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
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工业革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工业革命,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工业革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 (本题4.0分)1809—1849年英国私人企业中的工资指数(以1850年为100)变化,如下表所示:年代棉纺织业建筑业、贸易机械和造船农业1809—1818137——1201819—1820101—97971820—1826100—96951827—1832909191911833—18429395—911843—18491009910296这一变化A.导致农业逐渐走向衰落 B.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C.推动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D.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2. (本题4.0分)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701年规定进口印花棉布非法;1721年法令禁止穿着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1774年法令要求在英国销售的棉布须完全在本国纺织而成。这些做法( )A.加快了印度社会殖民地化进程 B.说明英国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C.意在以经济手段配合武力扩张 D.促进了棉纺织部门的技术革新3. (本题4.0分)世界各地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上图可以用来解释( )A.英国率先进行生产变革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力C.西方列强开展殖民扩张的原因 D.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4. (本题4.0分)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 )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 B.证明了印度的生产率高于英国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 D.反映出亚洲具有明显贸易优势5. (本题4.0分)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圈地运动发展到了议会圈地时期。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据估计在175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粮食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由此可推知圈地运动A.降低了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 B.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进行C.是英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改革 D.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6. (本题4.0分)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演示文本。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B.“蒸汽时代”的到来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7. (本题4.0分)19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先后出台《工会法》《劳资争议法》《劳工补偿法》《教育法》《养老金法》《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对劳资关系、中小学生伙食、养老金、八小时工作制及专业保险等作了宪法性规范。这一举措源于A.工业革命推动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代议制的完善 D.工人运动蓬勃发展8. (本题4.0分)由于能源短缺,到1740年英国冶铁业陷入停滞状态,英国人开始转向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当时采煤量大增,矿井越挖越深,地下水越出越多,人们有时候一次需要动用500匹马驱动水泵抽水。这场能源革新运动( )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病C.标志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D.加速了蒸汽机的技术改良9. (本题4.0分)如表可用于说明( )1765年瓦特在纽可门机的基础上,对蒸汽机做了重大改进,使蒸汽机实现了现代化,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1803年利用轨道可移动的蒸汽机首先在煤矿区出现,这就是火车的雏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实用的明轮推进的“克莱蒙脱”号蒸汽机船1900年美国纽约曾出现单机功率达五兆瓦的蒸汽机电站 A.技术突破带来连锁反应 B.科技发展扩大市场范围C.工匠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10. (本题4.0分)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11. (本题4.0分)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书中汇集了他从大约1760年起研究经济问题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他观察并思考国民财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并将“劳动”作为他的答案。亚当·斯密的研究( )A.有助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揭示了工业革命的制度前提C.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D.为殖民掠夺提供了合理辩护12. (本题4.0分)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 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3. (本题4.0分)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A.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B.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C.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 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14. (本题4.0分)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印度4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变化示意图。其中③代表的是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美国15. (本题4.0分)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B.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C.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16. (本题20.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变成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纺织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为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为,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生产出的布、纱、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材料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把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关系,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好生产,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然而,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垄断资本的胃口很大,它不但要求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17. (本题20.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 17世纪,面对印度棉纺织品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6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摘编自杨松《17-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研究综述》【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1.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棉纺织业和农业领域工人工资指数大体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建筑、贸易和交通等领域的工人工资大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农业工资指数降低不等于农业的衰落,排除A项;根据材料时间可判断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领域主要是轻工业,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工人运动和材料工资指数的变化没有必然关系,且材料不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这是在限制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和销售(注意同时却加大了从印度进口棉花等原材料),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刺激本国的生产力,为本国的技术革新推波助澜,D项正确;英国对印度不断侵略的确加速了印度社会殖民地化进程,但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英国保护国内棉布市场带来的后续影响,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英国的种种做法本质目的是防止外来优质商品冲击国内市场以减轻国内自产纺织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绝非“推进自由贸易”,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手段”,但涉及不到“配合武力扩张”,纯属画蛇添足,排除C项。故选D项。3.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方的工人工资水平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英国伦敦,这促使英国率先进行生产变革,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力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排除B项;西方列强开展殖民扩张的原因是掠夺财富、谋取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 【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可知,廉价货物的冲击促使英国生产力的变革,即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工业革命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印度的生产率高于英国,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亚洲具有明显贸易优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5. 【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助推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因此根据材料“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可知圈地运动助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与降低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圈地运动本质上是原始资本积累的手段,与经济改革无关,排除C项;英国出现农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非圈地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6. 【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而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由此引发了一次技术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市场不断扩大”“矛盾”“工场手工业”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蒸汽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7. 【答案】A【详解】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凸显,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因此英国议会颁布出台一系列法律,对劳资关系、中小学生伙食、养老金、八小时工作制及专业保险等作了宪法性规范,这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A项正确;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代议制的完善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都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不是根源,排除B、C、D项。故选A项。8. 【答案】D【详解】根据“英国人开始转向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当时采煤量大增,矿井越挖越深”可得出传统的蒸汽机要使用大量的煤炭,因此必须进行技术的改良,才能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因此加速了蒸汽机的技术改良,D项正确;A项不是根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C项不是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9. 【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利用轨道的可移动蒸汽机、蒸汽机船、蒸汽机电站等先后出现,这说明技术突破带来不同领域的连锁反应,A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的变化,无法体现市场范围的扩大,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创新主体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多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到工业的比重,不能得出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10. 【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可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者由工匠到科学家,说明科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也由此说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C项正确;发明者的出身并不能决定研究成果,排除A项;科技创新一样需要生产经验,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说明科学理论与生产经验哪一个更重要,排除D项。故选C项。11.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他观察并思考国民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并将‘劳动’作为他的答案”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有助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A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制度前提,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亚当·斯密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殖民掠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 【答案】C【详解】根据“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可得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英国通过在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棉纺织品大量出现,而工厂制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C正确;过剩与材料的现象无关,排除A;消费观念变化的前提是要能生产出棉袜,排除B;材料中的现象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不是重要原因,排除D。13. 【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出现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受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城市化进程发展,故D项错误。14. 【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1750年处于清朝盛世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①是中国,印度国土面积大,因此在1750年前仅次于中国,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②是印度,英国在17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因此③是英国,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因此1860年后快速增加的④是美国。综合上述,可知③代表的是英国,排除ABD,故选C项。15. 【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可知是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而“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些现象的实质表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故C正确;材料中“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指客观效果,不等于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故A错误;B项是工业革命而非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且催生与材料中的“促进了”不符,故B错误;D项材料“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兴起,历史的发展不再完全由资产阶级决定,故D错误。16. 【答案】(1)变化:个体家庭的分散生产变成社会大生产;小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工厂取代;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密。(2)影响: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催生了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和世界性战争的出现。【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变成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可知,个体家庭的分散生产变成社会大生产;根据材料“纺织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可知,小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工厂取代;根据材料“现在工厂所生产出的布、纱、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可知,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密。(2)影响:根据材料“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可知,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把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关系,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好生产,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可知,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根据材料“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可知,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材料“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可知,催生了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根据材料“垄断资本的胃口很大,它不但要求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可知,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材料“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可知,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和世界性战争的出现。 17. 【答案】(1)特点: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采用机器生产 ;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强。(2)影响: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提高了英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市场;加快了英国殖民扩张的步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可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知,采用机器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根据“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可知,国际竞争力强。(2)影响:根据材料中“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6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可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根据“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等方面分析可知,提高了英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市场,加快了英国殖民扩张的步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早期殖民扩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洋务运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界限分明”,余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文艺复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