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6709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6709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6709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3) 试卷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4) 试卷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6) 试卷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7) 试卷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8) 试卷 2 次下载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
展开期末测试卷
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g=10N/kg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Cl-35.5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骏马奔驰 B.水流湍急 C.火箭升空 D.种子萌发
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 cm3 B.50 cm3 C.100 cm3 D.150 cm3
3.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5.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如图,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6.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b B.a>b>c C.a>c>b D.b>c>a
7.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8.如图,a、b、c、d所指处为人体的不同部位,其中胃所在的部位是( )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的大小对流体的压强有影响”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如图①: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B.如图②: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如图③:吹气时纸片向下凹 D.如图④:吹气时A管中水面向上升
10.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旱冰鞋上的滑轮 B.运动鞋底上的花纹 C.浴室脚垫上的颗粒 D.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
1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D.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2.从下列图像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重力成正比
B.乙图说明M物体1s通过的路程等于N物体10s通过的路程
C.丙图说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ρa > ρb > ρc
D.丁图反映了小铁球在水中下落过程时所受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14.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 g
15.如图是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B.在0°C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D.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6.已知血管内的血液是由压力高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表为同一器官中甲、乙、丙、丁四种血管及其内的压力值,若这些血管分别是较大的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则下列血管代号与血管的配对,正确的是( )
血管代号 | 血管内的压力值(mmHg) |
甲 | 90 |
乙 | 60 |
丙 | 20 |
丁 | 10 |
A.甲-毛细血管 B.乙-较大的动脉 C.丙-小动脉 D.丁-小静脉
17.下列物质NH4Cl、N2、 、N2O3、HNO3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则横线上的物质可能是( )
A.NH3 B.NO C.NO2 D.N2O5
18.如右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19.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 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 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 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 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 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 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2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水从S管口流出
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试题卷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氧气 ;(2)铜元素 ;(3)五氧化二磷 ;(4)碳酸钠 。
22.如图甲,重4N的物体在水平压力F的作用下,压在竖直的墙壁上。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及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在2~4s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3.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
24.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汽车在加速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则汽车在往_______(选填“左”、“右”)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5.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图中 为淀粉, 是胃(填字母)。Y最终被消化为 。
26.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甲表示人体小肠内血液流动的模式图,则当血液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氧的浓度将 ; 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将 (均填“升高”或“降低”)。
(2)若图甲中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为 ,血液流经此处时未发生气体交换,但经过 作用形成原尿。
27.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S乙<S丙,分别装有清水、酒精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填甲、乙、丙,下同)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
28.小科同学从某玩具厂得到三块相同的积木,利用该积木和简单的器材在家里进行了“科学小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称得一块积木的质量为144克,测得该积木的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则积木的密度为 克/厘米3;
(2)当将积木搭成如图三种方式时,积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用p甲、p乙、p丙表示);
(3)把一块积木放入水中,若要使积木的上表面恰好浸没,则在积木上至少要施加的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9.某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装置:
(1)你认为这一实验要检验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_______影响。
(2)请你预测试验结果:10分钟后若分别在甲、乙两装置的试管中滴加碘液,出现蓝色的是_______试管。
3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_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是否科学?如果不是请指出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后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小科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平均分成5组,在月季A、B两个位置进行处理(如图丙)。实验记录如下表。(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 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一组 | 在B处韧皮部割一圈 |
|
第二组 | B处韧皮部环割半圈 |
|
第三组 |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
|
第四组 |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
|
第五组 | B处木质部一半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
|
(1)小科的假设: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 有关。
(2)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3)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小题4分,第33小题4分,共18分)
32.橡皮是必不可缺少的文具。现在普遍使用的塑料橡皮,主要以氯乙烯基树脂为原料。氯乙烯基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C2H3Cl)聚合而成,这种小粒子有着很好的附着性和黏着性,因而清洁效果好。
(1)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通过计算求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3.大家对“乌鸦喝水”的故事不陌生吧。
如图所示,现有一只容积为250 cm3的瓶中已盛130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投了25块相同小石子后,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相平。已知:小石块不吸水,每块小石子的质量为12g。求:
(1)水面上升的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瓶内石子的总体积;
(3)石子的密度。
34.暑假,爸爸、妈妈带小明一起自驾旅游。小明爸爸驾驶轿车从朝阳高速入口,在G15沈海高速上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h到达A服务区。在服务区休息0.5 h后,再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目的地高速出口。已知:此型号小轿车与车内所乘人员总质量为1500 kg,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15倍。取g=10 N/kg,请求出:
(1)小轿车以100 km/h的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
(2)朝阳高速入口到某旅游景点高速出口处,轿车的平均速度。
35.现有一密度为1.5×103 kg/m3,高为15 cm的柱形物块放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其竖直放入高为20 cm,盛有9 cm深水的柱形容器内,如图乙所示,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4倍,且物块静止在水中时与容器底接触但不密合,如图丙所示,取g=10 N/kg。
(1)甲图中,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少?
(2)丙图中,物块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D | C | A | B | D | C | B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B | C | C | D | B | A | B | C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 (1) O2 ;(2) Cu ;(3) P2O5 ;(4) Na2CO3 。
22. 4 加速 。 23. 大于 , G=m×15N/kg 。
24. 右 不是 。 25. X , C , 氨基酸 ,
26.(1) 降低 升高
(2) 入球小动脉 滤过
27. 甲 乙
28.(1) 0.6 ;(2) P乙>P甲=P丙 ;(3) 0.96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 温度 ;(2) 甲
30.(1) 匀速直线 ; 二力平衡 ; 2.8
(2)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2) 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31.(1) 位置 ;(2) 第一组、第四组 ;(2) 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切断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小题4分,第33小题4分,共18分))
32.解: (1) 2:3:1 ;
(2)38.4%
33.解: (1) 增大 ;
34.解: (1)G=mg=1500 kg×10 N/kg=15000 N
f=0.15G=0.15×15000 N=2250 N
因为匀速运动,F牵=f=2250 N
(2)s1=v1t1=100km/h×1h=100 km
s2=v2t2=90 km/h×0.5h=45 km
s总=s1+s2=100 km+45 km=145 km
t总=t1+t2+t3=1h+0.5 h+0.5 h=2 h
v平均=
35.解:(1)甲图中,p=G/S=mg/S=ρVg/S=ρShg/S=ρgh=1.5×103kg/m3×0.15m×10N/kg=2250Pa
(2)乙图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4倍,若物块底面积为S,则容器底面积为4S,水的体积为V水=4Sh1,物块受到的重力G=ρ物Sh物g
浸在水中的深度:h水==12 cm=0.12 m;
排开水的体积:V排=S物h水=Sh水,物块受到的浮力:G物=ρ物V物g=ρ物S物h物g=ρ物Sh物g,
物块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G物﹣F浮=ρ物Sh物g﹣ρ水Sh水g,
物块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ρ物h物g﹣ρ水h水g=p=ρ物h物g﹣ρ水h水g=1.5×103 kg/m3×0.15 m×10 N/kg﹣1.0×103 kg/m3×0.12 m×10 N/kg
=1050 Pa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5,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所示为物质的分类概念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5: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5,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5: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5,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