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课件ppt
展开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①直接原因:生产过剩危机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时间:1929-1933开始国家:美国开始标志:1929 年10月纽约股票暴跌,市场崩溃
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针对危机,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道路。
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
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促使社会生产力恢复,经济形势好转。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社会福利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积极方面: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授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浮华时代的乐观之情,浮华时代乐观之情,股票投机,危机爆发,胡佛村,罗斯福,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