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

    《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第1页
    《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第2页
    《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诗经》二首第1课时教案,共7页。
    <诗经>二首 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2.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体会《诗经》的句式特点,感受两首诗体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3.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教学重点】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体会《诗经》的句式特点,感受两首诗体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2.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教学难点】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体会《诗经》的句式特点,感受两首诗体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中国被称为是“诗的国度”,循着历史的脉络向前追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在这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经典中会讲述怎样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来解读古人心中的爱情。提示:导入形式不限于谈话导入,也可以播放《经典咏流传》中仇海平演唱的歌曲《关雌》以及邓丽君歌曲《在水一方》,从其优美的旋律引入诗歌《关雎》与《蒹葭》的诵读,体会《诗经》音韵和意境的美妙。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夯实基础1.《诗经》简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5页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积累介绍《诗经》。PPT展示:《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警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2.夯实基础听读情境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明确节奏。关雎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qiú)。参差cēn cī)/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yǎo tiǎo)/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méi)。溯洄/从之,道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zhǐ)。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用现代汉语疏通诗意。2.过程安排1)组内全员通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及难以理解的字词。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针对圈画出的关键词查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明确其意思。3)交流讨论,逐词逐句地翻译,遇到解释不一致的地方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讨论决定最终的翻译结果。4)选出一位代表,把要翻译的句子朗读出来,再选一位代表,用自己的话把诗意说给大家听。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预设注释:            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求取。            寤寐: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服:思念。服,思念。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忧思的样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路)高而陡。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涘:水边。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诗意:关雎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蒹葭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4.活动小结借助注释及工具书我们已经能够大致理清诗歌的意思,能从《关雎》中感受到君子追求心爱之人那纯真的感情,能从《蒹葭》中体会到追求不得的怅惘与坚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疏通诗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诗意为两首诗歌设计朗读脚本,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符号标记出朗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2.过程安排1)组内全员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标记朗读脚本。2)小组交流,根据自己对诗歌音韵、节奏和情感内涵的理解进行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的恰当处理,整理成完整的朗读脚本3)朗读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然后推选代表在班级进行展示。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从章节来说,《关雎》第一章写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此为全诗的起兴,音调应舒缓平正,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第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读时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三章写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一“友”一“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从具体诗句来说,《关雎》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序曲,要读得平静。“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读,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第二章“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应该语速慢一些,调子低一些,读出似有叹息的心事来。第三章“琴瑟友之”,抒情主人公与心爱的姑娘弹着琴共同娱乐的时候,是很高兴的。这一句调子应该上扬一些,读出一种欢欣愉悦的心情来。同时,“琴瑟友之”的“友”字要重读。预设2《蒹葭》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应该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蒹葭》中的“所谓”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之情。因此,“所谓伊人”的语调要上扬,而最后的“宛”字要重读。《蒹葭》三处“溯洄从之”中的“溯洄”要读得低沉,“从之”要读得怅然,“道阻”停顿要较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且”要重读,读出痛心之感,“长”“跻”“右”,不仅要重读,语调还要上扬。4.活动小结诗歌诵读除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外,还要引导学生还原形象和意境,体悟其中的情感基调,结合诗句的节律音韵,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节律音韵,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到了《诗经》的魅力,通过解读诗意领会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怅惘不舍。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诗歌中独特的手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意: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借助情境背诵视频尝试背诵这两首诗歌。2.课后作业为两首诗歌寻找合适的配乐,配乐朗诵,录制一段朗诵视频,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律等上传到班级群分享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进行情感渗透,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