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7 海-气相互作用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27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分析海—气作用下的厄尔尼诺等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理解海—气作用的影响。区域认知: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基础回顾: 结合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热带地区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简述其原因。
(3)热带地区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的水汽也丰富。
(1)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热带地区海洋平均每月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
探究点一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表层储存85%的热量
阅读右图,讨论、分析: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有哪些?
大气为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其表面水温影响。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等值线图(单位:×0.484W/㎡)。
探究点二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热量平衡
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其表面水温影响。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等值线图(单位:×0.484W/㎡)。
材料二: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又通过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输送的主要途径。材料三: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影响。
读图和材料回答:(1)简述该海域每日向大气输送热量纬度上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简述20°~40°N、40°~60°N的大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及主要因素?
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低纬高于高纬) 。低纬水温比高纬度高 ,且占据的面积大,蒸发量大 ,所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于较高纬度。
20°~40°N大洋西岸高于东岸 ;40°~60°N大洋东岸高于西岸 。主要因素:洋流的性质所致,暖流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寒流水温低,输送的热量较少 。20°~40°N的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40°~60°N则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
影响海气间水热交换(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探究点三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平衡
(1)读图,说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哪个环节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
(2)计算海洋降水量与陆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发量与陆地蒸发量之和。这两个数据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气相互作用使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水量不变。
(3)计算海洋蒸发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平衡 1.对于全球而言:蒸发总量=降水总量,全球水量平衡 2.对于不同地区而言,蒸发量不一定等于降水量(分为干湿地区); 3.对于同一个地区而言,某段时期内储水量是变化的,变化量=水量收入—支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影响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影响
1.沃克环流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图,填充右图中空白部分内容。
阅读下图,分析以下问题:
(1)赤道太平洋海域温度有何变化?
(2)此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之为什么现象?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3)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
(4)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一些?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易发旱灾或森林大火。
(5)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的影响有哪一些?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等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度减产。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厄尔尼诺年发生时气流运动的方向。
基础回顾: 当拉尼娜出现的时候东南信风异常增强,对太平洋两岸的气候和秘鲁渔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东岸气流下沉,降水减少,西岸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 东南信风加强,秘鲁沿岸上升流加强,海水携带的营养盐增多,渔场产量增加。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异同。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2021·广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如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影响。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冰架区表面辐射冷却剧烈,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叠加因地形高差引起的空气重力下沉运动,加强风速,将冰筏带向外海;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极地东风(陆坡流),带动冰筏漂移。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雨水温度较高,加剧海冰融化;雨水对冰雪的冲刷加剧,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冰面温度增加;海冰融化,海水面积增加,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2.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2022·山东德州市模拟)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右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3~4题。3.“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4.“海浩”现象发生时 A.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读图完成1~3题。1.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A.洋流热量输送 B.海-气之间对流C.海面短波辐射 D.蒸发潜热输送
2.图中中纬度海域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运动 B.洋流分布C.天气变化 D.太阳辐射
3.图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区A.雨雾天气较多 B.浮冰和冰山广布C.渔业资源较丰富 D.盐度比周围海域高
海洋研究者常采用海表温度、海平面 2 m气温、海平面10 m经向风(南北向风)和海平面2 m气温积温等参数用于诊断海洋气象因子与海冰面积的关系。如图示意某时段我国某海域气象因子与海冰面积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5题。4.表示该海域海冰面积变化曲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5.2月9日~10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前一日A.海表温度上升B.海平面2 m气温积温上升C.海平面2 m气温上升D.风向由偏南风变为偏北风
(2022·辽宁丹东市模拟)降水再循环率是指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反映了该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的强度。近日研究发现,当前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次年夏季对流层低层有大尺度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抑制了印度半岛中北部降水,进而影响青藏高原。下图为“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推测前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
7.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变化的原因是①高压控制下,青藏高原降水减少 ②高压北部的偏西风促进热带水汽向青藏高原输送 ③多晴天,蒸发加强 ④阴雨天增加,蒸发减弱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大气热力环流。环流强弱的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图1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温分布图。
(1)简析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4分)
答案 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太平洋东岸气流下沉,形成顺时针大气环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4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4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大气环流,干燥少雨,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考点二,拉尼娜,东南信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海水的性质和海_气相互作用考点2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海水的性质和海_气相互作用考点2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长波辐射,水分和热量,减弱或消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1编第4章第13讲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4章第13讲海气相互作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13海气相互作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