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网络交友新时空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6667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网络交友新时空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6667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与学的情况分析,教与学的流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对应课标:“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内容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2.教材分析:观点:朋友与友谊是人生中永恒的话题,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网络交友是中学生现实交友的沿伸,是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常态。关系:本课是第二单元最后一个框题,在第一框《让友谊之树常青》的基础上,把视线从现实人际交往转向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内容:本课时分两目“网上交友”“慎重结交网友”,引导学生回忆网上交友的经历,体会网络交际的乐趣和苦恼。以“认识网络交友——学会网络交友”为主线,通过网络化交友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享受网络交际乐趣的同时,回归现实同伴交往。
3.学情分析: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在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的常态。网络交际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充满了好奇与吸引力。问题: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热衷于与陌生网友见面、交往甚至网恋,他们往往在现实中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烦恼的,于是到网络上寻找寄托和慰藉。学生需要学会辩证认识网上交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虚拟世界的交往,回归现实交往。
4.教学目标:
(1)通过“网上交友哪些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网络的美好,网络交往便利与无奈;
(2)通过“网上交友利与弊”“网上朋友见不见”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特点,辨证认识网上交友带来的影响,学会网络交友。
(3)通过“网上网下相益彰”的教学设计,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比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交往,回归现实生活中与同伴交往。
5.教学重点: 网上交友。因为辩证认识网络交友特点与影响是正确对待网络交友的前提。
6.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初中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安全意识弱,年轻人又习惯于网上交流,理性对待网络交友知易行难。
7.教学方法:情境分析;对话交流;合作学习。
二、教与学的流程设计
本课教与学分为四大板块:一、说:网上交友那些事;二、辨:网络交友利与弊?三、议:网上朋友见不见?四、追:网上网下相益彰!
导课:呈现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示意图;某市中学生上网内容调查示意图。问:上述两张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感受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的常态,进入话题)
〖板块一〗说:网上交友那些事(运用你的经验P54页)
阅读体验:P54页五位同学的网上交往经历。
分享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网上交友的经历和感受。
思考分析: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什么?
归纳总结:P54页。互联网给我们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书写自己的故事,体会信任与怀疑、期望与失望、愉悦与痛苦、亲密与疏离。
(设计意图:用贴合学生实际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共鸣,分享自己的网络交友经验,体会网络的美好,网络交往便利与无奈。)
承:网上交往给我们留下什么?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我们看看中学生吴凡的网上交友经历。P54
〖板块二〗辨:网络交友利与弊?
1、探究与分享1:吴凡的两个档案P55
阅读情境:吴凡的网上网下两种表现
思考分析:吴凡在这两份档案中各自展现了怎样的形象。
为什么吴凡会有两个不同的形象?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提炼:P55页
①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超越时空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②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探究与分享2:吴凡网上交友的故事。
(1)阅读情境:消失的网友。
(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网上交往可以当真吗?
(3)总结归纳: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P55页。
(设计意图:通过网上交友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的特点及积极与消极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往一方面开拓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另一方面虚拟空间的交往,并不能满足我们情感的需要,为后面提醒学生不要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交往奠定基础。)
过渡:网络世界错综复杂,网上交友真真假假那我们怎么办呢?
〖板块三〗议:网上朋友见不见?
探究与分享:如何应对网友的请求
(1)呈现资料:小梅的网友要求小梅发照片并见面。(教材56面:小梅的故事进行改编)
13岁的小梅从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小梅常常和网友讲述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渐渐的对网友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想在周末和她见面并请她发送自己的照片。
(2)探讨交流:要不要发送自己照片?要不要和网友见面呢?
小梅发帖求助:网友也作了一些回复P57上方表格网友的回帖。
1、你如何看待这些回帖?你的建议是什么?
2、“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归纳总结:P56、57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化的情境设置,探讨分析,使学生懂得网上交友要学会自我保护,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转:那么我们如何使网络交友有益于我们生活呢?
〖板块四〗追:网上网下相益彰!
探究与分享P57页: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有什么不同?
前后四同桌同学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填好表格,汇报分享。
归纳总结: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需要,但虚拟的交往无法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P58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深化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网络生活无论多么精彩,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
课后作业:做一个中学生网上交友的调查,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加深对网络交友的认识,把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活动二:漫画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