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01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02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大国之间  乎:语气词

    点也  与:赞成

    B.可使有勇,且知 方:方法

    及三年,可使有勇 比:到

    C.齐国虽褊小,吾何一牛 爱:喜欢

    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痛惜,哀怜

    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何以异 形:表现

    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抑:还是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舆薪 唒笑 铿尔 不敏

    B.疱厨 孝悌 剨然 踌躇

    C.便甓 商贾 莅临 秋豪

    D.戚戚 褊小 吾惛 挟嫌

    3.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见:看见。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

    ——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

    ——凭如此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4.下列各句中,加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A.恭而心不服

    B.于寡妻

    C.吾老,以及人之老

    D.抑王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

    5.下列句子中加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故民从之也轻  B.齐桓晋文事,可得闻乎?

    C.故王不王,不为也 D.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言旧雪未融,新雪又下,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12.“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

    1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

    如果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

    15.《乡土中国》中引用孟子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体现了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请简述其与当代社会里的“道德双标”有何异同?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1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乎:介词,在。句意为:夹在几个大国之间。B.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句意为: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C.爱:吝惜,舍不得。句意为: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舍不得一头牛呢。故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字形的能力。A.“唒笑”的“唒”应为“哂”。B.“疱厨”的“疱”应为庖”。C.“便甓”的“甓”应为“嬖”;“秋豪”的“豪”应为“毫”。故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A.“拿起武器”错误,“抑王兴甲兵,危士臣”的意思是:难道大王您要发动战争,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生命的危险。兴甲兵,发动战争。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句意: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A.“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句意: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B.“刑”:通“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榜样。句意: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C.“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赡养、孝敬。句意: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D.“危”:使动用法,使……危险。句意:难道说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故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之,主谓间,取独。句意: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B.之,结构助词,的。句意: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C.之,主谓间,取独。句意: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D.之,主谓间,取独。句意: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故选B。

    6.答案: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解析

    7.答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

    8.答案: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解析

    9.答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解析

    10.答案: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庠,悌,寡,御。

    11.答案:1.A;

    2.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

    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

    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解析:1.“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错。全诗并非一味悲凉。尾联写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2.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一般。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进行赏析。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可以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赏析。根据”“可以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12.答案:明察秋毫

    解析:翻译: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概括为“明察秋毫”,即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

    13.答案:缘木求鱼

    解析:翻译: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概括为“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14.答案: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转变风气

    解析主要阐述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必要性,后文说“其意义又不止于此”,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读古代经典的意义,所以填写内容为“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前文主要阐述读古代经典的作用“改变人的气质”,后文主要阐述读古代经典的效果“气质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前文主要阐述阅读古代经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改变气质”,对于国家而言可以改变的是社会风气,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可以转变风气”。

    15.答案:孟子话体现出的缺乏普遍性的道德标准和当下社会里的“道德双标”都强调差别和不同。但前者尊重客观规律,承认差别,不求一致,属于褒义的、合理的认知。而后者表里不一虚伪做作,是不合乎道义和本真的贬义词。二者一正一反,一对一错,性质有别本质迥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孟子观点的意思,即会翻译文言句子。然后再逐一分析,总结出异同、利弊。孟子“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大意是说: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扰乱天下罢了。体现了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意即普遍的统一的道德标准是不存在的,不要拿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自然、人类,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下社会存在道德双标,有些人具有两面性,使用不同的标准要求他人和自己。满口仁义道德,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可当道德责任落在他们身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之时,泼皮的本性却完全败露,撕下伪君子的外套,谄媚的朝利益妥协。对于中国文化精神所提倡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却还要装出一副大义凛然,匡扶社会正义的样子。道德双标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背地里却做些蝇营狗苟的事,这类人也可称为“伪君子”。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正是这一类人。他是华山派气宗的掌门,号称“君子剑”,表面匡扶武林正义,一身正气,实乃阴险狡诈之徒。

    《乡土中国》来引用孟子观点意在批评当下社会里的错误现象,以正视听。

     

    相关试卷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鸿门宴: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鸿门宴,共6页。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4)寒假提前学: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4)寒假提前学:烛之武退秦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