    C

    解析

    C项,根据甲词下片关键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可知,诗人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表达方式是抒情故选C。

    2021·甘肃白银、武威中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

    残梦

    陆游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案】

    示例1:我选择《残梦》。因为这首诗与上面诗词的主旨基本一致,都表达了作者矢志报国、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

    示例2:我选择《从军行》。因为《从军行》与上面两首诗词在内容上同中存异,都表达了矢志报国的决心;同时也有不同之处,《从军行》还描绘了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场景,抒发了他们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言之成理即可)

    微写作

    23.《渔家傲·秋思》是一首描写西北边陲军中生活的边塞词作,记录了范仲淹真实的所见所感。请你发挥想象,以范仲淹的视角,将词中所写的景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答案

    我独立帐下,眼前是一派边塞的深秋之景。而此番秋色,自是与中原大不相同。南归的大雁发出清亮的雁鸣,仿佛宣告着与这荒凉边地的诀别,毫无留恋之意。相应着的,还有不断的战场混声从四面传来,与鼓角声交织,闻者伤心。背负层峦叠嶂,在长烟落日中,这座孤城在包围中紧闭城门,随时迎战。回身看那戍边的将士啊,功业未成,泪洒滂沱。乡关万里无处归,只好借酒浇愁。那悠然响起的羌笛之声仿佛将寒霜洒落一地。此情此景,如何不叫人憔悴难眠......

    解析

    通过发挥想象将诗歌转化为散文,感受词作的景物描写。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