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6
展开九年级上册期中考
初中科学
一、选择题
1. 小明周六去郊游,出发前到超市买了下列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永和”豆浆 B. “娃哈哈”矿泉水
C. “美汁源”果粒橙 D. “伊利”纯牛奶
2. 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的
B. 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 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 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3. 周末,小科与家人一起登上台州著名景点之一的括苍山露营看日出,括苍山主峰海拔1382.6米,他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季风
4. 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5.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6. 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 帕斯卡裂桶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托里拆利实验
D. 利略比萨斜塔实验
7. 苍南县的“五水共治”已初见成效,早期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 沉淀
B. 过滤
C. 蒸馏
D. 结晶
8. 下面的气候要素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我市的气候状况的是( )
A B.
C. D.
9. 我国南方多省区春夏季由于连降暴雨,常常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
B. 雷雨天气野外躲在大树下
C. 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D. 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10. 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A. 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 在水中的桥墩 C. 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 空中上升的气球
11. 小科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竖直向上吹气
B. 水平向右吹气
C. 竖直向下吹气
D. 斜向下吹气
12. 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a点时大 B. b点时大
C. 一样大 D. 均有可能
13.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克,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8.4 | 4 | 0 | 18.4 |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 四杯溶液中分别再加入20℃的100g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
14. 常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另一瓶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15. 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的数值为12
B.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D. 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16. 完全一样的两个物体M分别在金属块甲、乙的作用下,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金属块甲用细绳吊于物体M下方,金属块乙放在M上方,恰好使M浸没于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情况下M所受的浮力不相等 B. 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
C. 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D. 甲物块的密度小于水
17. 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B. 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
C. 如果A、C两球对调,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
D. 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二、填空题
18.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根据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环节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市为了保障市民的用水,修建了长潭水库,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环节(填序号)。
(3)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19.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电源A端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_, 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电解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在“大润发”超市里,卖海鲜的柜台处,工作人员常用冰来冷却海鲜食品或用来保鲜时,通常冰块应放在食品的______ (选填“ 上方”或(下方”) ,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对流的发生,达到冷却效果。哈尔滨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其主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_______ 。 (选填“ 太阳辐射”、“地形”、“海陆牲质”)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近地处,城市和郊区的风向是_______.。 (选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21. 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胡椒粉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 (填序号)。
(2)在烹煮西红柿汤时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小科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成味如何,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的特点。
(3)在做爆炒螺蛳这道菜前,需要先将螺蛳的尾部剪掉,吸螺螄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使螺螄肉进入口腔。
22. 如图,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瓶内气体压强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3.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8 |
(1)30℃时,把15.8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所得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至少需要加入___________克硝酸钾才能饱和。
(3)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溶液温度下降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浸入的深度将略有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24. (1)如图所示,在研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继续加热___(填具体操作),能观察到原先沸腾的水不沸腾了。
(2)据报道,国外有人利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设计了一种“真空洗衣机”.它不需要洗衣粉就能使常温的水产生大量的气泡,泡泡越多,洗涤越充分,从而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真空洗衣机”里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十分之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 VB=_______,物体B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甲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第④步骤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4)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 称量精盐并并计算产率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15%氯化钠溶液。
(5)用天平称取7.5g提纯得到的精盐,再用量筒量取42.5mL的水进行溶液配制,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_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残留 ⑤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7. 如图所示,小科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科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
(2)小科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评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大气压的值。这说明了__________
(3)实验室有甲、乙两个吸盘,吸盘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厘米2和5厘米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25牛,实验时应选哪个吸盘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4)小科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净(吸盘漏气),也可能是吸盘与破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谈数不准确,还可能是______ (写出一条)
28. 小江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江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 设计要求 |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 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25克粗细相同的食盐。 | 选择合适的 实验器材 |
②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 | 设置对照实验 |
③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 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 | 控制实验条件 |
④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 观察和记录 |
【问题交流】
(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②________。
(2)完善步骤④:________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________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
29. 小科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1)小科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识1的是猜想______(填序号)
常识 | 猜想 |
常识1:木头漂在水面,铁钉沉在水底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觉身体变轻 | 猜想1: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①根据A、B、C的结果,可得猜想1是______(正确/错误)的;根据A、C、D的结果,可得猜想1是______(正确/错误)的。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可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与浸入液体的深度______;
②基于①得到的结论,接下来根据A、D和E ______(能/不能)对猜想2进行验证;
③为验证猜想3,小科将瓶子中的沙子倒掉一些以减小物体密度。接着他仿照步骤D进行实验,发现测力计示数为1.6N;再次倒掉一定量的沙子,重复以上步骤,示数小于1.6N。便认为该猜想3是正确的。小科在该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0. 小科在做鸡蛋沉浮的趣味实验时,-开始鸡蛋沉在烧杯的底部(如图甲),然后不断地往烧杯中加入食盐并搅拌,发现鸡蛋慢慢脱离杯底悬浮在烧杯中(如图乙),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发现鸡蛋慢慢上浮,直至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请你运用力学、密度、阿基米德原理等 相关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从图甲到乙再到丙) 的原因。 ____
31. 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也关在了里面,冰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1/1000,求
(1)冰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
(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
(3)冰箱门受到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10N/kg)
32. 质量分数不同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质量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8% |
密度(g/mL) | 1.07 | 1.14 | 1.22 | 1.30 | 1.40 | 1.50 | 1.61 | 1.73 | 1.80 | 1.84 |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___
(2)质量分数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3)欲配制5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水多少毫升? _______
33. 创新小组自制简易“浸没式液体密度计”,过程为:
①将一实心小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示数如图甲所示;
②将小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球浸没在某未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已知ρ水=1×103kg/m3,g取10N/kg,问:
(1)该小球的密度有多大______?
(2)未知液体的密度有多大______?
(3)该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kg/m3;
(4)在测量范围内,某待测液体的密度ρ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式为______,则该“浸没式液体密度计”的刻度值分布______(均匀/不均匀)。
浙教版科学八上 期中测试卷(6)(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八上 期中测试卷(6)(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0: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0,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9: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9,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