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4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5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6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7页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8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图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实践,设计思路,①工具血球计数板,②方法抽样检测法,4酵母菌计数,×109,计算公式,一个计数室中酵母菌数,×108,先增加再降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目的: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材料用具:酵母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定时检测并记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
    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计数板移至载物台的中央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立即将数据填到记录表格中,如记数时发现细胞数较多,不易分辨,吸取的样液应当稀释
    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即1mm×1mm×0.1mm,其容积为0.1mm3;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思考:你能用公式表示种群密度吗?
    【例1】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
    1ml=1000mm3
    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小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400×104×稀释倍数
    计数室体积=0.1mm3
    【例2】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每个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mL。
    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25×104×稀释倍数
    (3)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盖有载玻片的血细胞计数板上,在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测定1 mL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个数。
    (1)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
    (2)取样时,要振荡培养基,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4)连续测定7天,汇图分析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2)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准确,减少误差。
    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计数。
    只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为什么?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
    不需要,因为本实验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需要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
    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N0),在此之后连续观察7天,分布记录下这7天的数值。
    死亡细胞多集结成团,可以借助台盼蓝染色(死亡细胞呈蓝色)。
    如图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相关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当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哪种模型? 符合“S”形曲线增长。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营养物质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3.试着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该酵母菌的增长速率的曲线。
    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形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将呈“S”形增长,并最终将全部死亡。
    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代谢产物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数量的波动,种群数量的爆发,④种群数量的下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酵母菌数量,培养液的体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分裂,建立数学模型,Nn1×2n,研究实例,研究方法,提出合理的假设,数学模型,不够直观,能直观地反映变化趋势,不够精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12《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pptx、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12《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