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对象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设计,选择不同的说,提示语的位置,总结,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一、适用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能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大致了解对话的含义,并能在习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对话。但在写人物对话时,形式单一,语言平淡,严重影响了习作的质量。
二、学习内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写生一样。中年级重在能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最害怕的。许多学生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文章总是平淡如水。而文章要想具有生命力,人物的对话是关键。通过对话的描写,可以推展情节,突出人物性格,呈现事物的原貌,也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
三、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知道什么是提示语。
2、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3、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知道其在方格中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对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对话写精彩。
二、提示语的含义
在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还有一些提示性的说明文字。它不仅交代了这句话是谁说的,还写出了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及语气。这种提示性的文字,我们就称之为提示语。
写好对话的关键就在于写好提示语。
例文:
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
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
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
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三、提示语的作用
在这段话中的提示语有:
描写动作的:妈妈叹了口气说
描写神态的: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描写心理的: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
描写语气的:妈妈温柔地对我说
在写人物对话时,对怎样说作一些适当的描写,不但可以增强对话的表现力,而且能够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
过渡:说到这,我们不禁会感叹:提示语的作用可真大呀!
四、小游戏
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根据句子中的提示语,你能猜出下面人物的性格和年龄吗?
(1)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
猜出来了吗?他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2)他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我会好好考虑的。”
答对了!他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境,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除了要记录下所说的话外,还要是当地对说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气进行描写,千万不可千篇一律。妙用提示语,对话才会更精彩。
五、选择不同的说
既然是对话,那就离不开说。其实,说的兄弟姐妹有很多,在对话中我们除了用说,还可以用:问、叫、喊、答、吼、嚷、道、讲、骂、责备、讨论等等,这些也表示说的字词。
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字词来代替说。
六、提示语的位置
难到提示语就只能放在句子开头吗?
许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把提示语放在说话内容的前面。其实,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文章的表达形式会更丰富。
还是之前的例文,把“妈妈叹了口气说”挪到句子的最后,我们来读一遍: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它老了,飞不动了。” 妈妈叹了口气说。
这样,妈妈的回答就紧接在我的问题后面,表达的意思更加连贯,读起来也更加通顺。
当句子中,说的内容比较长且表达了两层意思,我们可以把提示语放在说的内容中间,例如把“妈妈微笑着对我说”挪到句子中间,我们来读一遍: “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这样两层意思之间有了停顿,整篇对话的形式也显得更加丰富。
原例文:
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
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
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
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移动后例文:
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
“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妈妈叹了口气说。
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
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瞧:原来提示语除了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还可以放在句子的末尾和句子的中间。提示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句式富于变化,内容也会更连贯。
当句子比较长,说话内容和语气都有停顿时,提示语可以放在说话的中间。
七、总结
1、通过给提示语搬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三个公式:
当提示语在前时,句子应当写成:提示语+:+“说的内容”
当提示语在后时,句子应当写成:“说的内容”+提示语+。
当提示语在中间时,句子应当写成:“说的内容”+提示语+,+“说的内容”
2、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那它后面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变化呢?
提示语:“……”
“……”提示语,“……”
“……”提示语。
当提示语在前面时,我们用——冒号;
在后面时,我们用——句号;
在中间时,我们用——逗号;
另外,说的内容我们要用引号把它引起来。
八、回顾总结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如何才能写好对话:
一、 心理神态和动作,说话表现要写清。
二、 说的方式有很多,问叫喊答都是说。
三、 说的位置有很多,提示可后可中间。
四、 前后标点不相同,话语都在引号间。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可写的作文素材太多了。好多对话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要对人物说话的样子进行描述,你的作文才能精彩。所以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调皮的提示语 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对话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的变化 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