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溧阳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2022.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1.5分,共21分)
1. 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 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超声波击碎结石时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鼓声“响彻云霄”,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D错误。
故选B。
2. 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 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真空不能传声,哨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振幅变大,哨音的响度变大,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了哨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3. 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碳粉属于固态,碳蒸气属于气态,据此判断物态变化类型。
【详解】黑色碳粉为固体,激光照射时,碳粉吸热直接变为气态的碳蒸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则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熔化现象
B.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的过程会放热是汽化现象
C. 蒸锅上方的“白气”形成过程要吸热是液化现象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的过程要吸热,是熔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熔化吸热,故A正确;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错误;
C.蒸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错误;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正确。
故选A。
5. 下列四种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C. 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 绿树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光反射现象,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绿树成荫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的光偏折程度最大
B. AB范围以外没有光
C. 将照相底片放在B处的下方,底片不会感光
D. 将温度计放到A处的上方,会看到示数上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处的光偏折程度最小,B处的光偏折程度最大,故A错误;
B.A的外侧是红外线,B的外侧是紫外线,故B错误;
C.B处的外侧是紫外线,由于紫外线会使底片感光,因此将底片放在B处的下方,底片会感光,故C错误;
D.A处的外侧是红外线,由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因此温度计放在A处的上方示数会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7. 在探究红外线是否具有与可见光相同的传播规律时,小明利用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和电视机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用烟雾显示红外线传播路径,探究红外线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B. 用遥控器隔着透明玻璃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物体
C. 用遥控器隔着纸板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不透明物体
D. 用平面镜反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到电视机上,探究平面镜能否反射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是看不见的,用烟雾不能显示红外线传播路径,不能探究红外线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要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物体,遥控器前遮挡一块透明玻璃,如果能遥控电视机,说明红外线能通过玻璃,故B不符合题意;
C.要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不透明物体,遥控器前遮挡一个不透明物体,如果能遥控电视机,说明红外线能通过不透明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要探究平面镜能否反射红外线,用平面镜反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到电视机上,如果能遥控电视机,说明平面镜能反射红外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所示,2020年4月8日夜晚,人们看到夜空中月亮慢慢升起,该过程中月亮在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 )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人们看到夜空中月亮慢慢升起,该过程中月亮在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湖面对称且大小一致,始终不变。
故选C。
10. 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 3m B. 3dm C. 3cm D. 3m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人指甲长度约1cm,所以百山祖角蟾体长约3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 )
A. 地面 B. 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
C. 天空中的云朵 D. 站在地面的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以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B.以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小明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的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光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 B. 乙为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
C. 甲为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 D. 乙为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说明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故AC错误;
BD.图乙中间出现亮斑,说明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3. 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照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 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学生和手到镜头的距离一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照时将物体置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由图可知,手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像比学生的像大,所以手比学生离镜头更近,故D错误。
故选C。
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或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的速度最小 B. 丙车运动得最快
C. 经过4s,丙车前进了4m D. 只有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甲、乙、丙三辆小车运动速度分别为
可知乙车的速度最小,甲车运动得最快,故A正确、B错误;
C.经过4s,丙车前进的路程为
故C错误;
D.由运动图象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5. 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一座山崖鸣笛,2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330m。则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 10m/s B. 100m/s C. 35m/s D. 350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2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与作图(每空1分,作图题每题2分。共32分)
16. 为了测量溧阳到某市的高铁路线的长度,某同学在地图上用一段细棉线与这段铁路线重合,然后展开成AB线段(如图所示),AB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__cm。做此实验应选用弹性________(好/差)的细棉线。已知实际尺寸是地图尺寸的107倍,那么溧阳到该市的高铁里程为__________km。
【答案】 ①. 3.70 ②. 差 ③. 370
【解析】
【详解】[1]如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即1mm,AB线段的一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相齐,则其长度为3.70cm。
[2]做此实验应选用弹性差的细棉线,以尽量固定住线段的长度,若线段弹性好,则不同的人不同测量次数用力不同,线段长度都会有所不同。
[3]已知实际尺寸是地图尺寸的107倍,那么溧阳到该市的高铁里程为
17.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产生的。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是指声音的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是指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动 ②. 响度 ③. 音调
【解析】
【详解】[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2][3]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同,即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是指声音的强弱即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
18.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波形,从图形可知__________(甲/乙)响度大、__________(甲/乙)频率高;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_____能够传声。
【答案】 ①. 乙 ②. 乙 ③. 空气 ④. 水(或液体)
【解析】
【详解】[1][2]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乙振动幅度大且振动频率高,即响度更大、音调更高。
[3][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生活中最常见的传播介质是空气,如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的;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水能够传声。
19. 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___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答案】 ①. 反射 ②. 红外线 ③. 低 ④. 体温计
【解析】
【详解】(1)[1][2]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3][4]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0. 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方案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方案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_________(方案一/方案二)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______现象。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利于碘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热。
【答案】 ①. 方案一 ②. 熔化 ③. 凝华 ④. 放
【解析】
【详解】[1][2]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如果用酒精灯加热,碘会发生熔化现象,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用热水加热是为了防止碘发生熔化,能够更好的使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3][4]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便于碘受冷放热凝华成碘颗粒。
21. 如图所示,一条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可以在___________(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该面镜最好是___________镜。
【答案】 ①. B ②. 凸面镜
【解析】
【详解】[1]在转弯的地方B处安装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看清BC路段的情况。
[2]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22. 如图所示,激光通过平面镜反射打到墙壁上。为了射中图中目标,可进行如下操作:
(1)保持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向__________(左/右)平行移动。
(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__________(左/上/下)平行移动,或者__________(顺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
【答案】 ①. 右 ②. 上 ③. 顺
【解析】
【详解】(1)[1]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点,如果保持平画镜不动,可将激光笔水平向右移动;如图
(2)[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壁上的A点,如图
[3]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入射点不变,入射角变小,反射角变小,光线上移,正好射中图中的目标,如图
23. 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白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将凸透镜和白纸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经透镜在白纸上形成圆形光斑。移动白纸到距透镜10cm时,光斑恰好与圆重合,如图所示。
(1)该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会聚/发散)作用,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继续将白纸向透镜方向移动4cm时,白纸上的光再次与圆重合,此过程中光斑先变________(大/小)后变__________(大/小)。
(3)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答案】 ①. 会聚 ②. 光斑小于透镜大小 ③. 小 ④. 大 ⑤. 8
【解析】
【详解】(1)[1][2]太阳光经透镜在白纸上形成圆形光斑,由于光斑小于透镜大小,光线被聚集后强度增强,该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3][4]移动白纸到距透镜10cm时,光斑恰好与圆重合,当将白纸靠近凸透镜时,光斑会变小,直至成为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的位置即为焦点的位置;然后继续移动白纸,光斑会变大,此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
(3)[5]由于继续将白纸向透镜方向移动4cm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这表明最小最亮的光斑在这4cm的中间,即2cm处,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cm-2cm=8cm
24.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我们应具备的安全意识。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眼睛观察到的池底A'点在池底A点的正上方,连接眼睛与A'点和水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 A'点是A点的像,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眼。 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所示
25. 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右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
【解析】
【详解】延长线过右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三、解答与探究题(共38分。第26题6,第27题5分,第28题9分,第29题9分,第30题9分)计算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得分
26. 某一时期,扬州开往黄山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车从扬州到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保留1位小 数)?
(2)假如列车以90km/h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0m,列车车身长19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时间是多少秒?
站名 | 扬州 | 南京 | 黄山 |
到达时刻 |
| 18:50 | 22:00 |
发车时刻 | 17:30 | 19:00 |
|
路程/km | 0 | 100 | 486 |
【答案】(1)75km/h,20.8s;(2)278.4s
【解析】
【详解】解:(1)扬州到南京历时
由速度公式可知
(2)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经过的路程为
列车的速度
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时间为
答:(1)列车从扬州到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为75km/h,合20.8m/s;
(2)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时间是278.4s。
27.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 0.5 |
C | 钢 | 40 | 0.5 |
D | 尼龙丝 | 3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
【答案】 ①. C ②. E ③. D ④. E ⑤. 20cm
【解析】
【详解】(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C、E;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D、E;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
28. 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__(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______________(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3)小华对上述结论有怀疑,认为在硬纸板的前方也可能有反射光线。小明想通过显示光传播路径的方法来探究。以下两种操作中更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
(4)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光学知识;
(5)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反射/折射)形成的;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______________(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
【答案】 ①. 粗糙 ②. 漫反射 ③. 上部 ④.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⑤. B ⑥. 光沿直线传播 ⑦. 反射 ⑧. 未点燃 ⑨. 等效替代
【解析】
【详解】(1)[1][2]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3][4]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下部能看到反射光,而右侧硬纸板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5] 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会阻挡光的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发生漫反射,可显示光传播路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6]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光学知识。
(5)[7]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形成的。
[8][9]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本实验中,若是点燃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则玻璃板后面较亮,不易分辨蜡烛A的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影响实验效果,故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9. 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三个实验探究物态变化中的规律:
(1)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水量和初始温度都不同的水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
①水的沸点为________℃,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个大气压。
②________(a/b)水量要大(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
(2)探究液化现象:如图丙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有水的容器B内。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容器B内应该装________(冷/热)水;观察到温度计示数_____(升高/降低),说明液化放热。
(3)探究冰的熔化现象:如图丁所示,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实验所用加热方式叫________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除了记录时间、温度外,还须记录___________。
【答案】 ①. 98 ②. 低于 ③. a ④. 冷 ⑤. 升高 ⑥. -6 ⑦. 水浴 ⑧. 使冰受热更均匀 ⑨. 试管内物质的状态
【解析】
【详解】(1)①[1][2]如图乙所知,加热到98℃后水的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水的沸点为98℃,故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3]a的初温高,b的初温低,若质量相同,则a加热至沸腾的时间短,现在a、b加热至沸腾的时间相同,故a的质量大。
(2)[4][5]为了使液化实验现象明显,容器B内应该装冷水,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时放出热量,故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3)[6][7][8][9]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从零刻度开始读,从0℃向下读,故读数-6℃;将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对烧杯加热,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使冰受热均匀;由于是研究冰熔化的实验,故不仅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还需要记录物质的状态,观察什么时候开始熔化,什么时候熔化结束。
3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序号 | 物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质(正倒、放缩、虚实) | 像的大小 |
1 | 42 | 13 | 倒立、缩小、实像 |
逐 渐 变 大 |
2 | 32 | 14.5 | ||
3 | 22 | 18.5 | ||
4 |
|
| 倒立、等大、实像 | |
5 | 19 | 21 | 倒立、放大、实像 | |
6 | 17 | 24.5 | ||
7 | 15 | 30 |
(1)将实验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乙),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点燃/不点燃)蜡烛。使物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
(3)保持图甲中透镜位置不变,改变物距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现象如表格所示。
①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如图丙所示,为了判断像是否最清晰,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在进行第4次实验时,应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__________cm刻度处。
③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37.0cm刻度处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cm刻度处,才能成清晰的像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原理与此相同,此时给凸透镜戴上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则此眼镜是用来矫正________(近/远)视眼的。
(4)为了探究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现象,小明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丁)。小明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__(实/虚)像。
【答案】 ①. 10.0 ②. 点燃 ③. 主光轴 ④. 将光屏左右小范围内移动,进行观察比较(讲到左右移动光屏就给分) ⑤. 30.0(或30) ⑥. 92.0(或92) ⑦. 投影仪 ⑧. 远 ⑨. 实
【解析】
【详解】(1)[1]将实验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乙),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2][3]调整器材高度时,应点燃蜡烛,使物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使烛焰成像位于光屏中心位置,便于观察。
(3)[4][5]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如图丙所示,为了判断像是否最清晰,将光屏左右小范围内移动以改变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观察比较像变清晰或模糊;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进行第4次实验时,应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30.0cm刻度处,此时物距与像距均为20.0cm。
[6][7][8]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37.0cm刻度处时,此时物距为
50.0cm-37.0cm=13.0cm
根据光的可逆性,像距为42.0cm,则光屏应放在
50.0cm+42.0cm=92.0cm
刻度处,才能成清晰的像,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与此相同,此时给凸透镜戴上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说明光提前会聚了,是凸透镜,则此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远视眼是由于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后面成像,需要使用凸透镜使光提前会聚。
(4)[9]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满足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小明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实像。
15,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5,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21分),下列描述,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八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八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