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172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人教统编版客至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客至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结构,寂寞孤单,杜甫的“白鸥”情结,问客邀邻,感情基调,借景抒情,细节描写,完善表格,相知为客贵介为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本诗,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3.能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快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和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写友情的诗句: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面,我们将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和友情有关的,那就是杜甫的《客至》
“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值得注意的是,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杜甫在成都的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另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客至》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之别。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人誉“诗圣”。作品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按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
请以第一人称“我”(杜甫)叙述诗歌内容
草堂的南北绿水环绕、春意荡漾,只见群欧日日结对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草门也不曾为客开过。今天我打扫花径,敞开大门,为了迎接你的到来。我家因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又因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与我们一同畅饮。
江波浩渺、成群结队、形单影只
孤独寂寥、闲逸忘俗、与世无争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但见”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杜甫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杜甫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独立》杜甫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一、颔联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注: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如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延接》中有“待宾至,云扫迳以俟。”
客至的意外惊喜(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作用?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客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请客意,今日“君”来,更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真切。
“不曾”“ 今始”,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体现“空谷足音之喜”。
杜甫遣词可谓鬼斧神工,颈联无一字言情,却饱含情意。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远市”“家贫”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处境,隐含作者倾尽所有招待客人的盛情。
情感:竭诚待客的盛情好友来访的兴奋喜悦好友来访而只能简单招待的歉意愧疚与两人情感的深厚无间
手法:细节描写、反衬(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反衬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
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既兴奋欢快,又兼有歉疚的情感。
尾联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邀邻喝酒”——细节描写。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二位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第一,突出了主要内容。尽宾主之欢,表现诚朴、率真的态度。第二,留有想象的余地。邻翁来了没有呢? 邻翁是谁呢?这些回味让诗歌的意境更深了一层。第三,表明感情之深。如果仅是泛泛之交,或者友情不是特别深厚,谁还会邀邻陪酒呢? 第四,再次掀起高潮。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第五,构思奇特绝妙。前借白鸥引客,后让邻翁陪客,既见不凡之人,又见不俗之情。
作者明明写亲近老友来访之事,却以呼邻共饮做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客至》这首诗描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淳朴好客的性情。
阅读《宾至》,思考:《客至》与《宾至》有何区别?
宾 至杜 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客 至杜 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再:二次。此句表客气尊重。漫劳:劳驾您。淹留:停留。粗粝:即糙米。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常用自指。供给:茶点酒菜
客套、愧疚(自谦中自伤)
特地拜访(自嘲之意、傲岸之态)
盛情、喜悦、愧疚、情深
《客至》与《宾至》虽同为待客诗,但诗中的待客方式和礼节却不尽相同。杜甫用精妙的笔触构造了两诗意象上的细微区别,记录言行间的差异,并用心将其连缀成句,从外显的行为态度彰显自己对待两位来客情感的亲疏远近。
“客,寄也”,更显亲近
“宾,所敬也”,是表敬重的称谓
热情洋溢,富有生活气息
对比、互文,运用细节描写
比而观之,各见其用意所在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客至》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备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诵读诗歌,文本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读书壮游时期,二困守长安十年,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沉郁顿挫,杜甫的“白鸥”情结,赏析诗歌,主题归纳,不胜应酬之苦,《宾至》首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初读课文,明确字音,内容理解,整体感知,意象赏析,春意盎然,白鸥翔集,寂寞孤单,《客至》首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