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00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00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00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
展开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应用(33分 )
1.(3分)下列带下加点字注音及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酷热(kù) 悬崖(yá) 鄙薄(báo) 拈轻怕重(niān)
B.扒土(bā) 突兀(wù) 怦怦(pīng) 沉默寡言(guǎ)
C.挪动(nuó)参差(cī) 恍惚(huǎng)惊慌失错(cuò)
D.晕眩(yùn)坍塌(tān) 灼人(zhuó)哄然大笑(hōng)
2. (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滚烫 干躁 酬劳 地毯 B.张扬 呼啸 流倘 添置
C.帐蓬 琢磨 硬朗 爆发 D.荒地 废弃 飘荡 水渠
3. (3分)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国人是应该好好反思了,反思为何变得现在这般麻木不仁,反思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湖北某一女子成现实版樊胜美:从小父母对她漠不关心,现在却让她出十万元给弟弟买房。
D.白求恩医生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当今广大医疗工作者学习。
4. (3分)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了出的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绿洲。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中水井,或是一眼泉水5. (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②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⑤前方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③⑤④②① B.④②①③⑤ C. ③⑤②④① D.②④①③⑤
6. (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后来产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东汉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7. (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曾想,初到这片 的土地,牧羊人心中是否感到 ?然而,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播下树种终使荒漠变成绿洲,这份 让人多么 啊!
A. 贫瘠 惆怅 坚持 敬重 B.贫乏 怅然 坚持 敬重
C.贫瘠 怅然 执着 钦佩 D.贫乏 惆怅 执着 钦佩
8. (8分)名著阅读
【甲】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湖别。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湖”,翻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孙’倒好。孙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A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A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颗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B',好么?”A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B也!”
【乙】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A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A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B。"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C,好么?”B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C。
①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
A: B: C:
②从甲乙两段文字看,祖师、三藏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不同。你最喜欢这一人物形象的哪一点?请阐述理由。
9. 综合读写(4分)
七年级某班召开“探讨读书方法”班会,邀请校长参加。下面是几个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处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试题,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各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1)向校长提建议:
(2)向同学提建议: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4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2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做”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 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选自檀作文译注《曾国藩家书》)【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2.(4分)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余前年所以废弛:
(4)弟总宜平心静气:
13.(4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志无以成学。
(2)此即日趋于奢矣。
14. (2分)细读甲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15. (2分)甲乙两文谈到治学和处世的人生哲学,请你结合原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戒“奢”与“做”。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列小题。(10分)
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16.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7.“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
18.赏析下面的句子。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19.结合选文,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20.结合全文分析“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这句话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皎洁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 攀去。
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里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噌噌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 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20.(3分)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2. (2分)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①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②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23.(2分)本文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有区别。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它们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①《山就这么高》:
②《走一步,再走一步》:
24.(4分)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赏析性文字。(80字以内)
三、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就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去往新的学校,那里的风景也定然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_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