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散文阅读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
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姓名
毕飞宇
①突然来了一场大暴雨。
②这场暴雨是在半夜来临的,我正在酣眠。后来,电闪了,雷鸣了,再后来整个大地都被暴雨敲响,动静相当大。暴雨之夜并不安静,但是,也许有人会同意我的观点,暴雨的吵闹声反而有助于睡眠。
③一觉醒来,空气清冽,令人神清气爽。我们家门口的操场成了风景——那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地,因为一夜的暴雨,被冲刷得平平整整,仿佛等待书写的一张白纸。
④孩子有孩子的狂野,这狂野就是破坏。孩子见不得平平整整的雪地,也见不得平平整整的泥地。但凡有平整的雪地和泥地,孩子一定要让它们铺满自己的脚印。
⑤但这个上午,我对平平整整的泥地动了恻隐之心。我不想破坏它,相反,我要尽我所能地保护它。我没有在操场上留下我的脚印,没有让操场布满疤痕。
⑥大约在午后,骄阳把湿漉漉的操场烤干了。我光着脚,来到操场。操场是滚烫的、松软的,当我踩在上面时,会留下我的脚印,但是,泥土没有被翻起来,操场上依然没有疤。
⑦我想在操场上写字,这个念头在刹那之间就产生了。几乎就在同时,我决定了,写我父亲的名字。
⑧父亲的名字向来是一个忌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使用父亲的名字。我还要强调一点,我害怕我的父亲——因为忌讳,因为害怕,我决定写父亲的名字。
⑨我找来一把大锹。现在,这把大锹就是我的笔。
⑩我目测了一下,把操场分成两半:上半部分,我要写一个扁扁的“毕”下半部分,我则要写一个扁扁的“明”。
⑪在开始书写之后,我意识到,操场的实际面积要比我估计的大得多。我提着锹,用尽全力,几乎在奔跑。有好几次,因为提大锹的角度有问题,我跌倒了。但是,跌倒了又怎么样呢?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忌讳的挑衅,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恐惧的挑衅。我心花怒放啊。
⑫我要说的是,我最终完成了我的杰作。“毕明”那两个字被我用大锹“写”在了雨后的操场上。我气喘吁吁,巨大的操场被我刻成了父亲的私章。操场坑坑洼洼,我则心花怒放。
⑬父亲后来过来了,他看了我一眼。那一眼让我紧张万分。他还看了一眼操场,就站在自己的名字上。很奇怪,他没有认出自己的名字。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忙什么。他有些狐疑,因为他的儿子满身是汗。
⑭父亲到底也不知道我干了些什么——他都站上来了,他只要用心一点点,我所做的一切就全都暴露了。谢天谢地,我干了,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⑮但许多年之后,父亲给我讲苏东坡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坐在父亲的身边,突然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我的小心脏都拎起来了。我偷偷地笑了。这两句诗不用他讲,我比他还要懂——我曾经亲手把我的父亲送到“庐山”上去,他自己都没能认出“庐山”,还给我讲这句诗呢。
(选自毕飞宇的散文集《写在操场上的名字》)
1.第四段写到“孩子的狂野”,“孩子的狂野”在文中有哪些表现?请分条简要作答。
2.第⑪段和第⑫段的最后一句,都写“我”“心花怒放”,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3.第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那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地,因为一夜的暴雨,被冲刷得平平整整,仿佛等待书写的一张白纸。
4.文章还有一个标题是《写在操场上的名字》,你觉得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晓蕾同学邀请大家一起走进革命老区。
延安交响
刘成章
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②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
③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④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⑤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⑥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公里的辽阔,40余万的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⑦犹记得,古延安沟空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飞冲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⑧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⑨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⑩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寓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⑪此次回延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⑫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⑬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又面生。”
⑭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有删改)
5.延安新貌令人震撼,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延安新貌。
( )( )楼丛林立人民幸福( )
6.晓蕾觉得文中划线句写的不错,请从写法技巧的角度赏析。
犹记得,古延安沟空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飞冲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7.面对变化巨大的延安,作者借用贺敬之写过的唱词表达感触。作者“又面熟,又面生”分别是什么?
8.文章最后一段的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烟火里的疼爱
①那日回到家时,天色已晚,舟车劳顿的我很是萎靡,原意是想吃点水泡饭就得了,洗洗便睡。
②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了忙活。
③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她端来菜肉陷儿,拿出圆筛子,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灶台旁放着的花茶,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会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撕了一包泡了喝,我问母亲:“怎么没泡呢?”
④母亲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着头包饺子,“我喝不惯的,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白开水泡点饭不是很省事吗?”我有些不依不饶。
⑤母亲回答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我没有答话,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理所当然的疼爱,我是既心暖又心疼。
⑥我知道,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完成一日三餐。耗时间费精力的,如包饺子、烙饼这类,她是不愿意忙的。
⑦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的,从不怕麻烦。
⑧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了田里留的最老的南瓜,切开,去除掉黄澄澄的囊,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一遍拍着南瓜一边说道:“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我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传下来的。”听她得意的语气,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的是,做南瓜饼耗时费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小时。
⑨母亲愿意用整晩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做出来都会想,味道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会想到她,吃不到时也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念念不忘。
⑩我看着母亲用不锈钢的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每次刮只能刮下一点点,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艺术品。再把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葱,撒上盐,倒上豆油,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这里了。
⑪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搅拌在一起,粘稠稠的。“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这个中秋她不再是独自一人,应该会挺开心吧。
⑫我享受着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南瓜饼,锅里的南瓜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的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她的快乐。
⑬待第一锅的饼熟了出锅,母亲会放在窗边让风吹凉一会儿,然后用筷子夹一块让我张嘴尝。正如她常说的,“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
⑭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而清凉。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早就吃不下了。全部烙好后,母亲收拾碗筷,洗刷锅盆,这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了会隐隐疼着。
⑮我说:“吹吹吧,给你贴上创口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母亲憨憨笑着,说:“忙着做好吃的,一点都没觉得。你回来了高兴,一点儿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一并让回家的我感到心安。
⑯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其味。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
9.【梳理概括】“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时间
情节
刚到家的晚上
①
第二天晚上
②
10.【分析鉴赏】请对第⑩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这里了。
11.【分析探究】文章以“烟火里的疼爱”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中第⑬段中划线句“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的理解。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切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2.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图,请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3.“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1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1)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从描写方法角度)
(2)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从修辞手法角度)
15.“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极的初见
①“我先问你,去南极干啥?”往返三万公里的船票、机票全部订好,出发前好友张宇问我,想不到还是把我问住了。
②当我与酷爱摄影的好友们辗转到达被称为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登上前进号邮轮的第二天,答案就犹如眼前没有边际的海水一样,不可阻挡地涌入脑海。
③碧绿,鹅黄,褐色……没想到第一次登南极岛,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春天的画面。
④与想象中极地的万物肃杀相去甚远。那绿草、黄花簇拥成团,草看不到茎,花看不见叶,近前,才看清楚那大团的颜色都由细小组成,花瓣极小、草叶细长;成片的红色是附着在岩石上的苔藓,它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给岛屿泼洒出亮色。岛上树木种类非常单一,没有一棵枝干笔挺,都是朝一个方向倾斜,许多被吹倒在地,依然顺势生长,与草地相连,在极地顽强地绽放着美丽。
⑤这就是立夏时节极地的春天,人们累着厚厚的防寒服置身冷风包围的春色中。
⑥沿着探险队员的路标,我们看到了又一片蓬勃的生命。通向海滩的山坡上,无数企鹅在岩石上集聚,它们灵活中透出的笨拙萌到了我们。为了把食物送给正在孵蛋的伴侣,它们在岩石上跳上跳下,一不小心就失足滑落,可肥胖的身躯能够瞬间敏捷翻起,又摇摇摆摆地决然前行。在旁边草丛里筑窝的白头信天翁,有的半眯着眼儿,有的露出一只脚丫,有的把尖嘴探进翅膀,安静地趴窝。它们毫无戒备的样子,让一位摄影师朋友哭笑不得“我拍了一群瞎鸟,它们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⑦我却陷入了沉思。自然是什么,就是写在大地上的自由,万物适应和共享这个星球的馈赠,生灵之间没有高贵卑贱,只有按照自然法则生存。接下来的航程中,我看到了追逐冲锋艇浪花的成群白海豚、与游轮齐头并进的座头鲸……我不再惊异,只有贪婪地去欣赏,拼命地去记忆。
⑧在采访这次航行的船长时,我呈上了两个问题:“许多人到南极是为了通过探险成为英雄,如今你带领我们普通乘客来到这里,你认为我们此行的意义是什么?你的船长生涯里,得到的最高奖赏是什么?”船长用一句话回答了我的两个问题:“我的最高奖赏是许多乘客来信,告诉我,他们体验到了一种不可言状的美。”
⑨奥菜·约翰·安德里亚森船长出生在挪威一个航海世家,父亲当过船长,妻子和哥哥现在都在船长岗位上,“我有三个女儿,大女儿的理想是当船长,她正在学习和考试,准备将来和她的父亲一样。”对50次穿越号称死亡地带的德雷克海峡他面无惧色;他展示了自己腕上的一块金表,拥有50年航海经历的人,才能得到政府颁发的这一纪念品。
⑩南极特有的极昼现象,让24小时高悬的太阳发出不同的光芒,在海面,你会看到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反射出的奇异色彩,蔚蓝、橘红、深紫、金黄,那些不知漂浮了多少日子、从哪座雪山崩坍下来的千年造化,在海浪冲击下形成人工无法锻造的形状,随着冰层的厚薄显现不同的色彩。于是,儿时玩具万花筒中的景象在眼前放大,各种色彩与我们乘坐的冲锋舟溅起的浪花交相辉映,转瞬即逝。梦幻?童话?比梦幻真实,比童话美丽!
⑪离开冲锋舟,在冰天雪地中安扎帐篷。躺在夜空下,一种无边无际的安静席卷着我。仿佛世界上只利下了自己。
⑫想起这一路,真的让我体脸到了“不可名状的美”,那种感觉无法描述,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在旁边草丛里筑窝的白头翁信天,有的半眯着眼儿,有的露出一只脚丫,有的把尖嘴探进翅膀,安静地趴窝。(赏析句子)
(2)我不再惊异,只有贪婪地去欣赏,拼命地去记忆。(赏析加点词)
17.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我”南极行体验到的“不可名状的美”?请简要概括。
18.你如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简要阐述。
19.文章第⑨段为什么要详细写船长的家庭情况?请简要阐述。
六、阅读《门边有个位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20.从全文看,说说你对题目中的“位置”的理解?
21.读文章,需要推敲语句。文中划线句中都写了脸红,分别反映了师傅和“我”怎样的心理?
22.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师傅、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来提醒儿子。第①段中我让师傅穿拖鞋,就是委婉的提醒师傅脚有气味,这也为后文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B.文章对“我”进行了语言、神态等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细心、善解人意、善于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富有同情心。
C.⑧⑨段写老人的话从全文看属于侧面烘托,这交代了故事结局,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读完这篇文章,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七、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23.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②至⑦段的内容概括。
示例: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 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有何作用?
25.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26.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2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B.第⑧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追随母亲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
C.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D.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
风凝
①记忆中,总有一扇虚掩的柴门。
②柴门简陋,由零碎的木条钉成,推拉时“吱吱呀呀”,那是木头与木头摩擦发出的声音,像一首绵软的歌,将日子拉得悠远、漫长。
③清早,柴门内有淡淡的晨雾,有袅袅的炊烟,薄雾轻烟笼罩下的小院儿,诗意盎然,成了村庄最美的风景。是的,我喜欢这有人情味的烟与雾,它们让这闲居的日子充满了情趣。小院里的草木、菜蔬懒洋洋地向你招手:大葱、茄子、豆角,还有我最爱的小辣椒。当然,还有缠绵的牵牛花藤,和那上面一个个张开的摇曳生姿的小喇叭,都湮没在烟雾之中。
④牵牛花是最守时的。晨光微露,晓风乍起,初绽的花朵便吹起玲珑的小喇叭: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它吹薄了烟雾,吹醒了露珠,在叶间对着你巧笑嫣然。它的叶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一湾秋水,在晨风中荡起涟漪。那蜿蜒盘曲的藤蔓,又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通向幽谧的远方。藤条连着碧绿的叶,绿叶衬着斑斓的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和农村过大年时敲锣打鼓一样的热闹非凡。蝴蝶飞来,告诉你扬起的喇叭有多美;蜻蜓飞来,告诉你滚动的露水有多甜!
⑤最爱的,还是柴门内老梨树上的那一株牵牛花。远远望去,一支支小喇叭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上面,煞是好看!儿时顽皮,会央求奶奶为我编一个牵牛花环戴在头上,在院子里学那斑斓的蝶儿,翩翩起舞。长大之后,少有童心,也不忍摘取,只是静静地观赏。风起时,它无所畏惧,用藤蔓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雨坠时,它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样,它迎风斗雨,誓死不休。谁言草木无心?不过是草木心清,没有人心芜杂。我想,万物皆有灵,植物和植物的缠绕、和大地的拥抱,或许也有着前世今生无可言说的因缘。沉思间,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支小喇叭,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
⑥柴门内的“荆山”,是触及灵魂的温暖。每至初秋,爷爷总会把镰刀磨得锃亮,催促我们赶在晨露将干未干就出门,找一处离家近又长势旺的地儿。我总是将镰刀扛在肩头,大踏步地朝前走,那耀武扬威的劲儿,逗得奶奶那一脸的皱纹更深了。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我们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一下,又一下,荆条也是一片,又一片地倒下。累了就席地而坐,奶奶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随手指一两种药草让我认识,还会用荆条编一顶花环给我戴。那花环香香的,常常能引来美丽的花蝴蝶呢。我总觉得荆条的香,不在于它的花,它的香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⑦雨后就是另外一种美了,这种美是很接地气的,这样的日子,奶奶会和我一起采蘑菇、捡地瓜皮。松蘑、草蘑,常常簇拥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带篮子也不要紧,可以用草秆穿起来。地瓜皮嘛,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是类似于木耳的一种菌类。捡回去,一遍又一遍地用清水冲洗,在大铁锅内,加入油、盐、酱、醋,配上小葱、大酱,就是一盘不错的下饭菜了。
⑧几天下来,手磨出了薄茧,小腿也满是纵横交错的划痕。冲凉的时候可遭罪了,划过的每一道痕迹,都是又疼又痒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秋天将尽时,柴门之内便堆出一座荆山,我知道,这个冬天又可以趴热炕头上写寒假作业了。
⑨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榜首,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周而复始,柴草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柴草垛也就成为日子红火的一个标志。而荆条经灶膛燃烧,在屋顶腾起的袅袅炊烟,又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今想来,当年割荆条纯属为了生活的无奈之举,却因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⑩柴门乾坤大,柴门日月长。光阴在柴门小院里慢慢地溜走,那一道柴门也永远封存在记忆之中。但我深信:柴门内的旧时光,定将成为一辈子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第3期,有删减)
28.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难忘记忆中那一扇柴门的原因。
29.根据要求赏析文中划浪线的句子。
(1)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对加点的词进行赏析)
30.“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1.联系全文,分析短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孩子要破坏,一定要在平整的雪地和泥地上铺满脚印;②“我”决定在操场上写下“我”的忌讳和恐惧——父亲的名字;③“我”用尽全力、多次跌倒,在巨大操场上写下父亲的名字。 2.①原因:前一处是因为“我”敢于挑衅自己的忌讳和恐惧;后一处是因为最终完成了对平坦操场上的破坏,在上面写下了父亲的名字。
②作用:形成反复,强调了“我”极度得意、快乐的心情,表现了“我”的童真;两处都放在段末形成呼应。 3.①将暴雨后的“泥地”比作“白纸”,形象地写出了一夜暴雨将泥地变得光洁平整的样子;②“等待书写的白纸”,为下文“我”在泥地上写字的事作铺垫,与下文“这种大锹就是我的笔”的比喻形成巧妙的照应。 4.示例一:“父亲的姓名”更好。理由:①它强调了“父亲”,它与文章主要内容关系紧密:他的姓名是“我”的忌讳和恐惧;“我”在操场上写他的名字;他没认出自己的名字,多年后他讲诗时“我”的窃喜。②父亲的名字是“我”的忌讳和恐惧,可见儿子害怕父亲,却也想挑战父亲的权威。
示例二:“写在操场上的名字”更好。理由:①文章主要写的就是暴雨后操场很平整,“我”在操场上大写父亲姓名这件事的经过;②带有悬念,易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5. 青山绿水环境美好 新区隆起发展蓬勃 隧道连接交通顺畅 6.运用对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今昔对比,强调了延安变化之大与蓬勃发展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的歌颂与赞美。 7.面熟的是信天游、革命旧址、宝塔山、延河水依旧,面生的是今日延安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面熟的是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面生的是眼前的景象变化太大;面熟的是人们对延安情感依旧,面生的是这种情感融入新的时代;面熟的是延安精神一直都在,面生的是今日延安精神如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8.结构: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内容:深化了主旨。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延安在中国的地位,延安精神的巨大影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延安的变化之大以及延安在党的关怀下正在蓬勃发展,表现了作者的对延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赞美。
9.①平日里一日三餐都将就的母亲执意为“我”包饺子;②母亲为“我”烙南瓜饼。 1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没有被破坏的鸡蛋比做娃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看到此盆里的南瓜时那种幸福的感受,表达了我的幸福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1.文章以“烟火里的疼爱”为题,揭示了文章主要内容,烟火里指通过做饭来表达对孩子的疼爱,暗示(揭示)文章中心,歌颂和感恩母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无声无息”,是没有声音和信息,形容没有什么动静和声响的意思,文中指南瓜饼承载着母亲深邃无私的爱静静的融入我的生命中,不求回报。
12.①第二年春天;②新燕来 13.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好奇;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出望外;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14.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放下”“打开”“扛”“推开”一系列动词,准确、具体地描写了父亲临出门时专门为燕子留通道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对燕子回家的期待。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15.示例:文章中有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儿歌“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内容上多次出现“春天”、“燕子是念家的”,所以,我认为燕子有恋家、爱家、勤劳持家及春天使者等寓意。
16.(1)用了排比,句式整齐,表现了翁信天趴窝时状态(或突出南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2)贬词褒用,生动的表现了“我”欣赏白海豚和座头鲸时的情态。 17.(1)美丽的自然春色(南极植被)。(2)南极富有蓬勃生命力的动物。(3)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4)船长对航海事业的执着与坚持。(5)阳光下冰块反射出的梦幻般的色彩。(6)远离喧嚣的静谧之美。(意对即可) 18.(1)大自然的万物是自由的,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2)大自然的万物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自然万物。(意对即可) 19.(1)为了说明船长一家航海事业的传承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表现船长一家对航海事业的热爱。(2)表达了“我”对船长的敬佩,从人文方面体现南极之美。(意对即可)
20.饮水机摆放的位置,心里给别人留的位置。 21.师傅一是因为被孩子说脚臭感到尴尬脸红,二是因为这个“我”打孩子感到歉疚脸红。“我”脸红因为大爷当面的称赞感到不好意思,更因为做了一点小事就被师傅郑重记着并宣扬而感动。 22.A
23. (1)稍微大一点,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2)结了婚,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 (3)后来去谋生,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24.第二段中,引用罗隐的诗句,彰显文章底蕴,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也描绘出了古代女子刺绣的场景,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 25.“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26.“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27.B
28.①柴门里有村庄里最美的风景;②柴门里的“荆山”有着触及灵魂的温暖;③柴门里有爷爷奶奶陪伴成长的无限快乐。 29.(1)示例:运用排比,描绘了各色牵牛花的动人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牵牛花的绚丽多彩。
(2)“拽”“带”“握”“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挥舞镰刀割下荆条的过程,表现动作之娴熟。 30.示例:“我”读懂了牵牛花的美是使其拥有绚烂多彩的花朵,更是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迎风斗雨无所畏惧的意志。 31.内容上,写柴门将永远封存在“我”的记忆中,表达了“我”对柴门以及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美好时光的难忘,抒发了对美好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标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 散文阅读(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词句,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6:散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6散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16散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散文阅读讲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文件包含散文阅读讲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解析版docx、散文阅读讲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