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含答案)
展开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021年12月16日,我国“辽宁舰”携万吨大驱“南昌舰”再次出海,穿过宫古海峡,然后进入太平洋南下。如图所示为当时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时的情境,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 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 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3分)弹钢琴时我们可以听到优美的琴声,琴声的发出是由琴键的 产生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一段时间后可收到回波,进而可以测量出海底的深度,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
4.(3分)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 (填字母);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会 (选填“往左”、“往右”或“不变”)。如图乙所示,为保护餐桌往往在餐桌上放上玻璃垫,当我们吃饭时,看到桌子上的花纹会比实际花纹的位置 (选填“高”、“低”或“不变)。
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填“实”或“虚”)。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为 m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m2 B.kg C.m D.s
8.某人在前半段路程上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此人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热量
C.将沸点为12.3℃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10.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该实验,其中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A.刻度尺 B.三角板 C.游标卡尺 D.量角器
1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当物体距该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可能是( )
A.倒立缩小的像 B.倒立等大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多选)1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35℃的温度,可以选用的温度计是( )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都可以选用
(多选)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0cm处,移动光屏也一定能得到一个清晰像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处MN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6.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7.(4分)课外延时服务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低温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于是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0℃﹣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温度计,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都装了200mL的水,小明只加了10g的盐,而小红加了30g的盐,由此作出了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凝固点/℃
0
﹣2
﹣4
﹣6
﹣8
﹣11
盐水浓度%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选填“降低”、“先降低后升高”或“先升高后降低”)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18.(6分)小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4cm,小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她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从A这一侧看B蜡烛好像被点燃了,其烛焰的高是 cm。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5)小乐在A蜡烛烛焰的像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 。(选填“实像”或“虚像”)
(6)小乐把A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A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8分)如图所示,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①如图乙所示,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
②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
⑧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80g。
④小欣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请你帮她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待测液体
A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液体A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待测液体
A的质量m(g)
量筒中待测液体
A的体积V(cm3)
待测液体A的密度ρ(g/cm3)
80
60
(3)小欣在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只好利用烧杯、水、天平也测出了液体A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密度表达式。
①用天平称出 的质量m1。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 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在烧杯中装满液体A,称出总质量m3。
液体A的密度ρ= 。(用测出的量和已知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④利用这样的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是: 。(答出一种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0.(9分)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请在图丙中画出甲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
(2)甲车4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3)小华通过比较甲、乙两图认为:在4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快。请你判断小华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1.(9分)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亮出的国旗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之后,五星红旗再次亮相月球,为月球又一次打上“中国标识”。这面国旗的质量仅12g,总体积约为10cm3。求:
(1)月球引力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五星红旗被带上月球后,质量为 g,原因是 ,其密度将会 。
(2)这面国旗的密度为多少kg/m3?
(3)嫦娥五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月球采样并返回。探测器设计时设定了2kg的采样量,已知月壤密度约为0.8g/cm3,则需要设计装月壤的容器容积最小为多少m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021年12月16日,我国“辽宁舰”携万吨大驱“南昌舰”再次出海,穿过宫古海峡,然后进入太平洋南下。如图所示为当时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时的情境,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 运动 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 静止 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与航母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舰载机是运动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与导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舰载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2.(3分)弹钢琴时我们可以听到优美的琴声,琴声的发出是由琴键的 振动 产生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能量 (选填“能量”或“信息”)。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一段时间后可收到回波,进而可以测量出海底的深度,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琴声的发出是由琴键的振动产生的;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条件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考的热点。
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的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图中噪声监测器显示此时的噪声是63.0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所以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响度;声源。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和噪声监测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4.(3分)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 C (填字母);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会 往右 (选填“往左”、“往右”或“不变”)。如图乙所示,为保护餐桌往往在餐桌上放上玻璃垫,当我们吃饭时,看到桌子上的花纹会比实际花纹的位置 高 (选填“高”、“低”或“不变)。
【分析】(1)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
(2)当我们通过玻璃板看桌子上的物体时,看到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解答】解: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其出射点可能为C;
若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出射点会远离法线,即往右;
为保护餐桌往往在餐桌上放上玻璃垫,当我们吃饭时,看到桌子上的花纹会比实际花纹的位置高,这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所形成的。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花纹的像将向上移动,比花纹实际的位置高。
故答案为:C;往右;高。
【点评】本题来源于生活中折射现象,要求能够判断出折射现象,并且会根据折射定律判断光路是否正确,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倒立 (填“倒立或“正立”),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实 像(填“实”或“虚”)。
【分析】通过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
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物距为35厘米时的成像性质。
【解答】解: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当物距为35厘米时,由于35厘米大于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此时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0;倒立;缩小;实。
【点评】本题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的几种情况是重点。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 < 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为 0.9×10﹣3 m3。
【分析】比较甲和乙的密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比较方法:①体积相同,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质量相同,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先从图乙中找出对应的两个物理量,算出乙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算出乙的体积。
【解答】解: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可知,体积相等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从图中虚线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都为2cm3时,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所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即ρ甲<ρ乙;
由图可知,当乙的体积为V乙=2cm3时,乙的质量为m乙=4g,
所以乙的密度ρ乙===2g/cm3=2×103kg/m3,
则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V乙′===0.9×10﹣3m3。
故答案为:<;0.9×10﹣3。
【点评】本题是一道分析图象题,这类题是近几年考试的一个热点。本题利用图象来确定物理量的大小,巧用图象描述物理量间函数关系,是一道好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m2 B.kg C.m D.s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
A、m2是面积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kg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m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C符合题意;
D、s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8.某人在前半段路程上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此人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表示出物体的运动时间,然后表示出总路程与总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求出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总路程是2s,则前一半与后一半路程都是s,
由v=,
可得物体的运动时间:
t1=,t2=,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v====。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一定注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热量
C.将沸点为12.3℃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3)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
(4)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错误;
C、将沸点为12.3℃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特点,故C正确;
D、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10.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故选:C。
【点评】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
1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该实验,其中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A.刻度尺 B.三角板 C.游标卡尺 D.量角器
【分析】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需要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当物体距该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可能是( )
A.倒立缩小的像 B.倒立等大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物体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2f>U>f,解不等式得出f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得出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像的性质。
【解答】解: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所以f<u=12cm<2f,则6cm<f<12cm,
当物体距该透镜8cm时,有三种可能:
(1)当f<8cm<2f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当f=8cm时,不成像;
(3)当f>8cm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此题有3种情况:①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②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③可能不成像,只有选项C符合。
故选:C。
【点评】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由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再次确定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多选)1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35℃的温度,可以选用的温度计是( )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都可以选用
【分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水银、煤油、酒精的凝固点分别为﹣39℃、﹣30℃、﹣117℃.﹣35℃低于的凝固点﹣30℃,此时煤油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35℃高于﹣39、﹣117℃,此时水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所以可选用的水银、酒精温度计。
故选:BC。
【点评】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有熔点来确定凝固点并且正确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多选)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0cm处,移动光屏也一定能得到一个清晰像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A正确;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B正确;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原理,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此时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f<15cm<2f,30cm>2f,解得,7.5cm<f<15cm,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0cm处,物距为10cm,可能大于焦距也可能小于焦距,所以光屏上不一定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处MN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16.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出射光线。
【解答】解;
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7.(4分)课外延时服务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低温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于是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0℃﹣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温度计,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4 ℃。
(3)他们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都装了200mL的水,小明只加了10g的盐,而小红加了30g的盐,由此作出了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凝固点/℃
0
﹣2
﹣4
﹣6
﹣8
﹣11
盐水浓度%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先降低后升高 。(选填“降低”、“先降低后升高”或“先升高后降低”)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分析】(1)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2)凝固过程保持不变的温度是凝固点;
(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溶剂对溶质的影响较大,分子难以形成规整的排列方式。当溶液浓度过高时,溶剂对溶质的影响较小,分子更容易形成规整的排列方式;
(4)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其温度会略微低于0℃。
【解答】解:(1)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所以使用量程为﹣20℃﹣102℃温度计才能保证温度的测量;
(2)凝固过程保持不变的温度是凝固点,由图可知为﹣4℃;
(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溶剂对溶质的影响较大,分子难以形成规整的排列方式,因此随着浓度的增加,凝固点会降低。当溶液浓度过高时,溶剂对溶质的影响较小,分子更容易形成规整的排列方式,因此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凝固点会升高。故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4)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其温度会略微低于0℃,更利于保存。
故答案为:(1)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2)﹣4℃;(3)先降低后升高;(4)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点评】此题考查盐水的凝固点,属于基础知识。
18.(6分)小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4cm,小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她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原理是 光的反射 。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3)从A这一侧看B蜡烛好像被点燃了,其烛焰的高是 4 cm。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5)小乐在A蜡烛烛焰的像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6)小乐把A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A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4)物体和环境亮度的对比度越大,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
(5)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烛焰的像能不能成在光屏上;
(6)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解答】解:(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2)实验中玻璃板不但能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从A这一侧看B蜡烛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的“烛焰”与蜡烛A的烛焰大小相等,所以蜡烛B的“烛焰”高为4cm;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5)在A蜡烛烛焰的像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6)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4;(4)较暗;(5)虚像;(6)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属于常考题。
19.(8分)如图所示,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端移动。
(2)①如图乙所示,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
②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
⑧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80g。
④小欣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请你帮她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待测液体
A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液体A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待测液体
A的质量m(g)
量筒中待测液体
A的体积V(cm3)
待测液体A的密度ρ(g/cm3)
152
80
72
60
1.2
(3)小欣在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只好利用烧杯、水、天平也测出了液体A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密度表达式。
①用天平称出 空烧杯 的质量m1。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在烧杯中装满液体A,称出总质量m3。
液体A的密度ρ= •ρ水 。(用测出的量和已知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④利用这样的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是: 测量过程中烧杯中的液体容易洒出,导致实验误差过大 。(答出一种即可)
【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再利用密度的公式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量筒在读数时,要和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再利用密度的公式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3)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待测液体,计算出水和待测液体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液体的密度;天平在测量过程中托盘在晃动,烧杯中装满液体的话液体容易洒出。
【解答】解:(1)如图甲,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100g+50g+2g=152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152g﹣80g=72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60mL=60cm3;
液体的密度ρ===1.2g/cm3;
(3)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在烧杯中装满液体A,称出总质量m3。
水的质量m水=m2﹣m1,由ρ=可求得,水的体积:V水=;
液体A的质量m液体A=m3﹣m1,烧杯内液体A的体积:V液体A=V水=;
则液体A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④由于烧杯中装满了液体,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托盘晃动,液体容易洒出,操作难度大,且会导致实验误差过大。
故答案为:(1)右;(2)152;72;1.2;(3)①空烧杯;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③•ρ水;④测量过程中烧杯中的液体容易洒出,导致实验误差过大。
【点评】需要学生利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正确使用量筒测出被物体的体积,并能根据密度公式算出密度;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具有一定难度。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0.(9分)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请在图丙中画出甲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
(2)甲车4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3)小华通过比较甲、乙两图认为:在4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快。请你判断小华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时间对应的路程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甲车40s的路程为1200km,用v=计算出其速度的大小;1m/s=3.6km/h;
(3)平均速度v平均=,分析甲乙总路程和总时间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根据甲车的数据描点并连线,如图所示:
(2)由图甲知,甲车40s的路程为s=1200m,
故平均速度为v===30m/s=108km/h;
(3)甲、乙两车在40s的时间都运动了1200m,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
(1)如图:
(2)30;108;(3)不正确;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的画法,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问题。
21.(9分)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亮出的国旗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之后,五星红旗再次亮相月球,为月球又一次打上“中国标识”。这面国旗的质量仅12g,总体积约为10cm3。求:
(1)月球引力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五星红旗被带上月球后,质量为 12 g,原因是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其密度将会 不变 。
(2)这面国旗的密度为多少kg/m3?
(3)嫦娥五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月球采样并返回。探测器设计时设定了2kg的采样量,已知月壤密度约为0.8g/cm3,则需要设计装月壤的容器容积最小为多少m3?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2)已知国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计算出这面国旗的密度;
(3)已知月壤的质量和密度,根据ρ=的变形公式计算需要设计装月壤的容器容积最小值。
【解答】解: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五星红旗被带上月球后,位置变化,质量不变,还是12g;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状态没变,位置变化,密度不变;
(2)已知国旗的质量为:m1=12g,国旗的总体积为:V1=10cm3,
所以国旗的密度为:ρ1===1.2g/cm3=1.2×103kg/m3。
(3)已知采集月壤质量为:m2=2kg=2000g,已知月壤密度约为:ρ2=0.8g/cm3,
根据ρ=可知:
需要设计装月壤的容器容积最小为:V2===2500cm3。
答:(1)1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不变;
(2)这面国旗的密度为1.2×103kg/m3;
(3)需要设计装月壤的容器容积最小为2500cm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重点要注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物理]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有答案),共11页。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