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卷(全国通用)
展开考向22 群落及其演替
1.(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 有限的 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
(2)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
(3)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
【分析】
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
【详解】
(1)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部位、时间等(合理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种间竞争概念,竞争导致的两种不同结果,以及竞争排斥和竞争共存的区别。
1.几种常见种间关系的比较
【注意】 ①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②种间竞争关系可使处于劣势的种群趋于灭亡,以利于优势种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空间。
③两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玉米秸秆。
④一般情况下,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全部捕获;寄生生物一般会给宿主造成一定伤害,但不立即导致宿主死亡。
⑤寄生不同于腐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
2.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
1.图解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注意】 ①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丰富。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反之越少。
②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2.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
3.群落的空间结构
【注意】 ①“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竹林中的竹子是一个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
②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其他群落也像森林群落一样具有垂直结构。
④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均有分层现象,决定因素不同。
4.群落的季节性
5.生态位
1.(2022·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C.图乙中Ⅱ生物对Ⅰ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并存,后期Ⅲ的种内竞争加剧
【答案】C
【解析】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与图甲相符,A正确;据图并结合题意可知,甲表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乙是捕食,丙是种间竞争,B正确;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因此捕食关系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有益,C错误;根据图丙可知,开始时两物种都能存在,说明存在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后期一种生物消失,Ⅲ的种群密度增大,其种内竞争加剧,D正确。
2.(2020·北京等级模考,8)菌根真菌与植物的根系生活在一起形成菌根。其中,菌根真菌R(R菌)可帮助植物甲从土壤中吸收N、P等元素,R菌只能以脂肪酸为能源物质,但其自身不能合成脂肪酸,所需脂肪酸由与其共同生活的植物甲提供。下列对这两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与R菌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植物甲为R菌提供能源物质
C.R菌与植物甲代谢类型不同
D.植物甲与R菌协同进化
【答案】A
【解析】R菌可帮助植物甲从土壤中吸收N、P等元素,植物甲可为R菌提供脂肪酸,二者为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植物甲为R菌提供的脂肪酸为R菌的能源物质,B正确;R菌为异养型生物,植物甲为自养型生物,二者的代谢类型不同,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推测植物甲与R菌协同进化,D正确。
2.(2020年全国2卷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演替。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处形成三角洲的过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入海口的海水环境,最先形成的群落应是②以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随着河水(淡水)的不断冲刷,此处环境中水中的盐浓度会逐渐下降,植物群落便逐渐演替为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由于河水中带有泥沙,三角洲处的陆地面积也会有一定的增大,因此会逐渐演替为草甸植物群落,则演替顺序为②①③,A正确。
故选A。
1.群落的主要类型 分类依据:外貌和物种组成
2.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3.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
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
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4.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约占地球表面的26%,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D.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
【答案】A
【解析】
【详解】
荒漠约占地球表面的26%,苔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A错误;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最多,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B正确;沙漠中的优势植物有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仙人掌)等,C正确;苔原生态系统的气候寒冷,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D正确。
3.(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C
【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正确;
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
故选C。
1.“三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群落演替的相关分析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往往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比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藓等。
(2)演替是不可逆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动态平衡时,就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演替不再进行。
(4)演替终点不一定是最高的乔木阶段
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乔木阶段。
3.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分析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能量
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
变化
3.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
【注意】 自然界中存在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使群落发生与原来演替方向相反的演替现象。
5.(2022·山东济南调研)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更换树
种前所
占比例%
更换树种后所占比例%
0年
50年
100年
150年
200年
灰桦
1
100
5
2
1
1
野生
蓝果木
3
0
36
28
17
4
红枫
4
0
50
39
24
8
山毛榉
92
0
9
31
58
87
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种间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
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答案】B
【解析】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灰桦所占的比例由100%逐渐降为1%,说明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种间竞争中被逐渐取代,B正确;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C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更换树种并没有改变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D错误。
6.(2022·济宁期末)以生物的有机物积累量(生物量)为指标,统计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比例,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演替结果显示,优势物种明显发生了改变
B.在该退耕农田上群落演替的过程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C.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
D.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基本不变
【答案】D
【解析】在图中所示演替过程中,占据优势的种类分别是草本、灌木和乔木,故优势物种明显发生了改变,A正确;图示演替过程为发生在退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过程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该演替过程中丰富度发生改变: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C正确;图示为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比例,而不是其生物量,演替过程中,群落生物量在不断增加后稳定不变,D错误。
7.(2022·河北衡水二中调研)图甲表示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和d点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植物固定的能量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C
【解析】b点和d点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由弃耕农田到茂密的乔木林的演替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固定的能量逐渐增加,B正确、C错误;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前,草本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D正确。
4.(2020·全国卷Ⅰ,6改编)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答案】A
【解析】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数目越多,丰富度越高,B正确;题述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等,无机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绿色植物等利用从而进入生物群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正确。
5.(2021·1月广东卷,5)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
B.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
C.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
【答案】A
【解析】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遗物为食物,属于分解者,A正确;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是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B错误;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等特性进行诱捕,C错误;可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来估算其丰富度,D错误。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1.实验原理 一般用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
(1)许多土壤动物(鼠妇、蚯蚓、蜈蚣等)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种数目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统计方法
①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
②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实验步骤
【注意】 常见的四种调查方法
①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
②调查某种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或昆虫卵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③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④研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可用“抽样检测法”。
3.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
(1)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光”“避热”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
(2)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计数误差。
(3)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并记下其特征。)
8.(2022·安徽六校素质测)下列有关生物数量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热光源照射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答案】D
【解析】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以使用样方法,为确保结果精确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A正确;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B正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等习性,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热光源照射,C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D错误。
【易错点1】 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
点拨: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
【易错点2】 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拨: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于垂直结构。
【易错点3】 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点拨: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易错点4】 演替是“不可逆”的
点拨:演替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逆的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易错点5】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点拨: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易错点6】 混淆“研究方法”
点拨:(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2)调查某种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4)研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等。某实验小组欲对土壤中的小动物进行调查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构成土壤中的生物群落
B.许多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强,应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C.采集的小动物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处理,以便保存
D.通过调查土壤样本中小动物的数量可推测该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探究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详解】
A、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的总称,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只是土壤中的部分生物,A错误;
B、探究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B错误;
C、采集的小动物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处理,以便保存,C正确;
D、通过调查土壤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C。
2.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可以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
B.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态位相同
D.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包括其所在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其所占有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
【详解】
A、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
B、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即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正确;
C、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是不同的,C错误;
D、不同物种占据着不同生态位,这有利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选C。
3.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B.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C.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且其生存空间等也都离不开植物体,故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详解】
A、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照的利用有关,A正确;
B、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B正确;
C、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照的利用有关,因此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C正确;
D、群落中植物因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所以植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D错误。
故选D。
4.如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三图表示的最可能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且对一者或二者均有利,如大豆和根瘤菌。
2、寄生:一种生物寄住在另一种生物的身体,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如各种寄生虫。
3、竞争:两种生物对生存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为了生存而抢夺生存资源,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如植物间争夺光和水分。
4、捕食:在食物链上处于上下级关系的生物,称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如老虎与羚羊等。
【详解】
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同生同死”的同步性变化,所以甲图表示互利共生的关系。
捕食: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的变化,所以乙图表示捕食关系。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互相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所以丙图表示竞争关系。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群落中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中两栖类动物较为罕见
B.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狐狸耳朵和尾巴更大
C.森林群落中生活于林下的人参叶薄,叶绿体颗粒大
D.荒漠生物群落中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活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详解】
A、草原上地面的平坦开阔、障碍物少,由于缺水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A正确;
B、高纬度地区风大,温度很低,狐狸耳朵和尾巴较圆且短,而在低纬度的非洲地带,狐狸耳朵和尾巴大而长,B错误;
C、林下光线相对较弱,森林群落中生活于林下的人参叶薄,叶绿体颗粒大,便于适应弱光环境,C正确;
D、荒漠地区缺水,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D正确。
故选B。
6.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希腊陆龟和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相同
B.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气孔在白天开放利于光合作用
C.希腊陆龟可能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D.快速奔跑的狮子和斑马等生活在森林群落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分布的特点:
1、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由东部向西部依次分布。
2、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3、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详解】
A、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A错误;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茎部,茎呈肥厚的绿叶状,有利于更多地储存水分并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希腊陆龟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有利于保存水分,C正确;
D、快速奔跑的狮子和斑马等生活在热带草原群落中,D错误。
故选C。
7.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不同类型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B.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高大,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以争夺阳光
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同群落的主要区别是物种组成的不同,不同群落的生物都能适应各自的环境,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详解】
A、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减少水分散失,能抵抗干旱,A正确;
B、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有利于保存水分,B正确;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高大,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C错误;
D、湿地群落介于水生和陆生群落之间,所以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D正确。
故选C。
8.澳大利亚豪勋爵群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的大部分地区为雨林生态系统,长满了棕榈树等植物,还拥有大量珍稀动物,尤以鸟类著称于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形成群岛最初进行的演替类型与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的速度相同
B.群岛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岛演替的不同阶段,成为优势种群的植物种类和鸟类可能会不同
D.人类旅游活动可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火山喷发形成群岛形成后,最开始没有土壤条件和繁殖体,在其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快,A错误;
B、群岛不同地段物种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正确;
C、群岛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物种会有所不同,可能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和鸟类成为优势种群,C 正确;
D、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A。
9.一块弃耕的农田上,先后出现的优势植物依次是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最终演替到森林阶段。下列有关该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中林木的郁闭度逐渐降低
B.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C.群落演替过程中,原先的优势物种将消失
D.森林阶段才会出现群落的季节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 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详解】
A、随着群落演替进行,林木的郁闭度逐渐升高,A错误;
B、随着群落演替进行,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B正确;
C、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演替过程中出现新的优势物种后原有优势物种未必消失,C错误;
D、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出现季节性变化,称为群落的季节性,不只是森林阶段会出现群落的季节性,只要符合“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出现季节性变化",就具有群落的季节性,D错误。
故选B。
10.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根据图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_____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__关系。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次生演替 (物种)丰富度 竞争
(2)S5
(3) 生物群落 水平 优势种(优势物种、优势种群)
(4) 降低环境容纳量(K) 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则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2、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长时期内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良好时,环境容纳量增加;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种群的“J”形增长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3、种群密度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1)
根据题意分析,图示为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该演替过程物种丰富度提高了。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演替过程中,前者被后者替代,所以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
(2)
图甲中S5和S6中物种的数目一样多,且比较稳定,所以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S5。
(3)
生物群落的定义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水平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物种。
(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生物防治后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更小了,因此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降低有害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难点是理解环境容纳量K与k/2的应用。
1.生态位不仅包括种群在空间上的位置、活动时间、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内容,还包括影响种群的每个条件和种群能够利用的每种资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中不同种群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生态位的不同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C.四大家鱼的混养就是利用了他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生态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见的是与资源利用谱概念等同。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
【详解】
A、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中不同种群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生态位的不同,A正确;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空间、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B正确;
C、四大家鱼的混养就是利用了他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能更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生物,C错误;
D、群落中每种生物生态位不有差异,没有完全重叠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故选C。
2.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
D.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图①是捕食关系,图②是互利共生关系,图③是竞争关系。
【详解】
A、①此消彼长,a、b之间体现的是捕食关系,其中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鹰和鼠之间是捕食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但其中曲线a表示鼠的数量变化,A错误;
B、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是竞争关系,可用图③表示,其中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B正确;
C、大豆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用图②表示,两者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旦分开,对一方或双方都不利,C错误;
D、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是寄生,题中没有表示的图解,D错误。
故选B。
3.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判断两者的关系可能为捕食,甲曲线表示烟粉虱数量变化
B.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
C.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相等
D.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分析可知,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的数量变化,乙表示丽蚜小蜂的数量变化。
【详解】
A、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乙表示丽蚜小蜂,A 正确;
B、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为捕食关系,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B正确;
C、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但根据图中对应的数量坐标,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
D、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
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检测,取样前需将培养瓶振荡几次
D.如果没有采取染色的方法,酵母菌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往往会偏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A、调查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正确;
B、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应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检测,取样前需将培养瓶振荡摇匀,减少误差,C正确;
D、如果没有采取染色的方法,会把死酵母菌计算在内,酵母菌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往往会偏大,D正确。
故选B。
5.某湿地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每年秋冬季节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停栖,甚至发现了比大熊猫还珍稀的鸟类——震旦鸦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该湿地某种候鸟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B.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
C.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并统计线虫的种类和数目,可确定土壤的物种丰富度
D.湿地不同区域分布的种群不同、同一区域不同种群的密度也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
【详解】
A、某湿地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每年秋冬季节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停栖,可知影响该湿地某种候鸟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A正确;
B、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B正确;
C、线虫只是土壤动物中的一类生物,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并统计线虫的种类和数目,并不能确定土壤的物种丰富度,C错误;
D、湿地不同区域分布的种群不同、同一区域不同种群的密度也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故选C。
6.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也不相同,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在草原群落中的生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都能适应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因此不存在种间竞争
C.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完全相同
D.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也叫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详解】
A、生活在草原群落中的有些生物也能生活在森林里,A错误;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都能适应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但是由于空间和资源有限,还是存在种间竞争,B错误;
C、各个群落中的生物与各自的环境相适应,各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各有差别,C错误;
D、不同生物群落,其生态环境不同,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D正确。
故选D。
7.某科研小组通过调查某弃耕农田在40年间物种组成的变化,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类别
物种数
时间/年
1
5
15
25
40
草本
29
28
27
30
32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9
31
31
56
74
A.表中的数据是在植被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调查得出的结果
B.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
C.第一年弃耕农田中只有草本植物,此时的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
D.演替达到森林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将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调查采取的是样方法,要遵循随机取样原则;次生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并且存在一定的生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群落一般均有垂直结构,因为除地表上的生物外,还有土壤生物。
【详解】
A、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A错误;
B、在该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据表可知,后期出现了多种高大乔木,物种丰富度增加,B正确;
C、尽管第一年只有草本植物,群落也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
D、演替达到森林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只是相对稳定,并不是不再变化,D错误。
故选B。
8.黄河流域伏牛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某弃耕农田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艾蒿高低错落是草本群落垂直结构的显著体现
B.弃耕地向草本群落演替过程中,环境条件逐渐不利于一年莲的发展
C.灌木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荆条的总初级生产量会适当减少
D.环境条件稳定的阔叶林群落阶段,其他稀有物种不可能转化为优势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弃耕农田发生了次生演替,优势种发生了变化。
【详解】
A、艾蒿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A错误;
B、弃耕地向草本群落演替过程中,一年莲逐渐失去优势种地位,环境条件逐渐不利于一年莲的发展,B正确;
C、灌木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栎树称为优势种,竞争优势强,荆条的总初级生产量会适当减少,C正确;
D、稀有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优势种,但当环境条件稳定的阔叶林群落阶段,其他稀有物种不可能转化为优势种,D正确。
故选A。
9.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近些年来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 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在牧场围栏附近常可见到普氏原羚的尸骨,有的是狼捕食后的残骸,有的是被围栏上的刺丝勾挂致死的。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回答下列问题:
(1)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每个分布区的所有普氏原羚被称为一个________。
(2)据调查,普氏原羚在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如图,这段时间内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增长类型为________(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一段时间后,两曲线发生重合,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氏原羚取食该草原上的牧草,牧草作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在捕杀普氏原羚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因此政府曾经通过大量捕杀狼来保护普氏原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捕食者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两方面分析狼的存在对普氏原羚种群发展和该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种群 (2)“J”形 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或环境容纳量) (3)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还为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4)狼与普氏原羚是捕食关系,狼所吃掉的大多是普氏原羚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普氏原羚种群发展的作用;另外狼往往会捕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这样可以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该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分析题图,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恒定,因此该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增长类型为“J”形。一段时间后,两条线重合,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水平,此时的数值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3)牧草能把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满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4)狼与普氏原羚是捕食关系,狼所吃掉的大多是普氏原羚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普氏原羚种群发展的作用;另外狼往往会捕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这样可以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该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0.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湖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其中白鳍豚、胭脂鱼、东方白鹳等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近些年,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湖区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美黑杨根系发达、生长快且适应性强,被引入洞庭湖区成林后,造成该湖区湿地的植被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导致该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链的破坏,导致鼠的环境容纳量增大,鼠患严重。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群落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等资源 (2)次生演替 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入侵物种繁殖很快,会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3)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4)自我调节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物种丰富度)
【解析】(1)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生物群落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等资源。(2)分析题意可知,此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使得入侵物种繁殖很快,会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因此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3)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物种丰富度),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 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 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 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
【详解】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占地面积相同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空间,提高了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①正确;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②错误;
③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③正确;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④正确;
⑤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正确;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⑥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2·浙江·高考真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详解】
A、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
B、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
C、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
D、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
故选D。
3.(2022·浙江·高考真题)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
A、由图可知,甲在图中的每个时间段的数量差不多,故甲即不趋光也不避光,乙在午夜中的数量比中午明显要多,故乙有避光性,A错误;
B、浮游植物一般分布在浅海,根据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故可推测位于浅海的甲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而乙位于深海,故乙不是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B错误;
C、乙是一种浮游动物,是一个种群,故乙的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由图可知,甲、乙在不同时间段在该海域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甲和乙在午夜都会有所上浮,因此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D正确。
故选D。
4.(2021山东高考 10)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 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 中不放螺,M 中放入 100 只螺。一段时间后,将 M 中的螺全部移入 L 中,并开始统计 L、M 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 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 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 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题干分析,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据此答题。
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B错误;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主要原因是引入了螺的捕食使数量下降,C错误;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
5.(2021·河北高考真题)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
(头叶)
天敌昆虫
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B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
【详解】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
C、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6. (2021·6浙江月选考)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落叶松与该昆虫幼虫为捕食关系,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根据图示,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与落叶松种群数量存在负反馈调节,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
B、两者由捕食关系形成反馈调节,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分别为被捕食者和捕食者,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C正确;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包括落叶松的种群数量,还包括天敌的数量、寄生生物或数量、竞争者的数量,以及环境因素等,D错误。
故选D。
7.(2021福建8) 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
C.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1、植物的向光性是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详解】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中,“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向日葵的向光性,该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A正确;
B、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瞑蛉放在窝里,产卵在他们的身体里,卵孵化后以螟蛉为食,“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B错误;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中体现了“幽草”、“黄鹂”等各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说明在茂林之下草木生长不利,大土块之间苗木生长不好,充分说明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8.(2021湖北12) 酷热干燥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 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 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详解】A、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属于不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A正确;
B、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因此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
C、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酷热干燥缺少水分,因此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
D、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但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这些CO2在白天释放出来供给马齿苋属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因此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9.(2021·1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
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
【答案】A
【分析】
群落的演替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过程,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正确;
B、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误;
C、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错误;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错误。
故选A。
10.(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幼年个体数较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较少
(2)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3)物种丰富度
(4)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分析】
预测种群变化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包含增长型、稳定性个衰退型。
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1)
预测种群变化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是指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当幼年个体数最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最少时呈增长型,此时种群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
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3)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种群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4)
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动物的活动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如蜜蜂采蜜可帮助植物传粉,鸟类取食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1.(2022·山东·高考真题)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级
1%~20%21%~40%
41%~60%
61%~80%
81%~100%
AB
C
D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 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E 大 广
(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解析】
【分析】
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1) 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 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1)
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而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因此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调查发现E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说明植物乙在整个群落的数量较多,即乙的种群密度大,同时说明植物乙在整个群落中分布范围广。
(2)
由图可知,D频度级物种数所占百分比为8%,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16÷8%=200种。
(3)
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同时也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故选ABCD。
(4)
群落演替的原因: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④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12.(2022·浙江·高考真题)科研小组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开展了研究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对某种鼠进行标志重捕,其主要目的是研究该鼠的___________。同时对适量的捕获个体进行年龄鉴定,可绘制该种群的___________图形。
(2)在不同季节调查森林群落的___________与季相的变化状况,可以研究该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在不考虑死亡和异养生物利用的情况下,采取适宜的方法测算所有植物的干重(g/m2),此项数值称为生产者的___________。观测此项数值在每隔一段时间的重复测算中是否相对稳定,可作为判断该森林群落是否演替到___________阶段的依据之一。利用前后两次的此项数值以及同期测算的植物呼吸消耗量,计算出该时期的___________。
【答案】(1) 种群密度 年龄金字塔
(2) 组成 时间
(3) 生物量 顶极群落 总初级生产量
【解析】
【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
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3、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的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 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净初级生产量(NP),而把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1)
标志重捕法是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适用于鼠这种活动能力强的较大型动物。通过对捕获个体进行年龄鉴定,可以绘制种群的年龄金字塔图形。
(2)
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昼夜变化、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季相就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3)
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就是生物量,故测得所有植物的干重即为生产者的生物量。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生物量不发生增减就可称为顶极群落。单位时间内的净初级生产量加上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就是总初级生产量。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考生理解群落的结构、种群数量调查方法,以及识记生态系统中有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量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向22 群落及其演替-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向22 群落及其演替-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高考考点专题复习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