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六单元古诗词赏析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六单元古诗词赏析训练(含答案),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六单元古诗词赏析训练doc、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六单元古诗词赏析训练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六单元古诗词赏析训练第三单元一、阅读《野望》,完成1—3题。 野望 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怎样的景色? 2.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1—3题。 黄鹤楼 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三、阅读《使至塞上》,完成1—2题。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赏析颔联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四、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1—2题。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1—2题。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本诗以“行”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六、阅读《庭中有奇树》,完成1-2题。 庭中有奇树 两汉: 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诗歌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在借景抒情的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 七、阅读《龟虽寿》,完成1-2题。 龟虽寿 两汉: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这首诗的关键,请简要赏析。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八、阅读《赠从弟(其二)》,完成1-2题。 赠从弟 魏晋: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诗中描写的“风声”“冰霜”有什么作用? 2.“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九、阅读《梁甫行》,完成1,2题。梁甫行两汉: 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第六单元(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2.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 2.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三)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五)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回答下列问题。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好在哪里。 (七)阅读欧阳修的《采桑子》,回答下列问题。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这首词上阕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 (八)阅读朱敦儒的《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相见欢[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 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九)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回答下列问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赏析“惊”字的妙处。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本册综合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主旨,诗歌赏析,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4 古诗词赏析(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4 古诗词赏析(含答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