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元素可以用于合成( )
A. 葡萄糖 B. 核苷酸 C. 丙酮酸 D. 油脂
2. 下列生物材料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是( )
A. 马铃薯匀浆 B. 白萝卜匀浆 C. 西瓜汁 D. 豆浆
3.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
A. 氧气 B. 乙醇 C. 甘油 D. 葡萄糖
4.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具有C、H、O、N等基本元素 B. 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 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5. 下列生物或细胞中,含有中心体的是( )
A. 小鼠肝脏细胞 B. 黑藻叶肉细胞 C. 大肠杆菌 D. 新冠病毒
6. 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B. 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C. 无机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无机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非常重要
8. 如图是酵母菌细胞中ATP-ADP循环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胶中
B. ②过程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同时释放出能量
C. 在缺氧条件下,①过程进行的同时伴随着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 ①②过程的快速进行使细胞能贮存大量的ATP以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9.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 B. 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C. 糖原是动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 企鹅的皮下脂肪具有保温作用
10. 下列过程中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叶绿体中三碳酸的还原 B. 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11. 衰老和凋亡是生命的基本现象,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 B. 细胞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下降
C. 细胞的凋亡只由基因控制而与环境无关 D. 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
12. 研究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3min、17min和117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研究发现,3min取出的腺泡细胞,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附着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中,17min时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时出现在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及细胞外。已知亮氨酸的R基是异丙基[-CH(CH3)2],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或硫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亮氨酸 B. 氨基酸最早被内质网利用合成蛋白质
C.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由高尔基体形成 D. 此过程消耗的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
13. 研究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3min、17min和117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研究发现,3min取出的腺泡细胞,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附着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中,17min时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时出现在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及细胞外该过程中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由2层膜组成
B. 该过程中b结构的面积和成分都没有发生改变
C. 腺泡细胞外出现被标记的蛋白质体现了结构c的选择透性
D. 该研究体现了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4.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变和抑癌基因的激活有关 B. 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 D.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使细胞发生癌变
15.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的基础
B.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差异性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D. 细胞学说的提出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带入微观领域
16. 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可分为伞帽、伞柄和假根三个部分,细胞核位于假根中。如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说明( )
A. 伞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伞藻的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物质是 DNA
C. 伞藻新长出的“帽”的形状与假根的种类有关
D. 伞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假根
17. 近年来,科学家在果蝇、细菌、酵母等细胞中都发现了一种新的丝状结构--细胞蛇。细胞蛇没有膜结构,通常是由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多种代谢酶组成复合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蛇的形态与核糖体相似 B. 细胞蛇的结构与内质网相似
C. 细胞蛇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有关 D. 细胞蛇的化学本质与染色体相同
18. 某同学进行有关酶的实验:组1:2mLH2O2+2滴蒸馏水→极少量气泡;组2:2mLH2O2+2滴肝脏研磨液→大量气泡;组3:2mLH2O2+少许二氧化锰→少量气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组实验应置于室温下进行 B.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
C. 组1和组2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 组2和组3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组1低
19. 如图表示某种酶催化反应过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体现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 图中A表示酶,B、C表示底物
C. 形成复合物D时酶形状发生改变 D. 图中E可能是麦芽糖
20. 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开始后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
B. 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
C. 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 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仍有水分子进出
2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贮藏种子时保持低温、低氧、干燥条件,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B. 利用牛奶发酵产生酸奶时,应通入足够的空气以使乳酸菌快速繁殖
C.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剧烈运动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损害
D. 温室种植蔬菜时,夜晚应该适当升温以促进植物细胞生命活动
22. 对出现下列实验现象可能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原因
A
光合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颜色浅
没有加碳酸钙
B
观察有丝分裂时装片中无分裂期细胞
解离时间过短
C
洋葱表皮细胞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
D
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未形成红黄色沉淀
未进行水浴加热
A. A B. B C. C D. D
23. 普通光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各时期图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②处于分裂前期,此时中心体分开并移向两极
C. 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为细胞③所处时期
D. 在细胞④中DNA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24. 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图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③中没有ATP的产生
B. 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C. 鲫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过程①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25. 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两个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10min期间,乙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甲
B. 0~10min期间,甲植物中有机物积累的速率先快后慢
C. 10~20min期间,适当升温可使甲植物吸收CO2的速率升高
D. 20~30min期间,甲乙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26. 如图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细胞与大肠杆菌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和细胞器名称)。大肠杆菌和图示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 ______。
(2)图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______(填序号),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填序号)。
(3)⑧结构中富含 ______酶,能吞噬衰老的细胞器,其作用与动物细胞的 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相似。
27.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主要有: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______和位于B的疏水环境中的 ______分子。
(2)C指 ______分子,与细胞的 ______功能密切相关。A是 ______蛋白,若该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2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则该蛋白质含有 ______个肽键。
(3)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 ______中,然后经过 _____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4)图中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的是 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是 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
28. 图1为光合作用中的碳反应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物质,①、②表示反应过程。图2为不同遮阴网处理条件下某植物在9:30-16:30间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发生在叶绿体的 ______结构中,物质甲是 ______,物质乙在②过程中的作用是 ______。若3个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则可形成 ______个三碳糖,______(填“大部分”或“小部分”)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
(2)根据图2分析,1层遮阴网处理条件下的10:30-12:30期间,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变小导致 ______,该段时间内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 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2层遮阴网处理中,A点时的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来自 ______。
(3)若在图2中13:30的条件下,由1层遮阴网变成2层遮阴网,则短时间内图1中的甲物质含量将 ______。
29.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装置中,探究需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是 ______(填“甲”或“乙”)。
(2)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B呈现灰绿色,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 ______。
(3)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则说明有CO2的生成。酵母菌需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 ______,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 ______。若甲、乙装置产生等量的CO2,则消耗的葡萄糖质量比是甲:乙=______。
30. 图甲表示某种植物(2n=8)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根尖中的[______]______(填写数字及名称)区细胞将分化为图中其他的细胞。取①处的细胞进行相应的培养,可以得到植株,这说明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 ______性。取③处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发现视野中 ______期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 ______。
(2)图乙中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______上,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______。图乙细胞之后将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 ______。
(3)图丙中 ______(填字母)代表染色单体的含量。在间期能看到而图乙、图丙时期不能看到的结构是 ______(写2个)。
31. 青杂三号白菜(叶球外围处的叶呈绿色,叶球心处的叶因缺乏叶绿素呈黄色),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为了探究叶球外围和叶球心处叶色不同的原因,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叶片时通常向研钵中添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 ______。分离色素时,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及在滤纸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导致4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 ______不同而出现色素带分层的现象。与叶球外围处的叶相比,叶球心处的叶得到的滤纸条上,由上而下的第 ______条色素带缺失。
(2)为了探究白菜梗细胞中是否有油脂,可将白菜梗切薄片后置于载玻片上,吸去材料表面的清水,滴加 ______进行染色。用酒精洗去多余染料并制成临时装片,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 ______色颗粒,则说明白菜梗细胞中有油脂。
过氧化氢酶能分解H2O2,产生的氧气使焦性没食子酸氧化成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可能存在过氧化氢酶,设计实验如表。
试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
2%H2O2
缓冲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白菜梗提取液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
1
2mL
2mL
2mL
-
-
-
2
2mL
2mL
-
-
2mL
-
3
2mL
2mL
-
2mL
-
-
4
2mL
2mL
-
-
-
2mL
① 1、2号试管中,______号试管是对照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②若2号试管显橙红色而4号试管不显橙红色,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
③如图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P,A错误;
B、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元素可以用于合成核苷酸,B正确;
C、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P,C错误;
D、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P,D错误。
故选:B。
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元素可以用于合成含磷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组成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答案】B
【解析】A、马铃薯匀浆中富含淀粉,是非还原糖,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A错误;
B、白萝卜匀浆富含还原糖且本身无色,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B正确;
C、西瓜汁本身为红色,影响实验结果砖红色沉淀的观察,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C错误;
D、豆浆中富含蛋白质,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实验,D错误。
故选:B。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3.【答案】D
【解析】A、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
B、乙醇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C、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
D、葡萄糖进入细胞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D。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只要识记相关物质的特点,记住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属于容易题。
4.【答案】C
【解析】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C、H、O、N等基本元素,A正确;
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
C、原核细胞一般进行二分裂增殖,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A
【解析】A、小鼠肝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A正确;
B、黑藻叶肉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C错误;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中心体,D错误。
故选:A。
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中心体的分布,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识记中心体的分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A、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
B、层析液容易挥发,需要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
C、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
D、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
故选:C。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
本题考查色素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A、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具有良好的调节温度的作用,A正确;
B、水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B正确;
C、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无机盐能够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故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非常重要,D正确。
故选:C。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能溶解极性分子,因此水分子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都必须在以水为基质的环境中进行;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因此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需要吸收或释放较多的热量,能缓解细胞内温度的变化。
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对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A、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有ATP的合成,而在在无氧条件下只有细胞溶胶中能发生①ATP合成过程,A正确;
B、②过程中有一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即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B错误;
C、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错误;
D、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ATP与ADP可迅速转化,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错误。
故选:A。
ATP与ADP间能迅速地相互转化的原因是ATP末端磷酸基团稳定性较低,当ATP在ATP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ATP也就变成了ADP;而AD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Pi结合,重新变成ATP。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ATP和ADP相互转化、ATP的含量和利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中心体由蛋白质构成,不含磷脂,B错误;
C、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C错误;
D、企鹅的皮下脂肪具有保温作用,D正确。
故选:D。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和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和脂质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10.【答案】B
【解析】A、碳反应阶段中三碳酸的还原需要ATP水解供能,A错误;
B、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不需要ATP的水解,B正确;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错误;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B。
1、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的反应。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2、放能反应:能够释放能量的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物质的水解反应一般不消耗能量,识记物质的合成往往消耗能量,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答案】C
【解析】A、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略微增大,A正确;
B、虽然细胞在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但总的蛋白质合成量会减少,B正确;
C、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也与环境有关,例如在辐射较强的环境中,基因容易发生突变,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D正确。
故选:C。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12.【答案】C
【解析】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亮氨酸的R基是-CH(CH3)2,据此可知,亮氨酸中不含S元素,因此不能用硫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亮氨酸,A错误;
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氨基酸最早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错误;
C、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后,以囊泡形成运输到细胞膜,因此靠近细胞膜的囊泡由高尔基体形成,C正确;
D、此过程消耗的能量是细胞呼吸提供的,即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的,D错误。
故选:C。
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首先通过细胞内的核糖体形成氨基酸肽链,然后在糙面内质网内,肽链盘曲折叠构成蛋白质,接着糙面内质网膜会形成一些小泡,里面包裹着蛋白质,小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之后,高尔基体膜形成一些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小泡与细胞膜接触,蛋白质就分泌到细胞外了。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3.【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中,a膜的面积减小,因此a是内质网,b在前后不变,b膜是高尔基体,c膜面积增加,c是细胞膜,a内质网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单层膜组成,A错误;
B、b是高尔基体,在该过程中b的面积不会发生改变,但b的成分发生改变,B错误;
C、腺泡细胞外出现被标记的蛋白质体现了结构 c 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该研究体现了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
故选:D。
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4.【答案】A
【解析】A、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的情况下能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当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的增殖会失去控制,细胞变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A错误;
B、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正确;
C、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C正确;
D、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属于物理致癌,会诱发基因突变,从而使细胞发生癌变,D正确。
故选:A。
1、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变为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4)正常功能丧失;(5)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6)引发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7)可以种间移植。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和癌细胞的特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15.【答案】B
【解析】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A正确;
BC、细胞学说提出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未揭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差异性,B错误、C正确;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D正确。
故选:B。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6.【答案】C
【解析】A、伞藻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构成细胞,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错误;
B、伞藻的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物质是DNA,但该实验并没有提到DNA,因此该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B错误;
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即帽型与假根种类有关,说明伞藻新长出的“帽”的形状与假根的种类有关,C正确;
D、伞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伞帽、伞柄中也有细胞质基质,故伞藻细胞代谢的场所不只是假根,D错误。
故选:C。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因此伞藻的形态是与假根有关。
本题以伞藻为载体,考查细胞核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7.【答案】C
【解析】A、核糖体虽然无膜结构,但是其成分不是由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多种代谢酶组成复合体,A错误;
B、内质网具有膜结构,与细胞蛇结构不符,B错误;
C、细胞蛇通常是由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多种代谢酶组成复合体,因此细胞蛇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有关,C正确;
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细胞蛇是由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多种代谢酶组成复合体,因此细胞蛇的化学本质与染色体不同,D错误。
故选:C。
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蛇”是刚发现的一类包含代谢酶的蛇形无膜细胞结构,通常是由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多种代谢酶组成复合体。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答案】C
【解析】A、温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三组实验应置于室温下进行,A正确;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可用气泡产生量表示,B正确;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组1和组2自变量为是否加入H2O2酶,说明酶的催化作用,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C错误;
D、组2和组3分别是酶和无机催化剂,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组2和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组 1低,D正确。
故选:C。
据题意可知,1、2、3组分别加入的是蒸馏水、肝脏研磨液(含有H2O2酶)、二氧化锰(无机催化剂),即自变量为加入的物质种类,因变量为H2O2的分解速率,观测指标为气泡产生量,1和2组能证明酶的催化作用,2和3能证明酶的高效性。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促进反应的原理;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9.【答案】D
【解析】A、底物和酶的结合具有专一性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故该图体现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A正确;
B、据图所示,B、C 被A催化生成E,可知A是酶,B、C是底物,B正确;
C、由图可知,形成复合物 D 时酶形状发生改变,但其数量和性质不会发生改变,C正确;
D、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而图中的B和C代表不同的分子,D错误。
故选:D。
1、酶是在活细胞中合成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具有催化功能。在反应前后性不变、结构不变。
2、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识记酶促进反应的原理;掌握酶的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C
【解析】A、分析图可知,漏斗口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漏斗里面装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时,水分子进入漏斗的速度比出来的速度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随着液面的上升,蔗糖溶液对半透膜的压力增大,会阻止水分子进入,液面.上升的速度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上升,A正确;
B、由于实验最后是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说明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B正确;
C、液面不再上升时,由于水压的存在,半透膜内的溶液浓度还是大于半透膜外,C错误;
D、液面不再上升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即半透膜两侧仍有水分子进出,D正确。
故选:C。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是自由扩散的一种形式。
2、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要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即可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A
【解析】A、贮藏种子时保持低温、低氧、干燥条件,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利用牛奶发酵产生酸奶时,应保持密封状态,B错误;
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造成肌肉酸痛,C错误;
D、温室种植蔬菜时,夜晚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抑制酶的活性,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错误。
故选:A。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产物等基础知识,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22.【答案】D
【解析】A、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是因为滤液细线画的次数较少,色素较少,或者是因为在层析分离的时候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色素溶解到了层析液中,A错误;
B、观察有丝分裂时装片中无分裂期细胞,可能是选材部位不合适;若解离时间过短,细胞之间没有彼此分离开,会导致细胞重叠,B错误;
C、洋葱表皮细胞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低,C错误;
D、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未形成红黄色沉淀,可能是未进行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D。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23.【答案】C
【解析】A、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取材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A错误;
B、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所以不存在中心体移到两极,B错误;
C、③为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的最佳时期,C正确;
D、④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该时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NA分子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C。
分析图可知:①处于分裂间期,②处于分裂前期,③处于分裂中期,④处于分裂后期,⑤处于分裂末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4.【答案】D
【解析】A、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只有①②,③过程不释放能量,没有ATP产生,A正确;
B、过程①③都属于无氧呼吸,过程②属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所以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
C、鲫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
D、过程①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中,D错误。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③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酒精。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B
【解析】A、据图分析,0~10min期间,两个密闭透明玻璃罩内CO2减少量相等,甲和乙两种植株的幼苗有机物的积累量相等,A错误;
B、0~10min期间,刚开始容器中二氧化碳充足,光合作用逐渐增强,随着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容器中的CO2,容器中的CO2下降,光合作用下降,因此甲植物中有机物积累的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
C、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适当升温导致酶活性降低,可使甲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下降, C错误;
D、20~30min期间,两个密闭透明玻璃罩内CO2含量不变,甲、乙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甲乙植物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在放有植物的幼苗的密闭玻璃罩内,导致CO2含量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光合作用,其结果是因消耗CO2而使其含量下降;另一个是呼吸作用,结果是因呼吸作用产生CO2而使其含量增加。在实验开始时,曲线是下降的,即玻璃罩内CO2含量在下降,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但是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受到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最终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和图文信息转换能力,解题关键是能根据玻璃罩中的二氧化碳量的变化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26.【答案】(1)④核糖体 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⑤⑦ ⑥
(3)水解 溶酶体
【解析】(1)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生物。所以图示细胞与大肠杆菌都有的细胞器为④核糖体,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图示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⑤为线粒体和⑦为叶绿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⑥为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⑧为液泡,能吞噬衰老的细胞器,其液泡执行类似溶酶体的降解功能,所以液泡内富含水解酶。
图示细胞含有液泡和叶绿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②为细胞核,③为内质网,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⑥为高尔基体,⑦为叶绿体,⑧为液泡。
本题结合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7.【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胆固醇
(2)糖蛋白 识别 载体 n-2
(3)吸水涨破 离心
(4)bc d
【解析】(1)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包括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和位于B的疏水环境中的胆固醇分子。
(2)图中C指糖蛋白分子,与细胞的识别功能密切相关。A表示载体蛋白。若该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2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则该蛋白质含有n-2个肽键。
(3)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4)由题图可知,b、c过程表示自由扩散。d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a是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物质,b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物质,c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物质,d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物质。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膜的制备等,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
28.【答案】(1)基质 三碳酸 供能供氢(提供能量和作为还原剂) 6 小部分
(2)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增加 外界环境和细胞呼吸(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3)增加
【解析】(1)图1表示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物质甲是CO2与五碳糖结合形成的,因此是三碳酸;物质乙是NADPH,在暗反应过程中为三碳酸的还原提供能量和作为还原剂。1个CO2进入卡尔文循环与1个C5结合形成2个C3,因此若 3个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则可形成6个三碳糖,大部分三碳糖参与五碳糖的再生(占),小部分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去路大多数离开叶绿体,进入细胞溶胶,合成蔗糖,少数在叶绿体内合成其他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质等。
(2)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据图2可知,1 层遮阴网处理条件下的 10:30-12:30 期间,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变小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但据图可知光合速率仍然大于0,因此该段时间内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增加,只是增加速度减慢。在 2 层遮阴网处理中,A 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为0,但植物中有些细胞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叶肉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此时叶肉细胞所需要的CO2来自外界环境和细胞呼吸(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3)若在图 2 中 13:30 的条件下,由 1 层遮阴网变为 2 层遮阴网,光照减弱,光反应减弱,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三碳酸的还原减少,二氧化碳不变,三碳酸的合成不变,因此则短时间内图 1 中的甲物质三碳酸含量将增加(来源不变,去路减少)。
分析图1:CO2能与五碳糖结合形成甲,则甲为三碳酸;乙形成丙的过程中为三碳酸的还原供能供氢,因此乙是NADPH,丙是NADP+,①表示CO2固定,②表示碳的还原。图 2中,1 层遮阴网时在10:30-13:30期间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1 层遮阴网变为 2 层遮阴网,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9.【答案】(1)甲
(2)酒精
(3)浑浊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1:3
【解析】(1)甲装置中的第一个锥形瓶链接橡皮球或气泵,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乙装置中的第一个锥形瓶是密闭的,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
(2)酒精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 A 和培养液 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 B 呈现灰绿色,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酒精。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酵母菌需氧呼吸产生CO2发生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需氧呼吸消耗 1mol葡萄糖产生6mol二氧化碳,厌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二氧化碳,假设需氧呼吸产生6mol二氧化碳,则需消耗1mol葡萄糖,厌氧呼吸产生6mol二氧化碳,则需消耗3mol葡萄糖,即甲、乙装置产生等量的CO2,则消耗的葡萄糖质量比是甲:乙=1:3。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A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三个锥形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一个锥形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实验装置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明确图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和呼吸产物的鉴定方法,属于考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0.【答案】(1)③ 分生 全能 间 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时间长
(2)赤道板 1: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
(3)b 核膜和核仁
【解析】(1)图甲根尖中,③表示分生区细胞,该区域细胞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将分化为图中其他的细胞。①处的细胞表示成熟区细胞。培养该处细胞得到植株,这说明这些细胞具全能性。分生区细胞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较长,所以在观察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看到的处于分裂间期细胞数目最多。
(2)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所在的平面成为赤道板,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数:DNA数=1: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随后将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
(3)图丙的两个立柱代表DNA和染色体,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所以b代表染色体单体。图乙是有丝分裂中期,图丙是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看不到核膜、核仁,而有丝分裂间可以看到。
分析甲图可知,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分析乙图可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丙图可知,该图像中柱状图表示染色体=DNA分子数=8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柱状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物质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图像所处时期是准确作答的关键。
31.【答案】(1)使研磨更充分 移动速率(扩散速度) 3、4
(2)苏丹Ⅲ染液 橙黄
(3)1 有无白菜梗提取液 高温使白菜梗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 H2O2已消耗完
【解析】(1)光合色素的提取时,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碳酸钙保护色素不被破坏,二氧化硅保证研磨充分。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4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移动速率(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出现色素带分层的现象。滤纸条上,由上而下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根据题干可知,叶球心处的叶缺乏叶绿素,因此叶球心处的叶得到的滤纸条上,由上而下的第3、4条色素带缺失。
(2)苏丹Ⅲ染液遇油脂呈现橙黄色,因此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橙黄色颗粒,则说明白菜梗细胞中有油脂。
(3)实验设置必须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白菜梗提取液的有无,1号试管加入了白菜梗提取液,1号试管没有加入白菜梗提取液,因此1、2号试管中,1号试管是对照组。2号管加入的是白菜梗提取液,而4号管加入的是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2号试管显橙红色而4号试管不显橙红色,故可推测高温使白菜梗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该图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生成物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逐渐减少,直至被消耗尽,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因此在d分钟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2O2已消耗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生成物的量不变,但反应时间缩短,故曲线最高点不变,且位于原曲线的左侧(如答案图)。
1、光合色素的提取时,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碳酸钙保护色素不被破坏,二氧化硅保证研磨充分。4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4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移动速率(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滤纸条上,由上而下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苏丹Ⅲ染液遇油脂呈现橙黄色,可用鉴定是否含有油脂。
本题以青杂三号白菜为素材,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脂肪的鉴定试验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并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B,【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7,【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