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1、名著导读。(6分)
(1)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____”。在这本书中,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4分)
(2)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被誉为( )(2分)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1、(1)昆虫的史诗 蝉 蜘蛛 螳螂
(2)A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6分)
(1)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本能和习性。比如,能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________:被毒蜘蛛咬伤后,给它喂食时会像婴儿般哭闹的________。 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的。(3分)
(2)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既有虫性,又有人性。请你以蝉为例加以说明。(3分)
2、(1)昆虫记 法布尔 切叶蜂 小麻雀 野外观察和实验
(2)蝉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习性。地下蛰伏四年,地上生活五周,每天都尽情地歌唱,它们积极乐观、毫无怨言。
3、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5分)
螳螂看到肥大的蝗虫在金属罩的纱网上冒冒失失地靠近,痉挛般地惊跳起来,突然摆出骇人的架势。即使是电击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果。……螳螂张开鞘翅,斜着甩到两边;它的翅膀完全展开,高高竖起,像两片平行的船帆,又如同耸在背上的鸡冠。它的腹部末端卷成曲棍状,先提起,再放下,猛然抖动着放松,同时还发出“扑、扑”的喘气声,让人想到火鸡开屏时的声音,又像是受惊的游蛇在吐气。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主要刻画了螳螂捕食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2)本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描写。(2分)
3、(1)昆虫记 勇猛 机警
(2)动作
4、名著阅读。(12分)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平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节选自《昆虫记》)
(1)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4分)
①______ →打开工具→②______ →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2)小明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昆虫:_________ 绰号: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①察探蜗牛 ②击打外膜
(2)示例:
昆虫:螳螂 绰号:刽子手
理由:螳螂是肉食性动物,加上有两把大刀,它甚至敢捕捉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
(3)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这些小昆虫在他笔下有了感情,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西游记》将现实中各种动物的特征融入到神魔仙怪身上,使文章趣味十足,如“猴妖”孙悟空、“猪妖”猪八戒以及牛魔王、蜘蛛精、蝎子精等等。
5、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兴趣盎然。请你回顾书中内容,任选两种昆虫,说说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突出它们特征的。(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示例:(1)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昆虫记》的片段: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
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罗斯丹
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 罗兰
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6、示例一:我赞同①,因为这段文字作者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蜜蜂和蟹蛛两个生灵,体现了一种万物平等的生命哲学观;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将动物捕食的过程写得充满动态,富有画面感,同时,描绘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战斗场面,在生动、有趣、幽默的描述中又不失具体、准确、科学的表达。
示例二:我赞同②,因为这段文字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研究,对昆虫了解透彻,描绘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为读者展示了新奇神秘的昆虫世界;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并将蜜蜂和蟹蛛拟人化,读来情趣盘然。
7、《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3分)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7、B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4分)
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子。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填书名) (1分)
(2)戏剧家罗斯丹评论该书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3分)
8、(1)昆虫记
(2)法布尔把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
9、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6分)
蟋蟀: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面,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急促啊!
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澈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1)这部分说明了蟋蟀鸣叫的哪两个特点?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叫声好在哪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急促,列数字。变调,作比较。
(2)既能发出柔和的低声又能发出高亢的声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秀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长腹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精品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运用课外知识,完成练习,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练习,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优秀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名著知识填空,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