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下列选项中哪项特征是日本血吸虫具有的?( )
A. 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
C. 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D.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 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防止水分散失这种功能( )
A. 沙蚕的疣足 B. 蜥蜴的鳞片 C. 乌龟的龟甲 D. 蝗虫的外骨骼
- 根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找出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选项( )
A. 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B. 家鸽的气囊可储存空气,是家鸽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C.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鲫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 狗的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 如图甲表示伸肘的动作,图乙表示直臂提水的动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B. 图乙所表示的动作中,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 完成运动并不是只靠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D. 图甲中,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
- 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这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如图为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菌菌落较小,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B. 细菌菌落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 真菌菌落往往成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 细菌菌落颜色多样,真菌菌落颜色单一
- 破伤风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当伤口暴露于外时,破伤风杆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当伤口深,坏组织多,隔绝空气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这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
A. 有机物 B. 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氧气
-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真菌的组是( )
A. 酵母菌、醋酸菌 B. 木耳、大肠杆菌 C. 金针菇、葡萄球菌 D. 青霉、牛肝菌
-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 病毒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C.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中,建立濒危动物的繁育中心和将抓捕珍稀动物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分别属于( )
A. 在生物所在地划分区域保护、法制管理 B. 将生物迁出原地进行保护、法制管理
C. 法制管理、在生物所在地划分区域保护 D. 法制管理、将生物迁出原地进行保护
- 金蝉花属虫生性药用真菌,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草药。它的形成过程是:当秋季来临,蝉钻入土中,逐渐变成蝉蛹,在羽化前被蝉拟青霉菌寄生,当生活条件适宜时,就开始萌发成菌丝体,吸收虫体的营养,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有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转化为有性阶段,渐渐从顶端“开花”分枝,故而得名蝉花。其结构主要是由菌核、孢梗束和蝉花三部分组成的(如图所示)。
(1)蝉属于 ______动物,从金蝉花的形成过程可以知道,金蝉花“菌核”为蝉的幼虫,当金蝉花形成后,最终蝉的虫体仅剩下体表外部坚韧的 ______。
(2)金蝉花的“孢梗束”是由蝉拟青霉菌的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因蝉拟青霉菌的细胞里含有 ______结构,所以蝉拟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但蝉拟青霉菌的细胞内却没有 ______结构,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金蝉花的“蝉花”实则为蝉拟青霉菌的 ______,它们成熟以后,便可以飘散到各处,当遇到适宜的环境时,都能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 加拿大一枝黄花(如图),属于多年生植物。1935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中国,由于它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
(1)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一枝黄花属。根据这些信息,可大致判断它属于上图中的 ______类植物(填写上图中的英文字母)。
(2)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学名为SolidagocanadensisL,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中,canadensis属于 ______部分。
(3)当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到某一区域时,由于它的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都很强,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这一区域很快便仅有加拿大一枝黄花这单一物种在生长,这将对这一区域 ______的多样性和 ______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最终也会影响这一区域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
(4)“生物入侵”仅仅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请列举一项:______。 - 请根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完成下列任务。
(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______、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 ______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能导致人患上各种各样疾病的细菌,是营 ______生活的,它们能够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能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3)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地衣就是 ______与 ______共生在一起形成的,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 - 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选取处于饥饿状态、生长状况相似且良好的三只小白鼠A、B、C分别多次走同一个迷宫(如图),在相同的环境下,测得找到食物的次数及时间如表中所示。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A | 5分47秒 | 4分43秒 | 2分11秒 |
B | 6分27秒 | 5分13秒 | 2分43秒 |
C | 6分01秒 | 4分22秒 | 1分52秒 |
(1)上述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为 ______法和实验法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从行为获得途径上分析,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建立在 ______因素的基础上的,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______而获得的。
(3)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虽然不同,但时间变化的规律却相同,即获取食物的时间逐渐 ______,说明此类行为可以通过多次训练得到 ______(填“强化”或“弱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A、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错误。
B、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正确。
C、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属于线形动物的特征。错误。
D、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的特征。错误。
故选:B。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A、沙蚕靠疣足辅助运动,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靠疣足辅助运动的,疣足不具有防止水分散失这种功能;BCD、蜥蜴的鳞片、乌龟的龟甲、蝗虫的外骨骼,能保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故选:A。
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陆生动物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生的结构特点。
3.【答案】B
【解析】解:A、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A正确。
B、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因此家鸽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B错误。
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有利于水中生活,C正确。
D、狗体表被毛,增强了保温能力,D正确。
故选: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4.【答案】B
【解析】解: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A正确。
B、图乙所示提重物动作,提重物时,①②均处于收缩状态,B错误。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图甲中,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之为骨骼肌,D正确。
故选:B。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甲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5.【答案】D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装入足上的花粉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帮助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搬家和迁移。
故选:D。
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属于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答案】D
【解析】解:A、细菌菌落较小,真菌落较大,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A正确。
B、细菌菌落的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B正确。
C、真菌菌落形状呈现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C正确。
D、细菌的菌落多为白色,真菌菌落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D错误。
故选:D。
(1)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单个或少数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2)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3)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7.【答案】D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的方式叫自养,如绿色植物。破伤风杆菌也经常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不致病。当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表明破伤风杆菌是厌氧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才会大量繁殖。因此破伤风杆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结构、营养特点和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的生活方式.
8.【答案】D
【解析】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醋酸菌属于细菌。
B、木耳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
C、金针菇属于真菌,葡萄球菌属于细菌。
D、青霉、牛肝菌都属于真菌。
故选:D。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
9.【答案】B
【解析】解: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正确。
B、病毒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C正确。
D、病毒极其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个体微小,需用显微镜观察,病毒和细菌都很小,但病毒比细菌更小,只能用纳米表示大小,D正确。
故选:B。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繁殖。
10.【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异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偷猎者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等也可以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建立濒危动物的繁育中心和将抓捕珍稀动物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分别属于将生物迁出原地进行保护、法制管理。
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注意掌握。
11.【答案】节肢 外骨骼 细胞核 叶绿体 孢子
【解析】解:(1)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2)真核生物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蝉拟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它的细胞里含有细胞核。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绿色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故金蝉花的“蝉花”实则为蝉拟青霉菌的孢子。
故答案为:(1)节肢;外骨骼。
(2)细胞核;叶绿体。
(3)孢子。
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
熟记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12.【答案】B 种加词 生物种类 基因 栖息地被破坏、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解析】解:(1)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一枝黄花属,因此一枝黄花属于上图中的B双子叶类植物。
(2)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林奈提出的,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canadensis属于种加词部分。
(3)当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到某一区域时,将对这一区域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最终也会影响这一区域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
(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故答案为:
(1)B
(2)种加词
(3)生物种类;基因
(4)栖息地被破坏、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13.【答案】二氧化碳 物质 寄生 真菌 藻类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承担着分解者的角色,可以将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有些细菌和真菌利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寄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细菌和真菌多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如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的细菌,能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手癣、足癣、棉花枯萎病、小麦叶锈病等疾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3)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共真菌生活;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物质。
(2)寄生。
(3)真菌;藻类。
(1)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有的真菌是有害的,可以使植物、动物患病;有的真菌是有益的,如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
(3)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和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共生。
掌握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可解答。
14.【答案】观察 遗传 学习 减少 强化
【解析】解:(1)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
(2)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通过表中数据可知:三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说明通过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
(1)观察
(2)遗传;学习
(3)减少;强化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生物越高等,建立学习行为的时间越短。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