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练习:酸、碱和盐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练习:酸、碱和盐附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练习:酸、碱和盐附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抚顺本溪辽阳)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
A. CO(NH2)2 B. Ca3(PO4)2 C. KNO3 D. K2SO4
2.(2022柳州)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3.(2022宁夏)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 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 一氧化碳、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 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料
4.(2022铁岭葫芦岛)“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1
5.(2022柳州)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硫(S) B.硝酸(HNO3)
C.硫酸铜(CuSO4) D.氢氧化钾(KOH)
6.(2022赤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7.(2022广州)下列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A. 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 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 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8.(2022南通)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B. 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C.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9.(2022徐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C. 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D. 用自来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10.(2022贵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图中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a→f B. b→c C. d→c D. e→a
11.(2022鄂尔多斯)明确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某溶液含有Fe3+、Mg2+、Na+、Ba2+、Cl-、OH-、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最多能有4种离子
B. 若溶液pH>7,则阳离子只能有Na+
C. 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OH-
D. 若溶液中同时含有OH-和则一定没有Cl-
12.(2022益阳)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选 项
A
B
C
D
胶头滴管内液体
H2O2溶液
H2O
稀H2SO4
H2O
锥形瓶内固体
MnO2
CaO
Zn
NH4NO3
A.A B.B C.C D.D
13.(2022威海)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
B.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
C.电解室中K2MnO4发生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
14.(2022镇江)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 m1﹣m2=19.6
C. 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
D. 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15.(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
16.(2022湖州)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7.(2022巴中)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Na2CO3属于____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___________性,其用途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3)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它与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如下: NaHCO3+CH3COOH═CH3COONa+X+CO2↑,则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固体和NH4Cl固体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18.(2022哈尔滨)图中的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为蓝色,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由两种元素组成,E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或“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为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均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E物质的化学式。
B:
E:
(2)C与A的稀溶液反应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 。
(3)写出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4)C与B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填”化合”或”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19.(2022营口)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物质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E的过程中会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物质D所属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F→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022丽水)小丽和小科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小丽加入少量镁条,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小科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Mg(OH)Cl]都难溶于水,但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后者能生成Mg(NO3)2
[建立假设]假设1: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2:氢氧化镁;假设3:碱式氯化镁…
[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充分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固体不溶解
假设1______。
实验二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
固体溶解
假设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______。
[评价交流]小丽认为该灰白色固体平定是碱式氯化镁。小科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其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
21.(2022遵义)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物质。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夹持装置已省略)
(1)探究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k1,关闭k2、k3,往B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2)探究二:打开k2,关闭k1、k3,C中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有同学质疑: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导致溶液中水减少而析出的氢氧化钙,小组同学向C中加入足量的水验证,白色固体不溶解,该方法利用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___________(填具体性质)。
(3)探究三:打开k3,关闭k1、k2,一段时间后,D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通过探究二的结论推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为验证推理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4)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在对D试管的废液过滤后分类处理时,测得滤液显碱性,故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酸碱度,发现滴入盐酸时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得出新的结论,探究三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除生成碳酸钠和水外,还生成_______。
(5)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2.(2022扬州)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_______(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_____,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_____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____。
23.(2022苏州)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NO3-
CI-
CO32-
Ag
溶
不
不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1)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
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____相比较。
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
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碳酸钠质量分数
≥99.2%
≥98.8%
≥98.0%
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___________。
24.(2022南充)钾肥能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农民向土壤中施加草木灰,是因为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
(1)碳酸钾中碳、氧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g。
25.(2022湖北宜昌)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2022烟台)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厂生产的MgCl2的纯度(即质量分数),称取10.0g该MgCl2样品放于烧杯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常温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5.8g。
(已知:该MgCl2产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等杂质,杂质均能溶于水,且不与NaOH反应)
请计算:
(1)假设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需要MgCl2的质量是 g(不写计算过程)。由此可以判断,烧杯内10.0g样品中的MgCl2 (填“全部”或“部分”)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2)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练习:酸、碱和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抚顺本溪辽阳)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
A. CO(NH2)2 B. Ca3(PO4)2 C. KNO3 D. K2SO4
【答案】B
2.(2022柳州)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答案】C。
3.(2022宁夏)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 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 一氧化碳、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 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料
【答案】D
4.(2022铁岭葫芦岛)“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1
【答案】A
5.(2022柳州)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硫(S) B.硝酸(HNO3)
C.硫酸铜(CuSO4) D.氢氧化钾(KOH)
【答案】A。
6.(2022赤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答案】A。
7.(2022广州)下列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A. 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 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 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答案】B
8.(2022南通)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B. 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C.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答案】D
9.(2022徐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C. 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D. 用自来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A
10.(2022贵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图中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a→f B. b→c C. d→c D. e→a
【答案】B
11.(2022鄂尔多斯)明确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某溶液含有Fe3+、Mg2+、Na+、Ba2+、Cl-、OH-、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最多能有4种离子
B. 若溶液pH>7,则阳离子只能有Na+
C. 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OH-
D. 若溶液中同时含有OH-和则一定没有Cl-
【答案】C
12.(2022益阳)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选 项
A
B
C
D
胶头滴管内液体
H2O2溶液
H2O
稀H2SO4
H2O
锥形瓶内固体
MnO2
CaO
Zn
NH4NO3
A.A B.B C.C D.D
【答案】D。
13.(2022威海)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
B.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
C.电解室中K2MnO4发生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
【答案】C。
14.(2022镇江)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 m1﹣m2=19.6
C. 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
D. 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答案】C
15.(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或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等)
二、非选择题
16.(2022湖州)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 ①. ②. 排除碳酸钠或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③. 正确
17.(2022巴中)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Na2CO3属于____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___________性,其用途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3)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它与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如下: NaHCO3+CH3COOH═CH3COONa+X+CO2↑,则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固体和NH4Cl固体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答案】(1) ①. 盐 ②. 碱 ③.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
(2)-3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H2O (5)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
18.(2022哈尔滨)图中的A﹣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为蓝色,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由两种元素组成,E的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或“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为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均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E物质的化学式。
B:
E:
(2)C与A的稀溶液反应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 。
(3)写出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4)C与B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填”化合”或”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答案】
(1)CuSO4;Ca(OH)2;
(2)浅绿色;
(3)H2SO4+BaCl2═BaSO4↓+2HCl;
(4)置换。
19.(2022营口)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物质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E的过程中会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物质D所属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F→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CuCl2
(2)放热 (3)盐
(4)
20.(2022丽水)小丽和小科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小丽加入少量镁条,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小科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Mg(OH)Cl]都难溶于水,但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后者能生成Mg(NO3)2
[建立假设]假设1: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2:氢氧化镁;假设3:碱式氯化镁…
[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充分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固体不溶解
假设1______。
实验二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
固体溶解
假设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______。
[评价交流]小丽认为该灰白色固体平定是碱式氯化镁。小科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其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
【答案】 ①. 不成立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他元素
21.(2022遵义)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物质。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夹持装置已省略)
(1)探究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k1,关闭k2、k3,往B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2)探究二:打开k2,关闭k1、k3,C中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有同学质疑: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导致溶液中水减少而析出的氢氧化钙,小组同学向C中加入足量的水验证,白色固体不溶解,该方法利用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___________(填具体性质)。
(3)探究三:打开k3,关闭k1、k2,一段时间后,D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通过探究二的结论推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为验证推理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4)废液处理:小组同学在对D试管的废液过滤后分类处理时,测得滤液显碱性,故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酸碱度,发现滴入盐酸时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得出新的结论,探究三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除生成碳酸钠和水外,还生成_______。
(5)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 ①. CO2+H2O=H2CO3 ②. 密度比空气大
(2)溶解性不同 (3)白色沉淀生成
(4)碳酸氢钠 (5)
22.(2022扬州)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_______(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_____,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_____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____。
【答案】(1) ①. 烧杯 ②. 搅拌加速溶解 ③. 72 ④. 大于
(2) ①. 试管1 ②. 弱 ③.
(3) ①. 稀盐酸 ②. NaCl、NaOH ③. 释放 ④. 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23.(2022苏州)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NO3-
CI-
CO32-
Ag
溶
不
不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1)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
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____相比较。
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
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碳酸钠质量分数
≥99.2%
≥98.8%
≥98.0%
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标准比色卡 ②. b ③. 、OH-或
(2) ①.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设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
解得
则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
故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98.05%>98.0%,该样品为合格品; ②.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 ③. 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
24.(2022南充)钾肥能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农民向土壤中施加草木灰,是因为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
(1)碳酸钾中碳、氧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碳酸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3)=1:4
(2)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
25.(2022湖北宜昌)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 (2)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
,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6.(2022烟台)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厂生产的MgCl2的纯度(即质量分数),称取10.0g该MgCl2样品放于烧杯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常温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5.8g。
(已知:该MgCl2产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等杂质,杂质均能溶于水,且不与NaOH反应)
请计算:
(1)假设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需要MgCl2的质量是 g(不写计算过程)。由此可以判断,烧杯内10.0g样品中的MgCl2 (填“全部”或“部分”)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2)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1)设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需要MgCl2的质量是x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x 60.0g×16%
x=11.4g
则氯化镁全部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设生成5.8g氢氧化镁需要氯化镁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y 5.8g
y=9.5g
则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
答: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版九年级 下册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酸、碱和盐(基础篇)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演练:酸、碱和盐附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