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统编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则科学童话。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奇妙经历的描写,展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两项:第一,积累并运用生动的词语。文中有很多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偏正短语,如“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等等,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们的外形特点,值得积累。其中还有多个动词(甩、披、露、鼓),现在了文本用词的准确性,值得引导学生体会和积累。第二,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本文课后习题二中的图画,就是一个很好的支架,可以借助这些图片帮助理解文本,并讲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同时,识字教学仍然是重点。本课教学应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字,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自主识字,帮助他们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扩词、字源、字族儿歌等方式,认识“塘、脑、袋、灰、披、鼓”,读准多音字“教”,会写“顶、肚、孩、跳”等4 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圈画重点、换词对比等方式,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并积累“大大的脑袋”等偏正短语,体会“甩、披”等词语的准确性。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圈画重点、换词对比等方式,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并积累“大大的脑袋”等偏正短语,体会“甩、披”等词语的准确性。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群新朋友,他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想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2.出示蝌蚪图片,播放音频:大家好,我们是小蝌蚪, 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也不知道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你们能帮助我们找到妈妈吗?
3.揭示课题:原来,这群新朋友是(小蝌蚪,教师相机正音),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找妈妈)。(板书课题)
(二)预习反馈,初读感知
1.预习反馈一: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预习反馈二:字词检测
(1)词中识字
①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②根据预习单实际情况,聚焦难点:开火车读
(2)句中识字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①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回顾“教”的第一种读音:
*出示“教”甲骨文:想一想,这个字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字?
*勾连《人之初》(指名读:苟不教,性乃迁。)还可以组哪些词?
*在今天的句子中读“第一声”,教小鲤鱼捕食,还能教什么?(指名组词)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一圈:小蝌蚪都遇到了谁?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①小蝌蚪遇到了鲤鱼阿姨、乌龟
②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池塘里的一群_________在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
(三)关注样子,积累语言
【播放音频:哎,我们找妈妈太不容易了,一次又一次错认别人做妈妈。我们灵机一动,写了一份《寻人启事》,请小朋友们帮忙补充完整,这样我们就能快一点找到妈妈啦!】
1.出示《寻人启事》,完成学习活动一:
(1)读第 1 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2)读第 4 自然段,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
2.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初识小蝌蚪,了解生活环境。
①小蝌蚪生活在什么地方?(池塘里)
②认识“塘”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塘”?
*出示池塘图片,理解“池塘”就是周围用土围起来的小水池。
*拓展识字:鱼塘、荷塘
(3)深入文本,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①池塘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②我们把它的样子请出来,就是这样(出示短语和图片)。对照着图片,一起读一读。(齐读)
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小蝌蚪的样子的呢?(引导学生了解描写顺序:从头到尾、从上到下)
④认识“脑袋”“灰”: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脑袋”?(引导利用偏旁部件认识“脑袋”,拓展课后习题中的词语,明确读音区别)
*出示“灰”的象形字,说发现,引导理解:火灭了变成了灰,可以用手拿。
⑤再读短语:这是怎样的小蝌蚪?(引导从叠词“大大的”“长长的”说出可爱)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引导学生通过做“甩”的动作,体会 “甩”字用词的准确性,并练习用 “甩”说句子。)
3.角色扮演,感受小蝌蚪的可爱和快活。
(1)小蝌蚪你们住在哪里呀?(池塘里)
(2)你们长什么样子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你们怎样游来游去?(快活地)
(4)你们为什么这么快活呀?
4. 指名读,齐读:请把这种悠闲与快乐的心情代入课文中,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5. 填写学习单第一部分,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6. 学生汇报青蛙的外形特点,教师相机指导。(出示青蛙图片)
(1)对比括号中的两个词,体会后一组词好在哪里。
出示:青蛙(穿着 /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 / 鼓着)一对大眼睛。
预设1:“披着”更好,“披”就是把衣服搭在肩背上,这样我就更准确地知道青蛙的皮肤哪里是绿色的了。
预设2:“鼓着”更好,显得这眼睛真大呀,大得都突出来了。
(2)随文识字:披、鼓。
利用儿歌拓展识字“披、坡、波、破”:“用手把衣披,有土爬山坡,有水是波浪,用石能打破。”
(3)借助表演体会动词的准确性,并练习用“披、露、鼓”说句子。
(4)朗读句子,感受大青蛙的漂亮和神气。
7. 填写学习单第二部分,教师板书相应内容。【音频总结:谢谢小朋友们!我们终于找到妈妈啦!】
(四)借助图片,揭示成长规律
1.质疑提问,引出成长规律。
(1)读到这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1: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为什么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呢?
预设2:小蝌蚪是怎样慢慢长大变成青蛙的呢?
2.学习活动二:阅读第 2~6 自然段,把描写小蝌蚪逐渐发生变化的语句画下来。
3.交流反馈
(1)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2)朗读指导:“游哇游”声音拖长,突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时间长,但绝不放弃的精神。
(3)【出示课后题 2 图片】打乱顺序,指名排放。
(4)对照图片,同桌合作,借助句式“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引导学生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5)出示课作本第4题,完成排序。
4. 小结:教师板书箭头,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讲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自主观察,书写汉字
出示:“顶”“肚”“孩”“跳”
1. 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2. 教师小结: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点评反馈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大大的脑袋 披着碧的衣裳
黑灰色的身子 露着雪白的肚皮
长长的尾巴 鼓着一对大眼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