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课件 34 次下载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 课件 30 次下载
-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课件 33 次下载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 课件 35 次下载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 课件 34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文课件ppt
展开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3.知道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姓名:原名马和, 小名三宝,又作三保生活时代:明·明成祖籍贯:云南民族:回族宗教信仰:伊斯兰教职业:太监、航海家
·经历磨难,性情坚毅;·懂兵法,有谋略,英勇 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 能;·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的信任。
郑和 (1371-1433)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③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目的:①政治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②外交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材料一: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航海技术也日渐丰富。
③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先进的航海技术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四:郑和,回族,出身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知伊斯兰和佛教教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④郑和有坚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
④特点:时间早、历时长、次数多、船队规模大、航程远;实行和平交往、平等贸易。
①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③次数:郑和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⑤.装载物品: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规模大,货物多
⑥.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⑦范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友谊之船:慷慨送礼,展现风度贸易之船:相互贸易,互通有无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 沿途的百姓纷纷用香料、珊瑚去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因郑和到过而聚居了更多的华人、华侨,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⑧.概况:交往方式:所到之处,郑和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使节随行。
看看每张邮票各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贸易。郑和下西洋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与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①、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身上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百折不挠、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
团结合作、开放交流、和平宽容、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
1、倭寇的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沿海人民称他们为“倭寇”。
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3、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时称“倭患”
2、明朝中期倭寇横行严重原因:
②中国国力减弱、海防松弛。
③推行极其严厉的海禁政策,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4、抗倭力量: 戚继光戚家军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大力整顿军队,招募新兵训练,组成“戚家军”创制“鸳鸯阵”
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体现了戚继光什么样的品质?
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②举措: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5.戚继光抗倭(戚家军):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创造“鸳鸯阵”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矛与盾,长与短相结合,灵活机动
第一阶段:浙江沿海: 1561年,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第二阶段:东南沿海: 在福建、广东地区,与俞大猷合作,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性质: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评价: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7.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
【畅所欲言】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成功?
1.正义的抗倭战争得到人民支持2.有英勇善战的队伍3.有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4.有明政府的支持 ……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
②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领土主权仍属中国。
③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仅略活动
3.结果: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获得澳门租借居住权,澳门主权仍属于中国。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条约,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与祖国分离446年。
1.目的:提高____ 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_____年到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次下“西洋”
1.1561年,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
2.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的战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启示:建立海洋意识,在和平交往的同时不放弃武力抵抗。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2、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3、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度洋,东南亚,三宝太监,基本概况,明成祖·朱棣,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刘家港,满剌加,榜葛剌,木骨都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趣说抗倭英雄-戚继光mp4、郑和初下西洋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