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虛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C. 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
D.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虛像一定是放大的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
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B. 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
C. 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D. 将热气球放上天
一个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 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跳高时撑竿被压弯B. 气球被压扁
C. 弹簧被拉长D. 铅球沿曲线运动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B.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C. 鞋底上刻有花纹D. 给自行车的链条上机油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B.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C.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D.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杠杆,下列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夹砝码的镊子B. 赛艇的桨C. 修剪树枝的剪刀D. 天平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其B点应挂相同钩码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甲ρ乙
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若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眼睛折射后的情况,如图所示,这个人的眼睛属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这个人应该配戴由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的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利用重力方向是______的原理,图中的墙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在水平直线上行驶的火车上,若乘客突然觉得上身向火车运行方向倾斜,说明火车可能在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此现象表明______(选填“火车”或“乘客”)具有惯性。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物体在1s处于______(“静止”、“加速”、“匀速”)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海底隧道位于40米深的海水下,海水在此深度处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若汽车重力为G1,车内人和物体的总重为G2,车轮与桥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当车在水平桥面行驶时,汽车对桥面压强p=______。(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
光线S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为一个浮在水面上的小球,请画出小球受到的力。
我们在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摩擦力大小的;
(2)实验中,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______体现的;
(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
(4)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运动的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____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η2 (两空均选填“>”“=”或“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ρ乙。
故选:C。
(1)两个小球完全相同处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
(2)根据小球的状态确定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凸透镜 会聚
【解析】解: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
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提醒不要随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
14.【答案】近视眼 凹透镜
【解析】解:由图可知: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眼睛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个人的眼睛属于近视眼。
近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所以此人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故答案为:近视眼;凹透镜。
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15.【答案】重 地球 竖直向下 左
【解析】解:①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个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②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由图可知重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垂线的位置在墙的左侧,故墙向左倾斜。
故答案为:重;地球;竖直向下;左。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根据重力的方向来分析;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此题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的基础题。
16.【答案】减速 乘客
【解析】解:
火车减速时,乘客下身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会向运行方向倾斜,所以火车速度会小于乘客的上身速度,乘客会向运行方向倾斜。
故答案为:减速;乘客。
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乘客向运行方向倾斜说明乘客上半身的速度大于了火车车的速度。
此题考查了惯性的基本知识,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17.【答案】3 静止 5
【解析】解:
由丙图可知,0∼2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3N,所以t=1s时摩擦力为3N;
由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也平衡,即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5N,则即t=5s时滑动摩擦力为5N;
由丙图可知,2∼4s物体加速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此两因素都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4s∼6s时摩擦力相等为5N。
故答案为:3;静止;5;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则根据运动情况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
−t图象、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各段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中二力平衡找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18.【答案】等于 大于
【解析】解:两拇指同时压同一个物体---铅笔两端,两手指施加的力的是相同的,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受到的压力F1和F2就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左边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FS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手指受到的压力就是相等的,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根据p=FS比较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19.【答案】4.12×105G1+G2S
【解析】解:(1)海水在此深度处产生的压强p=ρgh=1.03×103kg/m3×10N/kg×40m=4.12×105Pa。
(2)汽车对桥面压强p′=FS=G1+G2S。
故答案为:4.12×105Pa,G1+G2S。
本题应使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压强公式p=FS进行求解。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计算,使用相关公式直接求解即可,属于简单题。
20.【答案】0 500
【解析】解:
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零;
由v=st得,物体一定距离s=vt=0.5m/s×10s=5m,
拉力F做功:W=Fs=100N×5m=500J。
故答案为:0;500。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根据v=st求出移动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计算和做功必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1.【答案】解:
入射光线SA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F.由此作出SA的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SB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此作出SB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2.【答案】解:小球漂浮,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小球在水中受重力与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漂浮的小球在水中受重力与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3.【答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小 远 惯性 阻力
【解析】解:(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
(2)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体现的,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远;
(3)实验中,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4)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3)小;远;(4)惯性;阻力。
(1)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阻力的大小;
(2)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体现的;
(3)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
(4)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推理法的运用及做功的实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4.【答案】匀速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