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七年级下册丢丢铜仔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分析
1.《丢丢铜仔》这首歌曲选自湘艺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二)。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中,已经安排了汉族民歌“山歌”和“劳动号子”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泥土的歌(二)重点介绍汉族民歌中的“小调”这一体裁形式,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歌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2. 教材选用了根据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改编的二部合唱,要求学生用明快、清爽的声音,表现欢快热闹的情境,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并品味台湾民间小调的风格韵味。
教材分析
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是一首流传于在台北、宜兰的民歌小调,故又称《宜兰调》。曲调为上、下两句的单乐段结构,情绪轻快、愉悦,衬词生动形象,全曲充满律动的意味。教材选用了改编后的二声部轮唱唱版本,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还提供了模拟火车行驶的背景音响材料。歌曲“下滑音”和“衬词”在歌曲中出现较多,引导学生演唱时要唱到位,才能将歌曲的轻快、热闹的特色体现出来。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能积极参与学习。这首歌曲明快、清爽的情绪、下滑音的诙谐、衬词的生动和模仿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以及火车的汽笛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体会不同地区的民歌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将歌曲与背景材料有机结合,创造性的完整表现歌曲。
2、技能目标:能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
3、情感目标:通过二声部学唱,培养合作意识,体验合唱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
教学难点:分声部演唱歌曲《丢丢铜仔》,有机地融合本歌曲的背景音响材料。
教学方法:听唱,范唱,跟唱,体验,感悟等方法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幻灯片,讲述歌曲背景。
1.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播放歌曲音乐感受歌曲。你听懂歌曲了吗?
二、 学唱歌曲
(一)播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
1.了解歌词大意。
2.简单介绍民歌小调知识。
3.试唱曲谱旋律。
(1)歌曲旋律有哪些音组成?引出五声调式概念;歌曲《丢丢铜仔》是什么调式?
(2) 用柯尔文手势辅助,演唱歌曲旋律骨架,帮助学生把握歌曲旋律。
(3)视唱曲谱,要求划拍,师示范下滑音的唱法,学生体验下滑音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4.学唱歌词,唱好歌曲的衬词部分。
5.教师弹琴,学生分角色领唱、齐唱。
(二)指导二声部学唱,感受轮唱此起彼伏的效果。
1.教师播放范唱音乐,了解卡农的概念,并指挥学生轮唱。
2.加背景音响材料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轻快热闹的情绪。
3.简单介绍中国新列车的变迁。从蒸汽火车到高速铁路,从归途漫漫到朝发夕至,甚至朝发午至,中国的新列车技术世界瞩目。而民歌承载了一段历史,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三、 拓展练习
1.播放龚琳娜演唱的《丢丢铜仔》视频。
2.演唱山东民歌小调:跟随彭丽媛的歌声哼唱《沂蒙山小调》,升华思想情感。
四、 课堂小结
民歌是祖先的声音,是不忘初心的源泉。同学们,喜欢民歌,热爱民歌,传唱民歌吧,让我们的民族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绚烂!下课!
初中乡间的小路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乡间的小路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学唱歌曲,课堂延伸中了解多元文化,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一)甘洒热血写春秋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一)甘洒热血写春秋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德涅泊尔 美丽的村庄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德涅泊尔 美丽的村庄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学习新课,拓展提升,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