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
课程标准 | 素养目标 | 任务设定 |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 1.结合资料,掌握农业概念及其发展变化。(综合思维) 2.结合地理资料,学会分析区域中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合理布局农业,做到因地制宜。(人地协调观) | 1.按照生产对象,农业可分为哪些类型? 2.按照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哪些类型?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
一、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1.农业概念: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以及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和养殖等途径,来获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
(1)按农业生产对象划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和栽培业等。
(2)按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3.农业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最为广泛。
(1)地球陆地
(2)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生产。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 | 影响农作物分布和农业生产首要的自然因素,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水热条件要求 |
土壤 | 农作物的生长地,是农作物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地,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
地形 | 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
水源 | 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
[微思考]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了农业生产是什么特点?
提示:地域性。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反映了农业生产是什么特点?
提示:季节性和周期性。
[特别提醒] 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2.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农产品的品种和规模。
(2)交通运输
①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一般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保鲜、冷藏技术广泛应用,那些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对靠近市场的要求降低,且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的区位选择可以远离市场。
(3)政策:政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导致生产成本降低。
(5)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是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图表点拨] 教材P60图3-1-8,图3-1-9,图3-1-10,三幅图展示出:
(1)影响中国南方山地茶园的自然因素: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酸性土壤,利于茶树生长。
(2)影响三江平原大豆种植的自然因素: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水热条件好;黑土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地势平坦,便于推行大型机械化生产方式。
(3)影响摩洛哥绿洲农业的自然因素: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热量、光照条件好,有适量的灌溉水源。
(4)三地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不同,说明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地域性。
[易错提醒] 降水条件和水源条件不同。
降水是气候层面的,指的是大气环流所带来的水。水源指的是所有水的来源,包括降水、地表水(主要是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和地下水等。一些干旱地区虽然降水不足,但如果河流、湖泊或充足的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水源充足。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 )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 )
3.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
4.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一定是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 )
提示: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2.×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3.√ 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为农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价值,进而盈利。
4.× 主导因素可以是有利条件,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
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采用“红薯无土栽培连续结薯技术”在温室的大棚架上种红薯,能叫红薯秧子想长多大就有多大,想在哪儿结薯就能在哪儿结。红薯能悬空生长,需要先培养在营养液里生长根系,再供给植株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薯蔓上膨大的红薯采收后,对薯秧生长没有影响。空中结薯的好处是避免了采收红薯连秧一起收获的一次性弊端,只要保留薯秧就能实现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
问题1 (综合思维)农田中的红薯种植需要依靠哪些自然因素?
提示:土壤、地形、水源、气候等。
问题2 (综合思维)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能说明农业生产可以不依赖自然条件而进行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没有了土壤,但营养液提供了土壤能提供的营养物质,可以说自然因素属于基础因素。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温室中空中红薯可以使红薯高产,充分说明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科学技术因素。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自然因素 | 对农业的影响 | 具体案例 | |
气 候 | 光热 | 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密切 | 世界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
降水 | 年降水量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适合发展农业 | ||
地 形 |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 南方的水田农业;横断山区、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 |
土 壤 | 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酸碱性等,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 江南丘陵红壤地的茶叶生产;甜菜耐盐碱 | |
水 源 |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 |
②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社会经 济因素 | 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 具体案例 |
市场 |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城郊发展乳畜业及园艺业 |
交通 运输 | 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影响大;交通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 我国北方居民冬季可以吃到海南生产的新鲜瓜果和蔬菜 |
劳动力 |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成本影响农业生产 |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
政策 | 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 “以粮为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直补 |
科技 |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 000 m;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粮食单产高,非洲粮食单产低;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
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从宏观角度(自然因素)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社会经济因素)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它可能是某个地区的优势条件,也可能是限制条件。具体案例如下:
主导因素 | 农业生产 |
热量 |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
水源 |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
地形 |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 |
市场 |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
土壤 |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
技术 |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
1.西葫芦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坊子乡原来主要种植粮食作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发展西葫芦种植业,现在坊子乡西葫芦享誉京津冀。该地夏季大棚处于歇茬期,棚内温度高达80 ℃。下图示意平原县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促使平原县坊子乡“粮改菜”,大力发展西葫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技术 D.地租
(2)该地夏季使蔬菜大棚内温度高达80 ℃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B.蓄积太阳辐射能
C.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D.促进农作物生长
(3)坊子乡西葫芦享誉京津冀主要得益于( )
A.低廉的价格 B.较短的距离
C.发达的物流 D.优良的品质
(1)B (2)C (3)D [第(1)题,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且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比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高,所以影响当地“粮改菜”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第(2)题,夏季气温高,利用大棚使棚内温度达到80 ℃,可杀死大棚内的有害生物,用高温杀菌替代农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提升西葫芦的品质。第(3)题,标准化生产的西葫芦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
20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遵义郊区农业结构悄然改变,由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转变为以种植蔬菜为主。但近年来,遵义郊区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减小,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新鲜蔬菜主要来自距主城区上百千米的其他县镇。
问题1 (区域认知)20世纪90年代,遵义郊区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市场需求的变化。
问题2 (区域认知)近年来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郊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导致蔬菜种植面积减小。
问题3 (综合思维)距离较远的县镇能够为遵义城区提供新鲜蔬菜,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地域大为扩展,使距离较远的县镇能够为遵义城区提供新鲜蔬菜。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崇明是上海的花木之乡。近年来,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更获得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承办资格,主题为“花开·中国梦”。中国花博会是我国花卉园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性花事盛会。花博会为崇明产业调整、升级带来了机遇。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近年来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因素主要是( )
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交通
(2)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扩大最可能占用( )
A.港口用地 B.蔬菜地
C.水稻田 D.乳牛厂
(1)A (2)C [第(1)题,崇明是上海的花木之乡。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花卉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扩大。第(2)题,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扩大最可能占用单位面积产值低、规模大的水稻田。]
综合思维——聚焦“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旅游和科技正演绎着一场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下图为西安周边某县建立的农业产业园,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体验观光农业,无土栽培、无公害化生产、采摘游、家庭农场、订单式的私人配送与定制等手段,让农产品价格翻了几番,采用智能温棚控制技术,为农户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智能温棚改造了农业生产中的哪些要素 ( )
A.热量、光照、土壤 B.土壤、热量、光照
C.热量、水分、土壤 D.热量、光照、湿度
(2)导致当地农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气候变暖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③交通运输的发展 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⑥农业生产私有化
A.②⑤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D (2)C [第(1)题,由材料可知,西安地处北方,但智能温棚使得农业生产四季不断,因此该技术改造了农业生产中的气候条件,如热量、光照、湿度等。第(2)题,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而且全球变暖也没有使得北方冬温达到可以露天种植;交通运输的发展拓展了产品的市场但不会引发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生产私有化有违事实。促使农业生产形式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科技提供可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市场。]
本题组以农业生产的智能温棚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温室大棚能够保温,隔绝了温室内与外界热量、水分等交换。
课 堂 小 结 | 课 堂 速 记 |
1.农业按照生产对象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和栽培业等。 2.农业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3.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 4.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生产技术、土地价格、劳动力等。 |
题组1 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气候的四个地区,四个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文信息主要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季节性 B.周期性
C.地域性 D.计划性
2.农作物生长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故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谚语,但四地中反映不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C 2.A [第1题,文字信息显示“图示四个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图示信息显示了不同地区农业的分布,故图文信息反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①位于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题组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花果同树”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果农选择晚熟果实品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挂果保鲜”技术,在果实成熟时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下图示意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生活中的地理)实现“花果同树”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气候 D.品种
4.(生活中的地理 )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挂果保鲜”技术的是 (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淮平原 D.山东丘陵
3.B 4.A [第3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第4题,由材料可知“挂果保鲜”技术,果实成熟保留在树上应为冬季,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由于秦岭等对冷空气的阻挡,四川盆地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不受寒潮的影响,因此可以实施“挂果保鲜”技术。]
软儿梨,立冬后成熟,鲜果硬而酸,采摘后将其在低温环境下储藏,利用冬季气温变化令其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果肉变得甜如蜜,浆液充盈,软糯如泥。但随着天气转暖,软儿梨会化成水。近年来,软儿梨打破“走不出去”的困境,“出走”到全国各地,一颗就能卖到上百元。据此完成5~6题。
5.软儿梨主产区最可能位于( )
A.西藏 B.甘肃
C.内蒙古 D.广西
6.软儿梨的“出走”主要得益于( )
A.消费水平的提高 B.网络信息的通达
C.保鲜技术的改进 D.高铁建设的推进
5.B 6.C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软儿梨需在冬季反复冻融,故其主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较为剧烈。甘肃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寒潮来临时,气温较低,能使软儿梨冻结;寒潮过后,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气温升高,能使软儿梨融化;寒潮多次侵袭,使得软儿梨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西藏地势高峻,冬季严寒,能使软儿梨冻结,但难以使其融化;内蒙古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广西冬季气温较高。第6题,软儿梨“浆液充盈,软糯如泥”,气温较高时会化成水,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软儿梨易腐烂变质。随着保鲜技术(如冷藏和真空包装技术)的改进,软儿梨保鲜时间延长,能够运输到全国各地。]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58探索
|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 | 甘肃省兰州市 |
自然 条件 |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表水丰富,灌溉便利;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起伏小 | 地势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夏菜的生长;位于黄河河谷,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夏季黄河径流量大,灌溉水源充足 |
社会 经济 条件 | 市场广大,面向全国,需求量大;交通便利,运输方便;蔬菜种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 运输条件好,交通线密集;市场广大,面向南方沿海各大城市 |
教材P61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市场因素不断变化;交通运输不断发展,使农业生产地可以远离市场;国家政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技术的改进使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减弱;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教材P61活动
太阳辐射能够进入大棚,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透过塑料薄膜进入宇宙空间,提高了大棚内温度;减少了大棚内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大棚内湿度,减少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维持土壤肥力。
教材P63思考
略。
教材P63~64作业题
1.(1)粮食刚性需求(市场),耕地资源限制(土壤、水源等),省水、省肥、省药、省力(成本),科技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技术),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政策),耐寒耐旱(气候),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环境)。
(2)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我国很多地区(包括一些低温、干旱的地区),如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区都可以推广种植。
2.(1)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综合生产率高,商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农民素质高。
(2)地价低,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生态环境好。
3.海南省三亚市:(1)自然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表水丰富,灌溉便利;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起伏小。(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大,面向全国,需求量大;交通便利,运输方便;蔬菜种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甘肃省兰州市:(1)自然条件:地势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夏菜的生长;位于黄河河谷,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夏季黄河径流量大,灌溉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运输条件好,交通线密集;市场广大,面向南方沿海各大城市。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植物,技术装备,交通运输,空间分布,地域组合,农业生产地区,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分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提示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7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