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讲评课件
展开【考点:考查材料与观点的关系】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有何不同。(4分)
【答案】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论证“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进而为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奠定基础;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为了论证世界上的原生文明都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考点:理清材料与题干之间的关联】5“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①每一种文明,都与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呈现自己的独特价值;②探源文明的过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③每一种文明都有存在价值,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评分细则】每条2分,任答两条即可。如主体表述错误,则扣1分
【考点:人称作用】8.小说前后分别使用“李响”和“爷爷”两个不同的称呼,其中蕴涵着“我”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分析】抓住两个称呼之间的不同。采用“李响”第三人称来讲故事,刻意拉开与“我”这一叙述者之间的关系,使小说叙事更为客观,“我”的态度是中立的、冷静的;而尾段“我”称呼“爷爷”,使情节出现陡转,也使读者一下子明白了前文冷静叙事背后隐藏的感人至深的真相,距离感消失,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奋斗、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读者。称呼转换背后蕴涵着作者情感态度的转变。
【答案】①采用李响称呼,使其成为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我”客观冷静的态度。②使用爷爷称谓,拉近距离,增强亲近感,既是对爷爷的怀念,也是对老一代革命者的崇敬。③称呼的转换, 蕴含着“我”由不关心到仰慕的情感变化。
9.【考点:构思主题】本文荣获“南泥湾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请结合文本从构思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小说获奖原因。(6分)
【答案】构思:①小说采用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手法 , 讲述李响的故事,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②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将李响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精巧,叙事集中。主题:①塑造李响等老一代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献身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②赞美了新一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担当。
【考点:翻译句子】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4分)译文:攻打楚国并占有它的土地,转移了祸患还能使秦王高兴,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私”“说”、句式,句意各1分)【评分】“私”“说”各1分,“私”译为私吞、私占、占有、成为私有、归为己有都可以;“说”译为让(使)……开心、取悦、讨好都可以,翻译为说服、劝说、游说不得分;句式1分,“计无便于此者”句式为定语后置,译为“没有比这更好(便利、有利、适合、方便)的计策了”
13.(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4分)译文: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重点字:“度”“义”“是”1.“度”翻译为计划、制度、法度等均可得1分2.“度义”两个词合起来理解,翻译为考虑合宜、考虑合适、考虑合乎道义等均可得1分3.句意得1分
【考点:概括内容要点】14.张仪采用什么策略来游说汉王?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用军事力量威胁韩王,让韩国不敢武力抗秦;用言语离间韩楚,说秦国的敌人是出国,不是韩国;用利益诱惑韩王,许诺侍奉秦国能够免除祸患获得好处。(每条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李频① 五月倾朝谒紫宸②,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③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④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注】①李频∶晚唐诗人,此诗作于其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困苦。②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③含香∶指侍奉君王。④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二句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B. 三、四句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C. 第七句陈述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报答相公的恩情,以此表达诗人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D. 虽然诗人同为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截然不同的。
16.本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1)勇挑重担,为国分忧。面对建州的混乱局面,诗人主动请求外放,平乱治民。(2)依法治政,实行法治。诗人依法断案,体现法治思想。(3)劝农生产,发展农业。诗人鼓励百姓积极开展农业生产。(4)爱民如己,心系百姓。诗人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自己一样。(每点2分,任答三条满分)
【评分】观点1分,分析1分。第(1)条旨在对注释①的解读。意思对,给2分。第(2)条旨在对第5句的解读,由“折狱”提炼出关键词“用法、依法”治政等。意思对,给2分。第(3)条旨对第6句的解读,由“劝农”提炼出“劝课农桑、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鼓励农耕”等。意思对给2分。第(4)条是对最后两句的解读,由“只养生灵似养身”提炼出“惜民、重民、爱民如己、关心百姓、心系百姓”等。意思对给2分。回答为“休养生息”“清正廉洁”“壮志难酬”“不同流合污”等的不得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写词人头发稀疏、衣衫单薄,泛舟于浩渺的洞庭湖,尽显超脱世俗的气概。(2)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写出了君主用严酷的刑罚和威风怒气震慑百姓造成的后果,以此来劝谏唐太宗“竭诚以待下”。(3)唐宋诗词中惯用意象表情达意,“虎”这一意象就常被用来表现场面盛大或气势轩昂,如“ , ”。【答案】(1)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2)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3)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每句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__①__。环顾周围,曾__②__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__③__,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__④__,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考点: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考点:病句】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B.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C.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D.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18. 【答案】依依不舍 郁郁葱葱 绚烂多彩 周而复始19.D
【考点:句式整散】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
【答案】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你可踩在松软的泥土里,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4分,句序1分,整句格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一顿饱餐之后,___①___。这一众所周知的生活体验,究竟是怎样引起的一个常见的解释∶人吃完饭后,肠胃功能活动显著加强,血流量随之增加;相应的,大脑中的血流量开始减少,继而供氧量下降,所以会产生困倦的感觉。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甚至有研究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不仅没减少,___②___。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餐后犯困呢餐后犯困和促食欲素的水平有关系。促食欲素也叫下丘脑泌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进食能够引起身体血糖的升高,进而抑制促食欲素的分泌。而促食欲素含量降低就会导致人体困倦,让人缺少“精气神”。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胰岛素和犯困也密切相关。一般认为,___③___,但是可以通过影响血糖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上升,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还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使人体中的色氨酸含量增多,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大脑产生睡意。
21.词语的意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肩负着时代重任。B.踏上新征程,跑出加速度。C.打上井冈山,重走红色路。D.移除绊脚石,奔向新时代。
【答案】21C(A、D比喻义 C基本义)
【考点:补写句子】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案】①“大脑会不同程度地犯困”;②“反而还会增加”;③“胰岛素对睡眠没有直接作用”。
【分析】第一处,首先关注到前后文语句“一顿饱餐之后”与“众所周知的生活体验”,那么此处应该是填饱餐之后的某种体验,再根据下文“大脑中的血流量开始减少,继而供氧量下降,所以会产生困倦的感觉”,不难推出,此处填写应该包含两个关键点,即“大脑”“犯困”。第二处,应该关注到空缺处前一句的信息“饭后大脑的血流量不仅没减少”,后文接着对大脑犯困的真正原因进行探究,可以推出,此处填写的研究结论与前文提出的“血流量减少”论断相矛盾,因此,应该填出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反而”,与前文形成转折关系的语句是“反而还会增加”。第三处,首先看到空缺处所在段落重点讨论的是“科学家们还发现胰岛素和犯困也密切相关”的问题。再看空缺处后文“但是可以通过影响血糖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可以推出,此处应与后文结论形成转折,因此应该填出“胰岛素对睡眠没有直接作用”。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并且很稳。蹄疾步稳方能行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蹄疾”却“步不稳”,为了尽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步虽稳”但“跑得慢”,亦步亦趋、拖沓滞后,最终错失良机。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清题干分析材料构成:三句话。分析句间关系:第①句,解释“蹄疾步稳”含义。既提供了该词的本义,也提供了该词的引申义,在释词的同时凸显了“快而稳”这一核心概念。第②句,阐述“蹄疾步稳”的作用。“蹄疾步稳”是“行远”的条件与前提,马要“行远”就要做到“蹄疾步稳”。第③句,是对第二句的转折阐述,点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两种问题,一是“快而不稳”导致事与愿违,材料揭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的心态;二是“稳而不快”导致错失良机,点出“求稳”心态的实质是缺少创新、领先的意识与担当。
明确观点:材料主方向,提倡“快而稳”,力避“快而不稳”与“稳而不快”。要实现“行远”的目标,就要“快而稳”,“快而不稳”与“稳而不快”都妨碍目标实现。写作时要立定快而稳,批驳“贪快”“求稳”两种错误心态,驳立结合。启示意义:将问题具体化,结合现实或自身谈。如谈青少年成长、做事、为文、学习、读书等;也可以谈社会问题,如社会发展、改革、防疫等。总之,要将论述放到实处。
参考立意:蹄疾步稳,方能行远快稳结合,成就人生理想蹄疾更要步稳,切忌贪快不稳
范文赏析蹄疾以迅,行稳致远 心中有志蹄自疾,志存高远行需稳。正处于青春勃发、昂扬向上的年纪,青年人如健壮的骏马,满腔热血,一身孤勇,急欲到广阔的草原上纵横驰骋,一展英姿,成为千里良驹。然而成功成才之路并非易事,需蹄疾以迅驰,亦需行稳以致远。 欲成大才,胸中自有丘壑,梦想自在远方,无需他人扬鞭,自会奋发有为,不甘人后。我们也应清楚,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常常适得其反。能走多远,不仅在于走多快,还在于走得稳不稳。
身在井隅,心有星光;眼中有诗,自在远方。外卖小哥雷海为凭借对诗歌的痴迷,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夺得诗词大会总冠军,也迎来了人生命运的转变;失聪女孩江梦南不屈于命运的嘲弄,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最终迈入中国最高学府读博,打动无数国人。他们不坠青云之志,不受困顿所扰,不因造化弄人而去走一条亦步亦趋的路,而去躺平摆烂任由命运摆布,真可谓是生活的强者,我辈的楷模。我们又有何资格不去奋手一搏呢?
隐姓埋名,为国铸剑;一朝亮相,天下皆惊。中国军工从一穷二白走来,遭受了多少冷眼与嘲笑,每一步都走得艰辛坎坷,但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一项项计划逐步开展,一个个成果逐步展示。铁翼飞旋,响彻云霄,仰望晴空,“20家族”战机在空中写下浪漫的篇章。当世人惊羡于我们的国之利剑已如此辉煌之时,绝不应忽视我们过去几十年稳健有力的奔跑。攻克了多少科研难关,突破了多少技术封锁,才有了如今的利剑如龙,刺破长空。若没有疾驰追赶,又怎能后来者居上?若没有稳健的心态,又如何走过这漫漫岁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有的青年人受惑于“出名要趁早”,过度担心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到来,为求一时之名,献身网红经济,把专业书籍束之高阁,将学业科研弃之一旁,精心于皮囊,醉心于流量,偶有幸运儿能掀起一时风浪,最终却都落得个腹内空空的结果。更有甚者,弄虚作假,伪造学历,硬凹人设,花重金,请枪手,一时风光无两,他朝被人戳穿,跌落神坛,贻笑大方。如此种种,不过是现代版的“仲永”“画皮”罢了。 总是梦想一飞冲天,总是妄图寻得捷径,短时间内看似乎是迅猛疾驰,实质上却是误入歧途,浮在空中的名利暗中早就打好了价码。于身于家于国,都是梦中幻影,有何益处?
2023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制作理念,讲练评目标,现代文阅读Ⅰ,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讲评课件: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讲评课件,文件包含期中试卷docx、高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文件包含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评讲第一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九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二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五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四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六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八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三课时pptx、《济宁一模评讲》第七课时pptx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