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展开4.3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 章 | 四 | 学科 | 生物 | 年级 | 七年 |
学习 目标 | 知识和技能 1.指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 ||||||
重点 | 1.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 ||||||
难点 | 1.条件反射的概念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身边事 清晨的校园里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有的同学在晨读、背诵,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运动、嬉戏……当上课的铃声骤然响起时,所有的同学都迅速回到自己的教室准备上课。 同学们对铃声的反应属于哪种反射?这些活动的完成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哪一结构有关呢?
|
由身边事情了解条件反射
|
引入新课 | ||||||||||||||||||||||||||||||||||||||||||||||||||||||||||||||||||
讲授新课 | 二、条件反射 探究竟 资料分析 一位生理学家曾在实验室里先后用3只狗做了如下3个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 ①切除大脑,狗的心脏仍然在跳动,呼吸在继续,胃肠依然消化,但狗已没有了任何知觉。 ②切除小脑,狗的动作就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③切除脑干,狗的心跳和呼吸停止,狗立即死亡。 1.脑 (1)脑的位置和组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是脑的最大部分,大脑的后下方是小脑,最下部分是脑干。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传入人体后,都通过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作出决定,指挥各功能器官工作。 (2)大脑 ①结构: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a.灰质:表面是大脑皮层,即大脑灰质,平均厚度为2~3毫米,其上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表面积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b.白质: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具有联系左右大脑半球、脑的其他部位以及脊髓等作用。 ②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中的众多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多种神经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写字、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所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等。 (3)小脑 ①位置: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后下方。 ②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 ①位置: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 ②功能: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因此脑干被人们称为“活命中枢“。 2.神经系统的组成
3.条件反射 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①概念: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②举例: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汽车的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等。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建立。 ③特点: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4.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5.探究竟·探究 (1)问题 养鸡场里,饲养员哨声一响,散养的鸡就从四面八方跑来进食,哨声与动物进食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作出假设根据问题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条件,如家养的猫、狗、鸡、鸽子或金鱼等,参照技能卡,设计一个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 技能卡 在设计形成条件反射的实验时,只选择一种训练动物的信号,如灯光、音乐、铃声、口哨声等,同时要考虑发信号与喂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信号的时间与次数等因素。 (4)完成实验 仔细观察用来做实验的动物对信号的反应,并做好观察记录。 (5)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 讨论 ①在做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中,如果信号不固定,最终能形成条件反射吗 【不能】 ②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继续强化,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消退吗? 【人和动物都能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但如果不给予复习和巩固,已经建立的条件径向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人类学习就是一个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知识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就是强化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否则,学习的知识就会遗忘。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在时间上把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总是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给能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原来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退。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6.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建立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之所以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这样人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条件反射现象。 另外,人在马路上骑车,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就是人对抽象的信号发生的反应;平时说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引起的更加复杂的条件反射。 分析几个反射事例
7.条件反射原理应用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条件反射原理饲养和管理家禽、家畜。比如,在大型的养殖场里,为了提高家禽的产蛋量或家畜的产肉量,必须定时定量地科学喂养。时间一长,家禽或家畜都会对喂食的信号产生条件反射。 小孩避雨是条件反反射吗? 【是 耳、眼→神经→大脑的神经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 |
分析生理学家的实验知道脑的功能
知道脑的组成
了解大脑结构
知道大脑皮层的功能
了解小脑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脑干的位置和功能
尝试归纳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
知道什么是条件反射
知道条件反射的特点
尝试归纳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尝试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进行分析
完成讨论
知道条件反射的形成
了解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分析几个反射的事例,深层理解反射
了解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分析实验,讨论出脑的功能
概述介绍脑的组成及位置
介绍大脑结构
介绍大脑皮层的功能
介绍小脑的位置和功能
介绍脑干的位置和功能
引导归纳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
引导自学,归纳什么是条件反射
介绍条件反射的特点
指导归纳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指导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进行分析
引导完成讨论
介绍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介绍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引导分析几个反射的事例,深层理解反射
举例介绍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 ||||||||||||||||||||||||||||||||||||||||||||||||||||||||||||||||||
课堂练习 | 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B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神经 2.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D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明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驾车人的( B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4.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汽车的行驶。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B.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 D.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5.2017年5月人工智能Alphago在对战中国棋手柯洁的比赛中,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这个结构相当于人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中的( A ) A.神经中枢 B.感受器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
习题训练 |
知识应用与理解 | ||||||||||||||||||||||||||||||||||||||||||||||||||||||||||||||||||
课堂小结 |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被人们称为“活命中枢“。 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
知识小结 |
总结概括 | ||||||||||||||||||||||||||||||||||||||||||||||||||||||||||||||||||
板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