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7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7章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为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甲图中的胚包括①②④⑤
B.乙图属于双子叶植物
C.豆浆的营养物质来自于⑤
D.乙图中的⑪在种子萌发时起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2.常言说“根深才能叶茂”。根能够不断地长长是因为图中哪些部位细胞作用的结果( B )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D
3.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表达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D.丙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4.直根系的特点是( A )
①主根长而粗 ②主根不发达
③侧根短而细 ④由不定根组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5.如图为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花的主要结构是①和⑤
B.雌蕊由②和③组成
C.花授粉后,④等结构逐渐凋落
D.受精后⑦将发育成种子
6.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 A )
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②花粉管进入子房
③花粉管进入胚珠
④因花粉刺激而萌发出花粉管
⑤花粉管末端破裂放出两粒精子
A.④②③⑤①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②③①
7.在一块玉米地旁建立一个养蜂场,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由于蜜蜂会吃掉大量花粉,因而会减产
B.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玉米传粉,故这块地将增产
C.养蜂场的建成对玉米传粉没有影响,故产量不会改变
D.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不好判断
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______的过程。( C )
A.受精卵到植物体 B.种子到植物体
C.种子到种子 D.植物体到种子
9.蘑菇是我国很多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价值较高,口味较好,是许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蘑菇生长需要的有机养料归根结底(间接)来源于( C )
A.自身光合作用制造 B.培养基中吸收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植物呼吸作用
10.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D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
1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B.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有“绿色水库”之称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
D.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
12.我国植被资源极为丰富,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叶片终年常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终年高温多雨的是( A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草原 D.荒漠
13.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D )
A.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C.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D.人均森林资源丰富
14.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植株、雌蕊和果实示意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豆浆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1中的④
B.图2中的①是由图1中的②发育形成的
C.经过传粉、受精后,图3中的④珠被会发育成图4中的a
D.图1萌发时③首先突破种皮
15.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观察到完整胚的组成,应该( D )
A.直接观察
B.浸软种皮后,剥去种皮
C.用刀片把菜豆种子从中央横向剖开
D.浸软后剥去种皮,并分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16.(平凉中考)为了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请你选出最佳修改意见( A )
花盆 | 绿豆种子 | 水 | 温度 | 空气 |
土壤 | 20枚 | 适量浇水 | 0 ℃ | 充足 |
土壤 | 20枚 | 不浇水 | 25 ℃ | 充足 |
A.都应适量浇水
B.都应放在25 ℃的环境中
C.都应放在0 ℃的环境中
D.都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17.(张家界中考)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不同位置固定6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加入凉开水至中间的滤网(如图)。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B )
A.绿豆种子结构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B.①和③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C.②和⑤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种子切除胚不能萌发的假设
D.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完整的胚
18.(乐山中考)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开花、传粉后结出果实,下列花与果实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子房——果实 B.受精卵——种子
C.胚珠——胚 D.子房壁——种皮
19.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中不会发生的是( D )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
B.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C.呼吸作用比萌发前明显增强
D.种子内的有机物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20.将如图三朵花在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最终能够形成种子的花是( D )
A.a和c B.a C.b D.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 8 ][ 9 ][ 10 ][ 11 ]组成 胚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收水分。同时甲图的[ 4 ] 子叶 或乙图的[ 7 ] 胚乳 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相应结构利用。
22.(6分)“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理解此诗的意境,需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如图甲是黄豆种子的结构图,图乙是黄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图丙是黄豆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丁是豆荚和黄豆的形成图。请据图回答。
(1)萁即豆茎,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茎和豆子(图丁中的F)分别由图甲[ ④ ] 胚芽 和图丙[ D ] 胚珠 发育而成的。
(2)汁即豆汁,富含丰富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 ⑤ ] 子叶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有机物,我们常吃的黄豆芽主要部分指图乙的[ c ] 胚轴 。
(3)雌蕊和雄蕊是黄豆花的主要部分,其中雌蕊由图丙中的[ A ] 柱头 、[ B ] 花柱 和[C]子房组成。
23.(10分)在“观察植物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的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 根毛 。
(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根尖由根冠、 分生区 、 伸长区 、成熟区四部分组成。
(3)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 成熟区 。
(4)移栽幼苗,为什么带土移栽容易成活? 保护幼根,以便移栽后很快成活,及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24.(12分)如图是菜豆生长发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菜豆种子由① 种皮 包被,菜豆属于 双子叶 植物。
(2)图2中根吸收来的水通过 导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⑥。
(3)图3中⑦内的花粉飘落到柱头上萌发生出 花粉管 ,精子由该结构进入子房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图1中的 ②③④⑤ (填标号);完成受精后⑨将发育成 种子 (填名称)。
25.(10分)如图是叶芽的结构(纵切)、植物发育过程中的枝条形态图(局部)、枝条上叶的部分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 芽轴 。
(2)图中枝条的⑤中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 导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被子植物的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开花,⑥可以是 花芽 或混合芽。
(3)图中⑦是构成气孔的 保卫 (选填“叶肉”或“保卫”)细胞,气孔是植物 蒸腾 作用的门户。
26.(7分)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如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等农业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了农耕时代。技术的发明需要依据科学原理,虽然人类社会早期的农业技术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它们却是成千上万年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找出这些农业技术对应的生物学原理。
(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一定的水分 。
(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犁的发明和使用使种子在萌发时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 空气 。
(3)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主要有利于农作物获得更多的 光照 。
(4)清除田间杂草,是因为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有 竞争 关系。
(5)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 无机盐__。
(6)以上使用的技术中,能够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 (3)(4) (填题目序号);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有 (2) (填题目序号)。
27.(6分)从你得知的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析回答:
(1)东北地区属于夏季温暖、冬季严寒的地区,属于 针叶林 型;新疆有些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植物种类贫乏,属于 草原 型。
(2)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但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相比,仍然是一个森林覆盖率和人均 森林面积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 1/4 。
(3)我国也是草地资源大国,但由于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4)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