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系列
202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系列5:光现象专题二(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系列5:光现象专题二(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物体的颜色,常见考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光现象专题二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现象。2、实像和虚像:能够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3、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的利用:汽车观后镜……凹面镜的利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增大(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三、物体的颜色1、光的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是无色透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4、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人眼对光的识别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5、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颜料颜色被光源吸收后所呈现的颜色。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 四、常见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小
B. 平面镜的高度小于人的高度时,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C.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与镜子的大小无关
D. 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虚 2.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 B. C. D. 3.如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 )
A. 大于2m B. 2m C. 小于2m D. 以上答案均可 5.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全食 B.眼球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铅笔被“折断”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 B.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 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12.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鞋子, 8.试穿了一双鞋后,小明从鞋柜旁放在地上的小镜子中看到自己穿的鞋,很满意.图中,镜子摆放位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9.如图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10.下图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 。 11.圆形挂钟(非电子钟)通过镜面反射20:51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12.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_______ ,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 形成水雾. 13.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________ 米. (二)光的折射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路灯下的“人影” B.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 大桥的“倒影” D. 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日全食现象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如图所示,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钢笔“错位” 6.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
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 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 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8.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 则折射角是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 9.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树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水中鱼是光的_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10.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 。
1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________,空气在________(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12.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________(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________(上方/下方/原处).
(三)物体的颜色1.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 A. 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B. 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 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2.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黄、绿、蓝
C.橙、靛、紫
D.绿、红、蓝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是( ) A. 后视镜里的像 B. 雨过天晴的彩虹
C. 弯折的筷子 D. 凉亭的倒影 4.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5.下列选项中的单色光能合成白光的是(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绿、黄、红 D. 黄、绿、蓝 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全身呈蓝色 B. 全身红色 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等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最早发现并系统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现代社会彩色电视、手机显示屏、电脑显示屏等利用了________三原色合成人们需要的各种色光. 8.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9.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从而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 如图所示,只有用________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
10.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不可见光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________进行电视遥控;_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验钞。 11..如图所示光的色散实验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照射到白屏上,在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________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其它颜色光消失,只留下 ________色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在红纸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因此,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2.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 ________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 ________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________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首先使纸板A和纸板B处于同一平面,可以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F.(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的操作应该是:
。
(2)小明想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他的操作应该是:
。
(3)如果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此时反射角= _______ 度。 2..小丽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桌面上,但与桌面不垂直,如图所示,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直角三角板、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取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欲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棋子A像的位置,她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棋子B,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与A的像重合。 (2)小丽想改正上述实验中的问题,她应如何操作:________。 3.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4..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 (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________光,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色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改进措施是________.实验表明:________光的热效应最显著. 5..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利用一个可折转的光屏研究光的反射规律,为了显示光路,光屏的表面应________(光滑/粗糙)些。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三棱镜的作用是使太阳光发生________现象。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________(能/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某次实验中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________ (甲/乙)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五)作图题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MN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射到B点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由S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通过P点,请在图中准确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方向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 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 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 的像A′。 4.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5.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1)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2)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3)所示,一直角玻璃砖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6.如图B所示,是一束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线,请在B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α. 7.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助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提高) 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知识讲解,共8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巩固练习,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