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参考教案第1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757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杨氏之子参考教案第1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757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杨氏之子》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课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通过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学生: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作者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引出课题1.谈话导入。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认识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3.理解课文题目。(1)理解“氏”和“之”的意思。(2)“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杨家的儿子)(3)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1)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2)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5.教师小结: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吗?【设计意图】通过单元导读,引出课文题目,以学生的姓氏为切入点,抓住一个古文中典型的语言点,使学生对“氏”能够迁移运用,使课文题目导入实现了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合。二、初步感知,读出韵味1.学生试读文言文。(1)欣赏《杨氏之子》诵读视频,注意字音和节奏。(2)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3)学生自由试读文言文。(4)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g”。2.教师范读文言文。(1)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课件出示: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教师按划分的节奏范读文言文。(3)怎么样,读文言文也蛮有味道的吧?你们觉得朗读文言文特别要注意什么?(停顿)对,文言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4)那你们仔细听老师读第一句。(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5)只注意停顿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再仔细听老师读。(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这一遍是不是读得更有古文的味道了呢?(6)教师小结:我们读古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3.指名学生读第一句,进行朗读指导。4.学生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5.指名学生读全文。教师相机指导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6.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文言文。7.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造诣、禽兽)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8.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梁”“诣”和“禽”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诣”读yì,不读zhǐ;“梁”下边是“木”,不是“米”;“禽”人字头加离组成。【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学生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正是他们感到困惑之处,教师将其抽出,并重点讲解,能让学生的读书有更强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朗读中不遗余力地实现读懂、读通课文的目标。三、熟读课文,读懂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课件出示: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指导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学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强求正确,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方法吗?(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3.学生自学,理解课文的意思。多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要想深入、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还得借助于注释。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学生自学,理解课文的意思)4.小组讨论交流: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5.全班交流反馈。(学生自由交流)6.引导学生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指名学生讲故事)7.再读课文,读出感情。现在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有滋味。(全班有感情地读课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小笑话等。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加强自己的感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体会巧妙,感受机智,发挥想象,熟读成诵,课堂总结,课外拓展,检测巩固,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