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1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2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3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4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5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6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7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2影响,关键能力能力突破,图解思路,感悟核心素养,2影响因素,厄尔尼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1)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通过    、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2)大气主要通过  向海洋传递动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
    3.实现途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    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思考】 全球的水平衡是如何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提示: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通过降水返回海洋;其余部分被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然后汇入江河,流回海洋,使全球蒸发和降水的总量保持平衡。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  ,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  ,气流上升。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   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   ,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思考】 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会产生水灾还是旱灾?
    提示: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等地易出现旱灾。
    关键能力一 探究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典例1] 
    [海南卷]如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 mm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知 能 升 华1.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1)主要形式 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题 组 精 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图示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
    答案:海洋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蒸发量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多;上升气流强烈,大气降水丰富。
    关键能力二 探究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典 题 精 研[典例2] [经典真题·全国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知 能 升 华1.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先发现的,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
    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题 组 精 练1.[上海卷]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解析:“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持续干旱;“厄尔尼诺”的发生易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拉尼娜”的发生则有利于渔业发展; “拉尼娜”发生时,赤道太平洋西部多阴雨天气。
    [2022·天津重点中学期中]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厄尔尼诺年和正常年份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气流下沉3.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C.南美洲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正常年份大量暖海水向西流,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低,西部海区气温较高,A错误;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高,B错误;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D错误。第3题,在厄尔尼诺年,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加,干旱区出现“绿洲”,C正确;厄尔尼诺年,海洋热量释放更多,加上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加快,冰川储存量减少,D错误。

    相关课件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问题,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拉尼娜现象,1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1讲 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21讲 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知识体系导学,盛行风,全球洋流模式,副热带,顺时针,逆时针,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4章第13讲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13海气相互作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