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10)(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874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10)(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874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10)(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874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8)(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9)(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 试卷 7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2)(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3)(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10)(含答案)
展开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分)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分)某生物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鼠妇、蜻蜓、蘑菇以及各种花草树木。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2分)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可以使草长得更旺盛,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选择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4.(2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边观察边做记录
B.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于是不做记录
C.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带回学校问老师
D.品尝异果,嗅赏奇花
5.(2分)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6.(2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中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且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7.(2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校园里的榕树
8.(2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9.(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此生态系统中有几条食物链( )
A.4条 B.5条 C.6条 D.8条
10.(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所隐含的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 )
A.黄雀→螳螂→蝉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蝉→螳螂→黄雀→柳树
11.(2分)显微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还把人类引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反光镜、目镜
B.遮光器、镜筒
C.目镜、物镜
D.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12.(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同学们采取的如下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13.(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将视野内的污点移走,则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 B.玻片标本 C.物镜 D.反光镜
14.(2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其目的是( )
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
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增强透明度
15.(2分)宋代大文豪苏轼酷爱吃荔枝,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中丰富的汁液来自于结构(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核 D.液泡
16.(2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构成家鸽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17.(2分)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8.(2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19.(2分)“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 )羊相似。
A.A羊 B.B羊 C.C羊 D.不能确定
20.(2分)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B.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D.过程②染色体会减半
21.(2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C.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液指的是液泡中的液体
22.(2分)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酒精
23.(2分)下列属于银杏的结构层次的是( )
A.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4.(2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球,成功书写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关于我国三名宇航员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的新环境——外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圈
B.属于生物圈中的非生物部分
C.是生物圈之外的另一个大型生态系统
D.前面三种说法都不对
25.(2分)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6.(8分)请将下面左侧所列器官与右侧构成它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大脑
上皮组织
血液
肌肉组织
心脏
神经组织
唾液腺
结缔组织
三、识图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27.(16分)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里填数字或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A细胞为植物细胞,其判断依据是 。
(2)显微镜对光时,左眼应注视④ ,同时转动⑦ ,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如果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目镜放大倍数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 倍。
(4)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将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张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有[ ] 。
28.(12分)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是由A发育而成的,A细胞的名称是 ,与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它没有的结构是 、液泡、 。
(2)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结构D,D能行驶一定的功能,被称为 ,如图中所示的心脏、胃。
(4)在如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
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9.(14分)朵朵爱吃西红柿,妈妈总会给她买多些囤在冰箱。有一天,她发现其中的一个西红柿腐烂了。她仔细观察了一下,腐烂的西红柿表皮有一道裂纹,其他西红柿的表皮完好无损。于是,她产生了一个疑问: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此她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大小、状态 (相同/不同)的A、B两个西红柿用清水洗干净;
②用小刀削去A西红柿的一块表皮,B西红柿表皮保持完好,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把A、B两个西红柿都放到厨房的阳台上;
④过几天后观察西红柿的变化。
(4)记录现象:A西红柿腐烂,B西红柿完好。
(5)朵朵又做了几组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6)朵朵得出的结论是 。
(7)西红柿的表皮属于 组织。
(8)腐烂的西红柿可作为厨余垃圾进行分类,也可直接埋进花土里当做化肥,这是因为它可被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分)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答】解:ABC、小荷、蜻蜓、鸥鹭、蛱蝶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都包含生命现象。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D。
2.(2分)某生物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鼠妇、蜻蜓、蘑菇以及各种花草树木。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解答】解:AB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ABC正确。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D。
3.(2分)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可以使草长得更旺盛,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选择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解答】解: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实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选项D正确。
故选:D。
4.(2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边观察边做记录
B.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于是不做记录
C.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带回学校问老师
D.品尝异果,嗅赏奇花
【解答】解: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选项A的做法正确。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选项B、C、D的做法均不正确。尤其是选项D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
故选:A。
5.(2分)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解答】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C。
6.(2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中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且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故选:C。
7.(2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校园里的榕树
【解答】解:A、一块草地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
B、一小溪中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湖里的清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校园里的榕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A。
8.(2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9.(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此生态系统中有几条食物链( )
A.4条 B.5条 C.6条 D.8条
【解答】解: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
故选:B。
10.(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所隐含的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 )
A.黄雀→螳螂→蝉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蝉→螳螂→黄雀→柳树
【解答】解:A、黄雀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黄雀、螳螂、蝉的捕食关系反了;
B、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D、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
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柳树→蝉→螳螂→黄雀”。
故选:C。
11.(2分)显微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还把人类引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反光镜、目镜
B.遮光器、镜筒
C.目镜、物镜
D.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主要结构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同学们采取的如下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解答】解:A、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减弱了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不能增大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高倍镜只能增大放大的倍数,不改变光线的强度和数量,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扩大光圈或利用更大的光圈,可以增多进入视野的光线的数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3.(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将视野内的污点移走,则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 B.玻片标本 C.物镜 D.反光镜
【解答】解:反光镜反射的光线要经过玻片标本、物镜和目镜才能到达人眼。反光镜只是用来反射光线的,我们的视野看不到反光镜上的东西,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目镜和玻片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目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了。
故选:C。
14.(2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其目的是( )
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
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增强透明度
【解答】解:ABD、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避免实验材料移动、增强透明度,都不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的目的,ABD不正确;
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的目的,C正确。
故选:C。
15.(2分)宋代大文豪苏轼酷爱吃荔枝,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中丰富的汁液来自于结构(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核 D.液泡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荔枝中丰富的汁液来自于液泡。
故选:D。
16.(2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构成家鸽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解答】解:动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故选:C。
17.(2分)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解答】解: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错误。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的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正确。
C、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错误。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错误。
故选:B。
18.(2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解答】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没有;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故选:D。
19.(2分)“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 )羊相似。
A.A羊 B.B羊 C.C羊 D.不能确定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小羊多莉虽然是由C羊分娩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象丙羊,原因就是因为小羊的细胞核不是有C羊提供,而是来自于A羊。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故该克隆羊表现出的性状应与A羊的性状相同。
故选:A。
20.(2分)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B.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D.过程②染色体会减半
【解答】解: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A错误。
B、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B正确;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错误;
D、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D错误。
故选:B
故选:B。
21.(2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C.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液指的是液泡中的液体
【解答】解:A、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如植物的根部细胞就没有,A错误。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B正确。
C、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
D、植物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叫细胞液,D正确。
故选:A。
22.(2分)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酒精
【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故选:B。
23.(2分)下列属于银杏的结构层次的是( )
A.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答】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银杏属于植物。所以银杏的结构层次的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故选:C。
24.(2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球,成功书写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关于我国三名宇航员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的新环境——外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圈
B.属于生物圈中的非生物部分
C.是生物圈之外的另一个大型生态系统
D.前面三种说法都不对
【解答】解:A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但是宇航员生活的外太空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范围,不是生物圈。错误。
C、外太空不是生态系统,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不全,错误。
故选:D。
25.(2分)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解答】解: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故选:D。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6.(8分)请将下面左侧所列器官与右侧构成它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大脑
上皮组织
血液
肌肉组织
心脏
神经组织
唾液腺
结缔组织
【解答】解: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汗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呼吸道的表面等,如唾液腺、甲状腺等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大脑皮层、脑、脊髓。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如骨骼、血液。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故答案为:
三、识图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27.(16分)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里填数字或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A细胞为植物细胞,其判断依据是 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
(2)显微镜对光时,左眼应注视④ 目镜 ,同时转动⑦ 反光镜 ,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⑥ ] 细准焦螺旋 。如果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目镜放大倍数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 400 倍。
(4)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将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张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有[ 1 ] 细胞壁 。
【解答】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A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显微镜对光时,左眼应注视④目镜,同时转动⑦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如果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目镜放大倍数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
(4)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将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有1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A;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目镜;反光镜。
(3)⑥细准焦螺旋;400。
(4)1细胞壁。
28.(12分)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是由A发育而成的,A细胞的名称是 受精卵 ,与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它没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
(2)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 染色体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分化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结构D,D能行驶一定的功能,被称为 器官 ,如图中所示的心脏、胃。
(4)在如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E ] 系统 。
【解答】解:(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与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受精卵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具有而受精卵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
(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结构D,D能行驶一定的功能,被称为器官,如图中所示的心脏、胃。
(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
故答案为:(1)受精卵;细胞壁;叶绿体
(2)染色体
(3)分化;器官
(4)E系统
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9.(14分)朵朵爱吃西红柿,妈妈总会给她买多些囤在冰箱。有一天,她发现其中的一个西红柿腐烂了。她仔细观察了一下,腐烂的西红柿表皮有一道裂纹,其他西红柿的表皮完好无损。于是,她产生了一个疑问: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此她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 ?
(2)作出假设: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大小、状态 相同 (相同/不同)的A、B两个西红柿用清水洗干净;
②用小刀削去A西红柿的一块表皮,B西红柿表皮保持完好,这样做的目的是 进行对照 ;
③把A、B两个西红柿都放到厨房的阳台上;
④过几天后观察西红柿的变化。
(4)记录现象:A西红柿腐烂,B西红柿完好。
(5)朵朵又做了几组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为避免产生误差 。
(6)朵朵得出的结论是 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
(7)西红柿的表皮属于 保护 组织。
(8)腐烂的西红柿可作为厨余垃圾进行分类,也可直接埋进花土里当做化肥,这是因为它可被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解答】解:(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根据题意,可提出的问题是: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
(3)①取大小相同的A、B两个西红柿,用清水冲洗干净,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②用小刀把A西红柿去掉一块表皮,B西红柿则保持完好,目的是进行对照。
(5)为避免产生误差,朵朵又做了几组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6)(7)实验结论: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8)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腐烂的西红柿作为厨余垃圾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故答案为:(1)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吗?
(3)①相同。
②进行对照。
(5)为避免产生误差。
(6)西红柿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7)保护。
(8)分解者。
人教版生物八上 期中测试卷10(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八上 期中测试卷10(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桃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会探究,我会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7)(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中测试卷 (7)(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