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课件ppt
展开1344 年夏天,元朝统治下的淮河流域接连遭受旱灾和瘟疫。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佃农九口之家,半个月内相继病死 四人。家中的小儿子、年仅 17 岁的朱重八为饥饿所迫,削发为僧,出外游方乞讨。后来,他有了新的名字朱元璋,并且因缘际会,成长为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君主。左图为位于安徽凤阳南的明皇陵,是朱元璋登基后为死于瘟疫的父母修建的陵墓。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2)1368年:朱元璋称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不管是官方记载还是人物画像都对老祖宗的相貌进行人为改变,这些都不是为了丑化老朱,反而是强调人家有一脸的帝王相!您别看人家长得丑,这是说明人家生来就是当皇帝的,你个老百姓就老老实实的听话呗!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目的:明太祖为加强皇权。
胡惟庸担任丞相整整七年时间,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根深蒂固,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②过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③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课堂探究】宰相制度因何被废?
(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前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阅读上述材料,体会明太祖与黄宗羲两人对废宰相做法的不同理解。你认为明太祖所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充分吗?黄宗羲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废宰相之举的?
发展: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权(严嵩)
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结论: 内阁首辅≠宰相 内阁制≠宰相制
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对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时间:15世纪前期(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3)概况: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评价:①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极方面: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郑和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八年时间,曾经留下大量珍贵而繁复的档案文献资料。然而,这些档案资料,竟然在几十年后的明朝档案库中不翼而飞,并且从发现档案丢失的那一刻开始,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五百多年,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依然石沉大海、不见踪影。
2、戚继光抗倭(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从明代“倭寇”侵扰范围图可以看出,所谓“倭寇”侵扰的地区,范围极广,且深入内地。更公允地说,明朝倭寇尤其是嘉靖时期的倭寇,乃是一场由残暴海禁而激起的中国沿海激烈民变和巨大动乱,而不是一场“外敌入侵”的战争。
(2)过程: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3)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明朝与蒙古的关系(1)战:明朝重修长城;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2)和: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明朝与西藏的关系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2)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1)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2)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明思宗朱由检
【历史趣闻】明朝的十六位奇葩皇帝
◎注:以上内容均为基于史实编纂,只为博君一笑。
《大明会奏》是明朝的行政法典,这段上奏提出了什么主张?
查找并阅读一两篇明清八股文,初步了解它的特点。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
郑和下西洋:概况、影响东南沿海的“倭乱”:起因、结果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
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蒙古、藏族、东北满洲崛起明清易代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完美版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时间轴,明朝的建立,一明朝建立,独立思考,二制度变化,合作探究一,变化二设立内阁,“批红”,变化三重用宦官,文书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宦官专权,郑和下西洋,倭寇的侵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明朝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评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旧版教材明太祖像,新版教材明太祖像,修图前vs修图后,中书省,废相设内阁,内阁执掌票拟权,朱元璋,黄宗羲,宦官专权,奏章的中转站参与机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