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浙江省技术学考通用技术试题
展开2019年6月浙江省技术学考
通用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今年6月,最后一根500千伏海底电缆成功登陆舟山大鹏山岛,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敷设工程顺利完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海缆是同类海底电缆中耐压等级最高的海缆,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强大稳定的绿色动能,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与海底原油管线、通讯光缆等众多管线共存,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交联聚乙烯海缆相比油纸绝缘海缆更加安全环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术的价值和性质。A选项的题干描述能体现出该电缆的与众不同,所以能够体现出创新性,故A对;B选项的题千描述了该电缆能够提供绿色动能,是其功能作用,能够体现目的性,故B对;C选项的题干描述了该电缆能与其它管线共存,是一种工作状态。而技术的综合性是指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必然综合应用到多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文化、多种不同的技术.故C错:D选项的题干描述了该电缆安全环保,体现了技术对自然的价值,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年,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C。
2.如图所示的汤勺是一款概念产品。其特征在于可检测温度,当盛的食物温度超过42℃时就会变得扁平,低于38℃才会恢复正常。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关于该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考虑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B.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C.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D.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机关系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A选项因为该汤勺提供的功能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都能使用到,故A对;B选项因为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是指人在长期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题目中汤勺的作用是防止人吃饭的时候烫伤,属于短时间发生的事情,是人机关系安全目标的体现,故B错;C选项因为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是指人在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产品不会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是短时间或瞬间发生的,故C对;D选项因为产品用自己是否处于扁平状态来告知其所盛放食物的温度,从而让人正确的处理食物,体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B。
3.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磨刀工具。适用于不同刀具的磨削,把刀放在磨刀器上,拉几次就非常锋利,使用方便;磨刀器底部装有吸盘,适合在大多数平面上使用;结构简单,造型新颖;整体精致小巧,占用空间小。下列关于该磨刀器的评价合理的是
答案为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设计的评价,考核的方式是雷达图。雷达图是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的是“5分3段法”,产品在某方面表现越好,在该方面的得分就越高。一般可以简单认为,5分、4分为好,3分为一般,2分、1分为差。根据题干描述,该磨刀工具“使用方便”,所以在“操作方便”和“实用”这两个方面得分应该在3分以上;该磨刀工具“适合在大多数平面上使用”,所以在“使用场合”这个方面得分应该在3分以上;该磨刀工具“造型新颖”,所以在“创新”这个方面得分应该在3分以上;该磨刀工具“占用空间小”,所以在“易收纳”这个方面得分应该在3分以上。综上,本题答案为A。
4.根据轴测图判断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视图。考核的方式根据给出的轴测图,判断图中所缺的线条有几条,题目给了轴测图,所以这道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但是难度不大。利用“对应法则法”和“定义法”(点线面对应法)即可准确的判断出来。具体解析如下:
利用对应法则中的“高平齐”,结合轴测图,可以非常顺利的补出左视图中的上面虚线(孔的上壁)和下面的视线(底部台阶的左投影)。观察轴测图,可以看出立体图形的前面是个完整的平面,从上往下投影得到俯视图的时候,在底部槽口的位置应该是有封口的实线,所以可知俯视图缺了l条线.故三视图共缺少3根线,线的位置和虚实线如图红线部分所示。综上,本题答案为C。
5.如图所示是一款篮球架,为了提高其稳定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心位置要低 B.平衡块向后移
C.结构形状要合理 D.横梁质量要大
答案为D。
【解析】本题考查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平衡状态而不倒的能力,其影响因素有三个:①重心的高低,重心越低越稳定;②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面面积的大小,面积越大越稳定;③结构的形状,如果构件构成了三角形等稳定性结构,则结构稳定性强。而对于静态物体的站立条件是,结构重心的投影点落在支撑面范围内,且越靠近支撑面的中心位置,其稳定性越强。A选项,重心位置低,则稳定性强,故A对;B选项,平衡块向后移,可以将重心的投影点更好的拉到支撑面的中心位置,稳定性增强,故B对;C选项,结构形状要合理,如果可以构成诸如三角形等稳定性结构,则稳定性会增强,故C对;D选项,横粱质量大,则会将重心的投影点拉离支撑面的中心位置,稳定性变差,不能提高其稳定性,故D错。综上,本题答案为D。
6.如图所示是一种拉力装置示意图。在力F作用下,滑杆1的移动通过连杆1带动摆杆摆动;摆杆的摆动通过连杆2带动滑杆2的移动,从而克服阻力P。此时在力F作用下,滑杆1、连杆1、连杆2、滑杆2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A.滑杆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连杆2受拉、滑杆2受弯曲与受拉
B.滑杆1受弯曲与受拉、连杆1受拉、连杆2受拉、滑杆2受弯曲与受拉
C.滑杆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滑杆2受弯曲与受压
D.滑杆1受弯曲与受拉、连杆1受拉、连杆2受压、滑杆2受弯曲与受压
答案为A。
【解析】本题考查构件的受力,构件根据其受力的特点及形变、运动的变化或趋势,可以分为受拉、受压、受弯曲、受扭转、受弯曲.构件因推、挤而运动,则构件受压;构件因拉拽、拖带而运动,则构件受拉;构件受力和构件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构件受弯曲;如果构件两端是铰连接,则构件是二力杆,其受力只有受拉和受压两种情况,根据其运动状态可以进行细分。可以看出图中连杆1、连杆2都是二力杆,图中滑竿1在力F的推挤下往左运动,使得连杆1右边的销轴往斜上方移动,左边的销轴往斜下方移动,则滑竿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图中摆杆右边的销轴随连杆1往斜下方运动,在摆杆的作用下,摆杆左边的销轴往斜上方运动,从而带动连杆2右边的销轴往斜上方运动,故连杆2受拉;连杆2往斜上方运动,带动滑竿2往右运动,故滑竿2受弯曲和受拉。综上,本题答案为A。
7.如图a所示是一款软皮椅,其生产流程如图b所示。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备料、开料、组装是串行工序 B.制架和裁面料环节可以互换
C.裁面料、裁海绵、制架是并行工序 D.制架环节可以细分为若干环节
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分析。A选项根据流程图和生活实际,备料、开料、组装由一串箭头顺次连接,是串行工序,故A对;B选项根据流程图可知,“制架”后面是“喷胶、黏胶”,而“裁面料”后面是“扪面料”,故虽然“制架”和“裁面料”是并行环节,但是二者是不可以互换的,故B错;C选项根据流程图可知,“裁面料”、“裁海绵”、“制架”三个环节都是从“开料”环节流出来的,结合生活实际可知,三个环节可以安排不同的人同时进行,是并行工序,故C对;D选项环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同一个事情划分为不同的环节,故“制架”环节还是可以按照某种标准进行细分为若干环节的,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孝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生态保护等目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B.丁谓修复皇宫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使烧砖、运输建材和处理废墟任务协调起来,一举三得,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C.高铁技术是多种学科、多方面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D.农业间作套种的技术水平、田间管理等是农作物种植增产增收的影响因素
答案为D。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分析的三大原则和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A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孝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多个目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而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先整体再部分,先全局再局部,和题干描述不相符,不能体现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故A错;B选项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指的是系统分析的结果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计算得出的,而该选择项的描述中并没有和计算相关的描述,故不能体现出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故B错;C选项根据题干描述,高铁技术十多种学科、多方面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技术的综合性,而不是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故C错;D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农业间作套种的技术水平、田间管理等对农作物种植增产增收这一系统目标有重要影响,且可以认为调整,属于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D。
补充说明,该题目中选项几乎都出自课本中的案例,所以也提醒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课本的重要性。
9.某供水系统,当管网水压发生变化时,变化的信息通过微机处理,使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使管网水压自动接近需要的水压。下列关于该供水控制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频器出现故障,会引起水泵电机工作不正常,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管网水压自动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该系统没有检测装置,控制方式是开环控制
D.用户用水量变化是该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
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质和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干扰因素的概念。A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变频器故障,会引起水泵电机工作不正常,是该供水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另外一部分的影响,即“部分”影响“部分”,所以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故A对;B选项管网水压自动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是该供水控制系统的功能体现,故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故B对;C选项根据题干描述,该供水控制系统能够使官网水压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属于恒定输出的控制系统,因此属于闭环控制系统,而不是开环控制系统,故C错;D选项干扰因素是指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和给定量意外,所有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因素,而用户用水量的变化会影响管网水压,故用户用水量的变化是干扰因素,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C。
10.为方便人们出入,一些医院、宾馆等场所都安装了自动门。当人走近门时,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信号并发出指令,启动电动机将门打开,反之门关闭。下列关于该自动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装置起反馈作用 B.电机的转动是被控量
C.被控对象是医院、宾馆等场所 D.门的开启或关闭是输出量
答案为D。
【解析】本题考查控制系统分析。题目所描述的是自动门控制系统,所以该系统控制的是门的打开或关闭,所以被控对象是门,门的开启或关闭是输出量,在该控制系统中,没有检测装置检测自动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并反馈给控制电路,故该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也就不存在反馈现象。另外,电动机的启动是门打开的直接原因,故电机是执行器,电机的转动是控制量:电动机接收控制电路发出的指令并启动,所以控制电路是执行器,而红外线检测到的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是输入量,故可知A、B、C选项均错,D选项对。综上,本题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小题6分,第12小题9分,共15分)
11.如图所示是某个夹具中的一个压紧摆杆,其中各孔均为通孔。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大小合适的钢板加工该压紧摆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以下环节:
A.冲眼;B.钻孔;C.锯割;D.划线;E.攻丝;F.锉削。
请分析该压紧摆杆的加工环节,回答以下问题:
(1)合理的加工流程为: ▲ →A→ ▲ → ▲ →C→ ▲ (在“ ▲ ”处填写加工环节的序号);
(2)小明加工该压紧摆杆时,下列工具组合正确并且用到的是 ▲ (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3)小明在加工该压紧摆杆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在A.在台钻上钻孔时要戴防护眼镜,不能戴手套;B.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C.锯割时推锯不加压,回拉加压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答案】(1)D、B、E、F(顺序不可以调换);(2)B:(3)C。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加工工艺。
(1)根据图示构件形状,结合金工工艺的一般流程和金工特殊流程的规律,划线为金工后续加工提供了依据,应该放在最前面的位置;攻丝之前必须先钻底孔,钻孔之前必须冲眼;锯剖后锯剖面必然是粗糙的,应该后跟锉削的操作,故可知加工该工件的流程为:划线→冲眼→钻孔→攻丝→锯剖→锉削。故本小题答案为D、B、E、F,且顺序不可以调换。
(2)根据题目描述,金工手锯和金工锤并不匹配,因此A不选;该摆杆上有螺纹孔,所以需要用到丝锥和丝锥扳手进行攻丝操作,因此B选对;该摆杆不需要加工外螺纹,所以用不到圆板牙和圆板牙扳手,故C不选.本小题答案为B。
(3)本小题考查的金工操作要领。A选项正确,因为钻孔的操作要领是“两要两不要”,即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镜,不能戴手套,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的、轻薄的工件,B选项正确;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C错误,锯割时推锯加压,拉锯不加压。故本小题答案为C。
12.小明发现家中的路由器挂在墙壁上不美观,时间久了容易积灰尘,准备设计制作一个木盒将路由器罩住。现根据路由器的形状和尺寸构思了以下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木盒的面板设计已完成,面板两端的凸出部分用于与侧板的连接。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侧板与面板连接部分的设计,设计要求如下:
A.木盒材料均选用10mm厚的木板;
B.面板与侧板连接,不能用其它材料和连接件;
C.组装后面板能够翻下和合上,方便可靠。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侧板的设计草图(画出其中一块即可),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2)标注侧板设计部分的主要尺寸;
(3)如果侧板与两块横板用螺钉连接,应选择的螺钉是 ▲ (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4)加工横板上的矩形槽,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5)组装完成后,对侧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试验,以下不需要做的是 ▲ (在A.面板的翻转是否方便灵活;B.面板合上后能否固定;C.面板的散热效果是否良好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答案】(1)(2)如图所示
(3)C;(4)B;(5)C。
【解析】本题考查草图设计,连接件要求实现可以相对转动和固定的功能、固定连接和加工工具选择和技术试验。
(1)(2)要求设计盒子的侧板,要求面板可以翻下和合上,方便可靠.这道题所描述的面板和侧板的相对运动形式是折叠,可以归类为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草图设计的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功能,就能得分。
实物图
(3)侧板和两款横板连接,是木板和木板之间的连接,应选择的螺钉是自攻螺钉,故本题答案为C.
(4)横板上的矩形槽位于木板的中间,可以利用钢丝锯锯割而成,而钢丝锯使用前要先用手摇钻钻孔并将钢丝锯上的钢丝穿过该孔,所以要用到的是A手摇钻、C钢丝锯,用不到的是B框锯,所以本题答案为B。
(5)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可以知道转动灵活、固定可靠都是需要进行试验的,而散热效果题目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要求,所以不属于需要进行的试验,故本题答案为C。
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6学考卷第11题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6学考卷第11题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共6页。
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7学考卷第12题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7学考卷第12题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共9页。
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5系统与控制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学考复习15系统与控制专题突破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手摇豆浆机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