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1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2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3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4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5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6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7
    统编版必修上册 6.1 老子四章 课件08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检查预习,文本研读,有无相生,有道者不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老子,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1.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2.《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其中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3.《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句涵广博。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3.《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辩证思想对立: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统一: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转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量(质)变: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时期,周朝式微,诸侯争霸,战乱频频,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洞察祸福之机,深明成败之理,认为只有避世韬晦,才能保全个体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以为:把作为,制成,制造,提供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来安装车轴),才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空间)起了作用。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问:第十一章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一个什么道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物:代词,常人,人们。
    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不能长久。用道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通晓道义的人不这样做。
    问:本章中老子列举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行为,他们都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招致了失败),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企者、跨者——用脚尖站立,跨大步行走,违背自然规律。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以自我为中心,是轻浮、急躁的表现,不够谦虚,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
    “有道者顺应自然规律不会彰显自我”
    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
    违背规律 急于求成
    恶 果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古今异义,古:勤勉而行 今:用强制的方法进行
    名词,地方、位置(立身之处)
    译文: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大的。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后却永不磨灭的人就是长寿。
    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问:第二十四章用了什么手法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累土:一筐土。累,同“纂”,土筐。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古今异义,古义:行事、做事 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把握先兆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重视细节第三层(为者败之到故无失)圣人无为第四层(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百姓慎终如始第五层(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问:第六十四章中每一层之间有什么关系?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一章中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居安思危、慎终如始、 “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识,文本研习,自然状态才最合适,不违反自然常态和规律,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背景简介,疏通文意,探究文本,艺术特色,拓展阅读,“人”,用儒家思想积极进取,用道家思想超然物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评优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心目中的道教是,道教的思想来源,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张三丰,有问有答,老子的基本思想,读译课文,儒道智慧不可或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