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知识点归纳(素材)
展开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
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3.小数的组成:
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进率:
①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5.小数数位顺序表:
| … | 整 数 部 分 | 小数点 | 小 数 部 分 | ||||||||
数位 | … | 万位 | 千位 | 百位 | 十位 | 个位 | · | 十分位 | 百分位 | 千分位 | 万分位 | … |
计数 单位 | … | 万 | 千 | 百 | 十 | 个 | 十分之一0.1 | 百分之一0.01 | 千分之一0.001 | 万分之一0.0001 | … |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7.单位换算:
口诀: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质量单位:克 千克 吨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价格单位:分 角 元
时间单位:秒 分 时
8.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9.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0.小数加减法要注意:
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将数位要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
1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1.图形的分类: 2)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点。
3.三角形的内角和:
1)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2)四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
3)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
4. 三角形的分类
5.三角形边的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若较短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组成三角形。
3)求第三边的长度范围: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6.四边形的分类:
(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左移缩小,右移扩大)
1)左移缩小。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除以1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除以1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除以10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
2)右移扩大。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乘10,相当于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乘100,相当于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乘1000,相当于扩大1000倍。
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4.
5.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五步骤:
1)位数多的放上面,末尾对齐、把0放外面
2)按照整数乘法计算
3)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4)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5)最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
注意:一定要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划掉小数末尾的0.
6.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两个数相乘,
① a乘以大于1的数,积一定大于a;
② a乘以等于1的数,积一定等于a;
③ a乘以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a。
7.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相同: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2)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逆运算:a×c+b×c=(a+b)×c 减法同理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模型。
观察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所以观察物体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2.根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立体模型,这样的立体模型可能有很多个。操作时,要仔细分析,尽可能全面地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模型。搭好后,再和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正确。
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字。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用字母C表示周长,用S表示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用字母a表示,那么:
长方形的周长C=(a+b)×2,即C=2(a+b)
长方形的面积S=a×b,即S=ab
正方形的周长C=a×4,即C=4a
正方形的面积S=a×a,即S=a²
3.化简: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当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如:a×b = ab、5×a = 5a、1×a = a、a×a = a²
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号、减号和除号不能省略。
4.区别a²和2a:
2a=2×a=a+a 表示两个a相加
a² =a×a 表示两个a相乘
5.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一定都是方程。
2)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6、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7、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8、看图列方程
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9、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
1)解:设……为x。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要检验)
4)答。
数学好玩
1.密铺的意义: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没有空隙,又不重叠,那就是密铺。正五边形和圆形不能密铺
2.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
一周有360度,如果能正好把360度铺满(即在公共顶点上几个角度数的和正好是360°),那么就可以密铺。
3.判断n边形是否能密铺的步骤:
1)先求内角和:(n-2)×180°
2)用刚刚求出的内角和÷n,求出每个角的度数
3)用360°÷每个角的度数,若刚好能整除,就能密铺。(如: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等可以密铺)
4.优化:
1)解决合理安排时间问题时,要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解决烙饼问题时,最佳方案是每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当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时,烙饼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一面需要的时间
第六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绘制条形统计图:
1)步骤:①标题,②横轴,③纵轴,④画图、标数据。
2)纵轴的以1当“几”:用最大的数÷格子数≈“几”
3)一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量。
3.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绘制折线统计图:先确定以1当“几”
步骤:①描点,②连线,③标数据
5.认识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6.求平均数的原则:不改变原来总数的情况下进行分配。
7.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②计算:平均数=总数和÷次数。
8.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9.估算平均数:
①先估算再求平均数,②通过平均数的范围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