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第1页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第2页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教师版
    一、单选题
    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答案】B
    【解析】【解答】门镜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最后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所以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选B.
    【分析】门镜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 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第一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较为放大的正立虚像,所以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对 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本质区别的认识,理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答案】A
    【解析】【解答】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  )

    A.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 B.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
    C.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 D.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
    4.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解答】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撤去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开始时的像距太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题意可知该镜片对光线的作用,然后根据远视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判断.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好有一个小飞虫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飞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像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比原来暗一些
    D.是小飞虫的像和烛焰像重合在一起
    【答案】C
    【解析】【解答】凸透镜所成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且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若小虫在透镜上,不在一倍焦距之外,小虫是不能成像的,所以蜡烛的像形状没有变化,但比原来暗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才能成实像,实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6.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对B=F示=2N,A不符合题意;
    B、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2N,B不符合题意;
    CD、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fB对A+f地=F,
    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对A=6N﹣2N=4N,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两者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判断出受力情况,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的合力为零得出A对B、地面对A的摩擦力、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得出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7.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和f不变,p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不变,f和p均变大
    【答案】A
    【解析】解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 ,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故选A。
    分析: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
    【解析】【解答】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N,A不符合题意;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9.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答案】A
    【解析】【解答】先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抓住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要培养根据状态分析受力的习惯.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A与B间、B与地间的摩擦力.
    10.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N,竖直向下 B.等于600N,竖直向上
    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
    【答案】B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本题,要理解平衡状态的概念,注意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认真分析.
    11.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12.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2N
    B.物体B所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5N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2.4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因为F=24N,所以对A的拉力为12×24N=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12N﹣5N=7N,所以A说法错误;
    B、B始终静止,所以f=F=5N,B说法正确;
    C、P=Wt=Fst=Fv=24N×0.1m/s=2.4W,所以C说法正确;
    D、绳子的拉力是12N,2s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s=vt=0.2m/s×2s=0.4m,所以W=Fs=12N×0.4m=4.8J,D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A、要判断出A所受的摩擦力,首先根据拉力F和动滑轮的特点,计算出绳子对A的拉力,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计算出A受地面的摩擦力;
    B、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分析;
    C、根据公式P=Wt=Fst=Fv计算出拉力F的功率;
    D、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即克服物体B和地面的摩擦力做的功.
    13.如图所示,小民同学推着装满沙子的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
    B、地面对车的支持力等于车与沙子的总重力,则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沙子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其中同一物体是指受力物体相同即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A
    【解析】【解答】A.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在赛跑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A符合题意;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是物质的一种性质,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15.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A.m2ρ2m1 B.m1ρ1m2 C.m2ρ1m1 D.m1ρ2m2
    【答案】D
    【解析】【解答】若物块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根据G=mg和ρ=mV得物块的重力G=ρVg,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1=m1g,
    物块漂浮,则F浮1=G,即m1g=ρVg,
    有:ρ=m1V……①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2=m2g,
    物块沉底,则F浮2=ρ2gV排=ρ2gV,即m2g=ρ2gV,
    有:V=m2ρ2……②
    将②代入①可得,ρ=m1ρ2m2.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表示出物体的重力和密度、体积的关系(G=ρVg),再根据漂浮条件找出物体的密度和排开第一种液体的质量关系(ρ=m1V),根据物体浸在第二种液体中的情况找出物体的体积和排开第二种液体质量的关系(V=m2ρ2),最后得出答案。
    16.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答案】D
    【解析】【解答】A.小球在甲中漂浮,F浮=G;小球在乙中悬浮,F浮=G;因此 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故A错误;
    B.
    小球在甲中漂浮,ρ甲>ρ;小球在乙中悬浮,ρ乙=ρ,因此ρ甲>ρ乙,故B错误;
    C.根据公式 p=ρ液gℎ可知,因为h甲=h乙, ρ甲>ρ乙,所以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故C错误;
    D.因为p甲>p乙,S甲=S乙,根据公式F=pS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当物体漂浮时和悬浮时,F浮=G;当物体下沉时,F浮ρ物;当物体悬浮时, ρ液=ρ物;当物体下沉时, ρ液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试卷(主要是八年级上下册)附详细解析学生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附详细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试卷附详细解析学生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试卷附详细解析-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试卷附详细解析-教师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