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595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595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595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十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B.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C.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D.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棱镜(líng) 花苞(bāo) 吝啬(sè) 端庄(duān)B.池畦(wā) 睫毛(jié) 化妆(zhuāng) 掩饰(shì)C.高邈(mào) 干涩(sè) 凄冷(qī) 莅临(lì)D.静谧(mì) 绿茵(yīn) 娇媚(mèi) 粗犷(guǎng)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从体裁上看,《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盼春、绘春、颂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C.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运用抒情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D.“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写对联,宣传家乡】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C.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基础知识综合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青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水藻( ) chéng( )清 蓝汪汪(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3)文中加点字“贮”查( )部,“贮”的正确解释是( )A.收藏;收获 B.储存;积存 C.储蓄(钱财)(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三、综合性学习7.李教授解读《朝花夕拾》时,以“原来鲁迅这么好玩”话题分享再掀阅读热潮。为此,朝华文学社开展“朝花夕拾,再读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宁同学共同参与,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识花·阅读情况】小宁绘制了社员《朝花夕拾》阅读情况图,请总结下图反映的信息。反映信息:_____________ (2)【拾花·消除隔膜】为消除与《朝花夕拾》的隔膜,李教授提供了四种解决方法,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社员们解答一项疑问。精彩选段社员疑问解决办法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①”,“马头②”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我至今一想起,还在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节选自《五猖会》)注:①[抬阁]一种民间游艺。一个木制四方形的小阁,里面有两三个扮饰戏曲故事中人物的儿童,由成年人抬着游行。②[马头]一种民间游艺。让孩子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①这些民俗活动为什么让“小鲁迅”那么神往?②“小鲁迅”为什么期待自己生重病?大家也有这样的经历体会吗?③“大鲁迅”为什么至今还在诧异?哪篇文章也涉及过这样的问题? A.结合注释查资料,理解文章内容B。知人论世看背景,把握情感主旨C。梳理篇目找关联,解读共同问题D。联系生活入文本,丰富童年体验 我选择___________项方法解答第__________项疑问。解答:________(3)【传花·续写对联】小宁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上联,请选择合适的词语续写下联。再听 重温 经典 经历 消隔膜 障碍无上联:再读鲁迅寻足迹下联: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乙魏文侯(1)与虞人(2)期猎。明日(3)会天疾风(4),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5)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1)魏文侯:名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2)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3)明日:第二天。(4)疾风:风的速度很快。(5)以:因为。8.解释下列加点词。(1)相委而去 委:(2)下车引之 引:(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期:(4)失信 信:9.翻译下面的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10.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做具体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叙写了“我”第三次养猫的经历。B.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愤怒→悔恨→无奈→悲痛。C.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狂暴武断形成对比,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作铺垫。D.选文表达了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希望全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1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原句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原句)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改句)我以为真是“畏罪潜逃”了。13.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黄蜂筑巢周涛①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②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③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④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⑤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⑥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⑦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拔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⑧小家伙!⑨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⑩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⑪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知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⑫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⒀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象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⑭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⑮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⑯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啊,小家伙!14.文中两次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黄蜂的举动作者的情感第一次 怜惜(不忍、同情)第二次整理触须 15.细细品味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16.“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7.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六、作文18.阅读材料,完成作文。2020-2021年北京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中,八岁的小姑娘马子惠在起跑时不慎摔倒,但她迅速爬起来,追了出去。在落后将近四分之一圈的情况下不断追赶,最后超越对手获得金牌。这份力量的来源,和坐在旁边为她摇旗呐喊、加油助威的人有关,更与她自己有关。海伦·凯勒说过“一个人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推动他去飞翔的时候,他是绝不应该去爬行的。”请以“推动我飞翔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事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参考答案:1.C2.D3.C4.A5.A6.(1)zǎo 澄 wāng (2)青亮 清亮 (3)贝 B (4)不但 况且7.(1)朝华文学社社员绝大多数读过《朝花夕拾》,但没有完全读懂。(2) 示例:我选择A项方法。 解答第①个疑问 从注释中可知高跷、抬阁、马头是孩子也能够参与的民间游艺,体现了迎神赛会的热闹有趣,也反映出小鲁迅的童真、可爱、“好玩”。示例2:我选择D项方法解答第②个疑问。因为羡慕参与赛会的人大出风头,自己生重病母亲就可以去庙里许下心愿参与赛会。我小时候觉得戴眼镜是斯文帅气的表现,躺在床上看书希望自己早点近视。示例3:我选择C项方法解答第③个疑问。大鲁迅是诧异孩子与父亲的“代沟”之深,反映出孩子对家长不顾及自己心理的无奈和厌烦。还有《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中也涉及了儿童教育的问题。(3)重温经典消隔膜 8.委:丢下,舍弃引:牵拉,拉期:约定信:信用 9.(1)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不要因为刮大风的缘故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 10.为人要讲诚信,需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1.D 12.示例:原句把“我以为”放在后面,构成倒装句,突出强调了“我”的武断和自以为是,为后文揭示真相埋下伏笔,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 13.内容上:“我”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致使它含冤而死,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表现了“我”的愧疚和忏悔。“永不”表现了“我”决绝的态度。结构上:以永不养猫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4. 黄蜂的举动作者的情感第一次紧抓住扫帚尖怜惜(不忍、同情)第二次整理触须欣赏赞美 15.这里使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把马蜂比作芭蕾舞演员,并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它的身形和状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马蜂的怜爱、同情及不舍之情。 16.它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文章表达的主旨所在。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既是文章叙事线索的需要,又是作者在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情——作者借物言情,歌颂生活的美好,呼唤人们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不要去叹息那些没必要的伤悲。 17.感悟有: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美的人;作者是一个包容于人,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寒冬等等不如意,我们应该用享受生活美好的态度,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事,爱好每个人…… 18.范文推动我飞翔的力量有一种力量,让成长更迅速;有一种力量,让目光看得更远;有一种力量,让梦想不再遥远。推动我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让我奋斗苍穹。小时候,母亲温暖的双手托起我稚嫩的翅膀。我是牵着母亲温暖的手,第一次迈入学校的大门。我充满好奇的幻想,所见的却是陌生的面孔和老师犀利的目光。我竟害怕了,我想逃脱,我只乐意在母亲的微笑中生活。而母亲却告诉我:“孩子,你不能怕,你要在这里飞翔!”母亲坚定的眼神让我疑惑、不解,但有一点能明确,我要在这片蓝天下飞翔。于是,我笨鸟先飞,每到期末,优秀的成绩总会在母亲脸上绘上一丝骄傲。小小的我,就这样被母亲托起,努力张开并不闪亮的翅膀。长大些,母亲严厉的教导来矫正我的翅膀。无知的我,开始了所谓的逆反。以高一等的眼光看待自己,结果换来学校同学间的不悦,成绩单上不堪入目的退步。而我,仍天真地以为,翅膀已健,飞翔就在明天。我陶醉于玩耍,甚至对母亲的叮嘱产生厌恶,对父亲的劝告不以为然。又一次考试退步,母亲一反常态,将我的陋行数落穷尽,规定作业未完成不许出去玩耍,一天要写一篇日记……我在这些规划中找回自己。而现在的我,得益于母亲矫正,谨慎调整还未成熟的翅膀。后来呀,母亲声声鼓励给我翅膀以力量。一次次奋斗后却颗粒无收,一个个数字撕毁了我自以为是的梦想。而母亲还是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孩子,你不能怕,你要继续飞翔。”我终于知道,成功的人需要一股力量。于是,我勇敢去飞。怯懦的我,就在母亲的声声鼓励中,勇敢地搏击风霜。成长迅速,目光更远,梦想就在眼前。母亲的爱,助我飞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提高复习(九),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