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
展开读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
A.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2.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B.降水多C.纬度低D.地处沿海
【答案】1.A 2.C
【解析】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植被的南北变化,东西延伸,形成的原因是纬度,基础是热量,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是水分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为森林--草原--荒漠,故B错,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在垂直方向上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属于大 尺度地域分异规律,故CD错。故选:A。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山地的山脚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丁山地的山脚下属于苔原带,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说明甲山地纬度低,丁山地纬度高,所以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纬度低。C正确;图中无法判断海拔和是否在沿海地区,水分对其影响较小,故ABD错。故选:C。
读图“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两个森林系统n都比较小,其中甲森林系统n小的原因( )
①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4.甲乙两个森林系统相比,其中与乙系统不符合的是(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多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小
【答案】3.D 4.C
【解析】3.根据生物量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强烈,带走土壤中的养分,②正确;热带雨林中气候高温多雨,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土壤中的有机质被分解的快,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③正确。②③正确,D正确。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高低,与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关系不大,①错误;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多少,不能表示土壤肥力高低,④错误。①④错误,A、B、C错误。故选D。
4.读图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m)甲大于乙,A不符合题意;落叶层储存的养分(h)乙大于甲,B不符合题意;土壤中储存的养分(n)甲大于乙,C符合题意;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
A.气候类型B.气温年较差C.降水量D.盛行风向
6.图中所示山地为( )
A.天山B.秦岭C.阴山D.南岭
【答案】5.C 6.A
【解析】5.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一个山地的南北两坡的山麓地带,因此气候类型可能是一样的,A错误;气温年较差相差不大,B错误;盛行风向都是受西风影响,差别不大,D错误;甲地降水量大约50mm,乙地降水量大约400mm,降水量差别显著。如下图所示。(蓝色线为气温差,红色箭头是降水量) 故选C。
6.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在4000mm以上,以及一月均温在0℃以下,可知,该山地是天山,A正确。秦岭海拔最高是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南麓位于亚热带,一月气温在0℃以上,B错误;阴山最高海拔2364米,C错误;南岭最高海拔是2142米,一月均温在0℃以上,D错误。故选A。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如图是将广东省甲山(24.5°N,113.1°E)、乙山(24.6°N,112.9°E)、丙山(24.9°N,113.2°E)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由图可以推测出( )
A.甲山南坡林线高于乙山B.丙山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8.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甲山和丙山相比,乙山阳坡林线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答案】7.B 8.B
【解析】7.甲、乙、丙三座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山阴坡(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B正确;甲山阳坡(南坡)林线低于乙山阳坡(南坡)林线,A错误;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C错误;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8.乙山纬度在甲、乙、丙三座山中并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乙山阳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宜森林生长,故阳坡林线分布较高;西北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不会带来丰富降水;光照强对喜光植被的生长是有利的。综上,B正确。A、C、D错误。
河谷地带一般水分充足,植被繁茂,可是在西藏东部的昌都(97.8°E,31.13°N)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大多峡谷确实干旱少雨的“干热河谷”,其河谷中可看到生长茁壮的仙人掌,森林则分布在山顶,形成倒置的垂直植被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水热条件D.海拔高低
10.昌都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B.受干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下沉气流的增温减湿明显
11.图是“山谷风”示意图,其中与干热河谷森林分布在山顶有关的气流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9.C 10.D 11.B
【解析】9.山地由于海拔和坡向等的差异容易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水热的不同进而影响植被带的变化,所以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故选C。
10.昌都地区的干热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山脉呈南北走向,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都无法到达,反而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所以山谷地区相对山坡来说温度较高,湿度较少,故选D。
11.森林反映的自然条件是水热条件较好,所以从山谷风图当中应当选择一股山顶附近气流上升的图示,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山谷的下沉焚风区别开来,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降温容易成云致雨,故选B。
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植被秋季衰落日期呈现提前趋势,植被生产力呈现显著的增强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植被秋季衰落日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水分D.土壤
13.我国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植被生产力呈现增强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延长B.生长期缩短C.夏季降水增加D.夏季气温升高
【答案】12.C 13.D
【解析】12.全球变暖,气温和光照条件变好,但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的植被秋季衰落期提前,说明光照和气温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A、B错误;气温上升,蒸发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使植被提前进入衰落期,C正确;几十年内,土壤变化不大,D错误。
13.秋季衰落期提前,生长期没有延长,A错误;生长期缩短不利于生产力增加,B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说明夏季降水增加,C错误;当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有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当地夏季气温升高,加上当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生长效率提高,导致东北地区植被生产力显著增强,D正确。
地温能是指蕴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可再生能源。常温层指地下温度的变化幅度等于零的地带。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读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因素对地温能影响最小的是( )
A.气候特征B.断裂构造C.水文状况D.植被类型
15.哈尔滨常温层埋深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温日较差大B.地温年较差大
C.地温年际变化大D.地气温差大
16.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温度高于大气
B.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变化呈正相关
C.常温层埋藏的深度越大,地温能越丰富
D.郑州气候温和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
【答案】14.D 15.B 16.A
【解析】14.依据材料中“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这一信息可分析影响地温能因素。由图可知,常温层温度及深度与我国部分城市纬度成负相关,即热带、亚热带常温层温度高,深度小,地温能开发价值高,地处中温带的东北地区则常温层温度低,深度大。说明气候对地温能影响较大,故A项与题意不符;依据相关地理知识,断裂构造常常是地下水或岩浆活动的通道,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内温度,如断裂构造较多济南常温层温度明显较高,故B项与题意不符;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中,海口、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常温层深度明显较小,故C项与题意不符;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中的城市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皆以森林植被为主,故可说明植被类型对地温能影响最小,所以本题选择D项。
15.外界温度的变化程度决定了常温层的深度。温度变化愈大,则常温层深度愈深;温度变化愈小,则常温层深度愈浅。由于哈尔滨地处中高纬地区,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地面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常温层的深度相对深一些。故B项正确;地温日较差的大小主要受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幅度的影响,哈尔滨纬度偏高,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幅度小,所以地温的日较差不大,故A项错;在纬度不变、地势稳定、气候稳定的情况下,受太阳辐射影响,各地地温年际变化也不大,故C项错;由图可知,哈尔滨的地气温差不大,故排除D项。本题B项正确。
16.由图可知,各地地下常温层平均温度均高于当地平均气温,故可推断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A项正确;由图可知,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变化关系不大,故B项错;图中常温层埋藏的深度浅,常温层温度较高,说明地温能丰富,故C项错;由图可知,郑州平均气温较高,所以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故D项错。本题A项正确。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针叶林又称“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或“泰加林”,是寒温地带性植被,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现状严峻,物种脆弱。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森林大火和燃烧产生的碱性草木灰会对林下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特点形成的原因。
(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根据材料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覆盖率,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林火导致土壤温度上升,利于植物生长;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林火后病虫害和其它动物减少,利于林下植被生长。
(3)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解析】(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北方针叶林区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所处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由材料“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可知,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
(2)读图可知,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迅速增加。原因是林火烧毁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覆盖率,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森林大火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利于植物生长;经过大火的焚烧,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林火使病虫害和其它动物减少,从而利于林下植被生长。
(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苔藓地衣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冰洋大部分洋面被冰雪覆盖,但冰下的海水也像全球其他大洋的海水一样在永不停息地按照一定规律流动。近年来,受北冰洋海冰融化的影响,北冰洋洋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图示意北冰洋洋流流向。
(1)指出丁洋流的性质,并简述其对流经沿岸地区产生的影响。
(2)指出使北冰洋与其他海域实现水热交换的主要洋流,并说明理由。
(3)说明北冰洋海冰融化对该海域洋流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性质: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易产生海雾。
(2)洋流:乙、丁。理由:格陵兰岛和冰岛之间的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的通道最为宽阔;乙(东格陵兰寒流)和势力强大的丁(北大西洋暖流)实现了较为通畅的水热交换。
(3)北冰洋海冰融化,极地东风对海水的作用增强,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增强,对流入北冰洋的洋流势力起减弱作用。
【解析】(1)由图可知,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可以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北冰洋海域气温较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凝结形成海雾,使当地能见度变差。
(2)由图可知,格陵兰岛和冰岛之间的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的通道最为宽阔;这里的乙(东格陵兰寒流)和势力强大的丁(北大西洋暖流)实现了较为通畅的水热交换;甲处有拉布拉多寒流,丙处有千岛寒流,但两处海域较窄,水热交换较少。
(3)读图分析,图示地区为北冰洋海域,海冰融化导致海面结冰面积减小和结冰时间缩短,从而使极地东风可直接作用于海水,使得洋流加速,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增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到北大西洋会导致大西洋部分水域温度降低,因此会导致流入北冰洋的北大西洋暖流减弱,对沿岸增温增湿的作用减弱。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区域协调发展,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区域协调发展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区域协调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