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0,【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B. 冶炼金属C. 石油分离D. 干冰升华
“建设美丽宜居成都”是成都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下列措施与该目标不相符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B. 建设天府绿道C. 推广燃煤锅炉D. 严禁车辆任意鸣笛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
C. 过滤D. 盖灭酒精灯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天然气作燃料B. 金刚石切割玻璃C. 石墨作电极D. 活性炭除去异味
下列相关说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 电解水可验证水的组成D. 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更加有利于人身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站严禁烟火B. 高层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C. 冬季燃烧炭炉取暖时,关闭门窗D. 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地球上99%的溴元素都存在于海水中,所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结合图示,有关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属于非金属元素B. 溴的原子序数为35
C. 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D.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没食子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铜析出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3个氧分子:3O3B. 铜离子:Cu+2C. 2个氢原子:2HD. 氧化铁:FeO
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 物质丁由原子构成
C. 丙中黑色小球代表的元素化合价为+2价
D. 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 将浸泡了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分别放入集气瓶中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碳的世界丰富多彩,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种物质都是碳的单质。其中,C物质的名称是 ______,B物质是由 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A和C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 ______;
②因其质地柔软,在生活中常用作铅笔芯的是 ______(填字母);
③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冷碟子,碟子下面有炭黑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 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图为某天然矿泉水的标签。
①请写出该标签中硫酸根的离子符号 ______;其中“Ca2+”中的“2+”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
②要判断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______加以鉴别;
③若该瓶矿泉水为2L,根据标签中的信息,则至少含有钾离子 ______mg;
④写出由钙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
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O+2SO2+O2−高温2CaSO4。
(1)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其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2)煤中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写出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家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4)若该煤厂要处理16吨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在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______;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与装置A相比,装置B在制取CO2气体方面具有的优点是 ______。
(3)装置C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______。
(4)装置D中,锥形瓶中的白磷a燃烧,而白磷b与红磷都未燃烧,说明除可燃物外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
高纯硅可用于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高温Si+2CO↑,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填化学式),一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 ______(写一种即可)。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高温Si+4HCl,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零价→+1价,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______。
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E为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其中E为有毒气体。D、H为黑色固体,I为红色金属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D ______;G ______。
(2)反应②发生时要 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该反应属于 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炭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反应物用量对生成物成分的影响。已知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2CuO−高温2Cu+CO2↑。
探究一:过量炭粉与氧化铜反应:
【提出问题】
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提出猜想】
(1)某同学猜想:过量的炭粉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继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实验验证】
(2)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______。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不与CO反应),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最为合理的是 ______(填序号)。
【现象与结论】
(4)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固体应选用 ______(填化学式),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______。
探究二:炭粉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
【查阅资料】
①炭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可能有氧化亚铜(Cu2O);
②氧化亚铜呈红色,能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③铜呈红色,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生成的红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5)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
【实验验证】
(6)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验证:
i.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______,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则说明猜想①错误。
ii.过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则说明猜想 ______正确。
【实验结论】
(7)炭粉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时,写出其中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空气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冶炼金属,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石油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保护可用于资源,故该措施与该目标相符;
B、建设天府绿道能净化环境,故该措施与该目标相符;
C、推广燃煤锅炉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该措施与该目标不相符;
D、严控车辆任意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故该措施与该目标相符。
故选:C。
A、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B、建设天府绿道能净化环境;
C、推广燃煤锅炉能产生大量污染物;
D、严控车辆任意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关键是明确提倡“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应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浪费,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以此解答该题。
3.【答案】D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没有用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用天然气作家用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正确;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C、石墨作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D、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A。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答案】B
【解析】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淀出来,因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B、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D、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应该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错误。
故选:D。
A、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硬水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
D、根据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硬、软水的的区分及水资源的保护,题目较容易。
7.【答案】A
【解析】解:A、加油站空气中含有燃油蒸汽,遇火易发生爆炸,故正确;
B、高层楼房着火时,易发生断电现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错误;
C、冬季燃烧炭炉取暖时,炭不充分燃烧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用炭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以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来分析;
B、根据失火时易断电来分析;
C、根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容易产生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考查了燃烧、灭火、爆炸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A、溴带有“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没食子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没食子酸是由没食子酸分子构成的,没食子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则没食子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没食子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选项正确;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固体析出,该选项不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C
【解析】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铜离子表示为Cu2+,故B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C正确。
D、氧化铁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铁元素化合价为+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D错误。
故选:C。
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书写化学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4CO−催化剂4CO2+N2;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的丁是氮气,属于单质,故错误;
B、丁是氮气,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C、丙二氧化碳,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集气瓶内液面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将浸泡了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分别放入集气瓶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变化的是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氧气和空气,故选项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4.【答案】D
【解析】解:A、反应过程中木炭质量逐渐减少,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木炭被反应完,故A错误;
B、刚开始没反应时二氧化碳质量为零,所以图象应从零开始,最终反应完质量不再变化,故B错误;
C、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氧气有剩余,故C错误;
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木炭与过量氧气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因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时,要从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正确作答.
15.【答案】金刚石 分子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碳 SO42− 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肥皂水 1.24CaCl2
【解析】解:(1)①A、B、C三种物质都是碳的单质。其中,C物质的名称是金刚石,B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和C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金刚石;分子;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因其质地柔软,在生活中常用作铅笔芯的是A(石墨)。
故答案为:A。
③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冷碟子,碟子下面有炭黑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故答案为:碳。
(2)①硫酸根的离子符号是SO42−;
其中“Ca2+”中的“2+”表示的含义是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故答案为:SO4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要判断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加以鉴别。
故答案为:肥皂水。
③若该瓶矿泉水为2L,根据标签中的信息,则至少含有钾离子:0.62mg×2=1.24mg。
故答案为:1.24。
④由钙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钙,氯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钙化学式是CaCl2。
故答案为:CaCl2。
(1)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B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和C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石墨质地柔软,在生活中常用作铅笔芯。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a2+”中的“2+”表示的含义是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65:8 形成酸雨 S+O2−点燃SO2 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解析】解:(1)硫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4=0,解得x=+6,硫酸钙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4)=5:8,故答案为:+6;5:8;
(2)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故答案为:形成酸雨;S+O2−点燃SO2;
(3)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增大了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4)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x
2CaO+2SO2+O2−高温2CaSO4
112 128
x 16 t
112128=x16t
x=14t
答: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为14t。
(1)根据化合价规则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进行分析;
(3)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计算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17.【答案】长颈漏斗 2H2O2−MnO22H2O+O2↑形成液封,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CaCO3+2HCl=CaCl2+H2O+CO2↑关闭开关,从长颈漏斗端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液柱,且液面高度不下降,证明气密性好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逐渐溶解,天平不再平衡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装置不密闭,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解:(1)根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可知,①是长颈漏斗,A装置中制取氧气时需要在常温下进行,故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在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H2O2−MnO22H2O+O2↑;形成液封,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B检验气密性时应先关闭开关,然后从长颈漏斗端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液柱,且液面高度不下降,证明气密性好,装置B通过控制弹簧夹从而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答案为:关闭开关,从长颈漏斗端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液柱,且液面高度不下降,证明气密性好;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能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逐渐溶解,天平不再平衡,实验过程中装置不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左侧质量减少,天平不再平衡;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逐渐溶解,天平不再平衡;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装置不密闭,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
(4)D中锥形瓶内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锥形瓶内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对比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根据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原理进行了考查,另外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和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题目难度一般,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进行解答。
18.【答案】SiO2、CO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4价→零价
【解析】解:(1)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高温Si+2CO↑,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SiO2、CO,一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SiO2、CO;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高温Si+4HCl,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零价→+1价,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4价→零价。
故答案为:+4价→零价。
(1)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CaOCCa(OH)2 放出 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解析】解:(1)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C、E为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其中E为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H为黑色固体,I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I是铜,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G是氢氧化钙,E和H高温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H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D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aO;D是C;G是Ca(OH)2;
(2)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时要放出热量;
(3)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CaO;C;Ca(OH)2;
(2)放出;
(3)CaCO3−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4)Ca(OH)2+CO2=CaCO3↓+H2O。
根据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C、E为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其中E为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H为黑色固体,I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I是铜,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G是氢氧化钙,E和H高温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H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D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C+CO2−高温2CO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C CuO A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和Cu2O稀硫酸 红色固体减少,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 ③ C+4CuO−高温2Cu2O+CO2↑
【解析】解:(1)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故答案为:C+CO2−高温2CO。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入氮气,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故答案为: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到空气中,分析A、B、C三套装置,只有C装置既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也能收集到集气瓶中;故答案为:C。
(4)证明含有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玻璃管中加入黑色氧化铜粉末,通入气体,加热,若A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故答案为:CuO;A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红色固体的成分还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u和Cu2O。
(6)猜想1①是Cu,不和酸反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红色固体减少,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说明固体中含有Cu2O,猜想①错误;
假设1.44g红色固体全部为Cu2O,设其全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1.44gx
14464=1.44gx
x=0.64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部分学校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h,【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gD,【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