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展开文言文对比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段文字,完成各题。
文段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取材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文段二: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①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②。“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③,悟衷散赏④。
(取材于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企水;口渴思饮。②春罗被径:春草覆盖着小路。③荡累颐物:消除疲劳,怡养性情。④悟衷散赏:心有所悟,自由欣赏。
1.请为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A.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B.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C.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D.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2.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3.“山水”在中国文人笔下颇有意蕴,两段文字通过描绘山水美景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文段二中哪两句礼赞了山水的作用?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仆去月①谢病②,还觅薜萝③。梅溪④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⑤争霞,孤峰限日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⑦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⑧。山谷所资,於斯已办⑨。仁智之乐⑩,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去月:刚过去的一个月。②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③还觅(mì)薛(bì)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④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⑤森壁:林立密布的峭壁。⑥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挡了阳光。⑦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⑧饶:多。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⑨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⑩仁智之乐:代指山水。语出《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备 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B.夕日欲颓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C.英英相杂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D.於斯已办 骨已尽矣(《狼》)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7.【甲】【乙】两文都是带有骈文特点的写景散文,骈文的特点一是讲究对偶,二是讲究用典。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对以上特点举例简析。(每个特点各举一例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端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节选自徐霞客《游大理日记》)
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略无阙处 略无:
(2)不以疾也 疾:
(3)颇大 颇: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峡 中 西 望 重 峰 掩 映 最 高 一 峰 当 其 后。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11.甲文中画横线句子表现了水流湍急,请写出乙文中类似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12.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充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天高地厚华夏情
比较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甲】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陶弘景;【乙】选自课文《与朱元思书》,作者是 。
14.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
1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 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则暗含作者 之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书杨朴事》)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6.苏轼,字子瞻,号 ,北宋文学家。
1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D.但少闲人(只是)
18.请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访 天 下 隐 者 得 杞 人 杨 朴 能 诗。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20.甲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入”字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21.乙文中写了真宗的“大笑”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说说你对这两处“笑”的理解。
2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两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茸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
【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
2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狱讼充斥 (4)予弟子由适在济南
24.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25.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6—10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释】①仆:自己的简称。②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③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吴均《与顾章书》)
2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梅 溪 之 西 有 石 门 山 者
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从流飘荡( ) (2)窥谷忘反 ( )
(3)深溪蓄翠( ) (4)遂葺宇其上( )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29.任选两个角度简析【乙】文中画线句“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的写作特色。
30.细读【甲】【乙】两文,简析两封书信主题的异同。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 (人名);《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 (朝代)的人。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句是对全文的概括描写,以感慨发端引起下文。
B.甲文中间部分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江南雄伟的山川景色。
C.乙文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及起因。
D.乙文语言朴素自然,既富有诗情画意,又蕴含丰富的内涵。
3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
月夜游宝石山记
都穆
壬戌①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②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③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天下名山游记选》)
注释: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②黄晋卿:黄溍,元人。③靳:吝惜。
35.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 与:
(3)欣然起行 欣然: (4)盖不知夜之几何 盖:
36.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
37.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文表达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官的凄凉、人生的感慨以及豁达乐观的胸怀等。
B.(甲)文“闲人”就是清闲之人,空闲之人,闲得无聊之人,作者用这个词突出了自己贬官赋闲的无聊和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
C.(甲)文语言值得玩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遂”字,写出了二人情趣相投;“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不已和意料之中,把二人的知音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字,意思是“只不过”,不可删除,因为它为“闲人”增加了不少感情色彩,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和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D.(乙)文“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一句所表达的情与景关系(赏景之理)与“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是一致的。
38.(甲)(乙)两段文字都对月色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中的划线句子,分析说明两文写法的不同;并说说两文作者感情的差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
4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4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岁春雪甚盛 (2)竟不忍去
4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月 景 尤 为 清 绝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4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C 2.(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 3.①对自然美景(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2分②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4.D 5.梅 溪 之 西 /有 石 门 山 者/ 森 壁 争 霞 6.(1)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 7.示例:对偶: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用典:乙文“仁智之乐”出自《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仁智者”自比,有自矜的意味。
8. 完全没有 快 很 9.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10.(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进入峡谷。 11.溪破其中出。 12.山险水急三峡景
13. 答谢中书书 吴均 1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5.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 对尘世生活的厌弃(避世退隐,鄙弃名利)意对即可
16.东坡居士 17.A 18.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 19.你难道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诗送给我吗? 20.“入”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表达了作者看到月色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21.“大笑”,因为真宗被杨朴机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从而看出真宗爱惜人才、心胸宽广,不强人所难,“失笑”,苏轼的妻子因为苏轼入狱而哭,苏轼幽默地开解,使之得到些许宽慰,不禁笑了出来,但这笑里有悲伤、无奈等复杂情感。 22.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甲文中,苏轼贬官黄州,却仍能半夜因月色起行,相约好友散步赏月;乙文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却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
23.(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
(3)狱:诉讼事件(案件);
(4)适:恰好,正好。 24.(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25.(1)闲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夜游赏月,悠游自如,富有闲情雅趣;含有自嘲自慰之意。
(2)超然:一方面指弟弟为他游玩之地取名为“超然台”;另一方面指苏轼被调任之后,还能修整花园,打扫庭院,与朋友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他有着乐观豁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6.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 27. 跟,随 “反”同“返”,返回 包含 就 28.(1)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29.参考示例:(1)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点:阴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连接红霞;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耸立,遮挡太阳;幽邃的山洞里掩藏着白云;深深的溪谷旁青草丛生,绿树纷披。(2)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争”“限”“含”等,赋予石门山以生命活力,启发我们丰富的联想。(3)绘声绘色,把山中描写成一个音乐的世界:溪流的淙淙声,鸣蝉的吟唱声,云鹤的叫唳声,猿猴的哀啼声,交织在一起,“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组成了优美的山林交响曲。(4)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似热闹,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高无人的幽静。 30.同:甲乙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厌弃。异:甲文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放弃功名利禄的含蓄劝告;乙文表达了他摆脱了官场的羁绊所获得自由的满足和隐居的乐趣。(“同”“异”各两分,意对即可)
31. 陶弘景 北宋(宋) 3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 33.B 34. 山川 月色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5. 想到,考虑到 一起 高兴的样子
大概是 36.(1)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我曾经在扬子江的金山上赏月,常向别人夸耀,认为那是我平生少见的奇异的景象。 37.B 38.写法:【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比喻,将月色比作水,突出月色的皎洁。【乙】文中,“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月色“倏焉而变”之美妙,侧面写自己的陶醉之情突出月色之美妙。
感情:【甲】文诗人因“闲”而能尽情欣赏月色的欣慰、陶醉的乐观豁达,也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惆怅悲凉。【乙】文抒发的是作者赏月时愉悦陶醉之情。
39.(1)跟,随 (2)飞奔的马 (3)争着 40.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1.(1)非常 (2)离开 42.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43.寄情山水或热爱、赞美、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洁净);鄙弃世俗(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下列选项中对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共12页。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文件包含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