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m B.kg/m3 C.g D.kg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体中的物质属于气态的是( )
A.紫色的碘蒸气
B.雾
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
D.干冰
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发烧的体温约35.5℃ B.一只鸡的质量约2kg
C.中学生的“一步”长度约是26cm D.一个双肩背包的体积约0.4L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 冰雪消融
B.白露 露珠晶莹
C.霜降 霜打枝头
D.大雪 白雪皑皑
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用保鲜膜覆盖切开的西瓜
B.把湿头发用电吹风吹干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D.将地上的一滩水用笤帚扫开为更大一滩
7.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冬天,室外跑步时呼出的“白气” D.中午,树上的露消失了
8.夏天,小刚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只冰糕,发现包装纸内侧附有一些小冰晶,关于这些小冰晶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内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B.冰棍熔化后凝固而成
C.室外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棍包装纸内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9.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用已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可适当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D.优化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冰袋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11.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越大,则质量越大
B.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C.把一个正方体木块锯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块,每个木块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D.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
12.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种物质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B.若,则
C.
D.物质的密度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13.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那么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
A.1:3 B.4:3 C.3:1 D.3:4
14.将密度为和的两种金属,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制成合金,若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合金的密度为( )
A. B. C. D.
15.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现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和,已知.现在,向两容器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且都倒满.倒入方法: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设此时A容器的总质量为,B容器的总质量为,则、的关系为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家用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的
B.干冰周围的烟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将温度计的液泡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蘸一下拿出,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17.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密度/kg·m-3 | 物质 | 密度/kg·m-3 |
| 物质 | 熔点/℃ | 物质 | 熔点/℃ |
铁 | 7.9×103 | 水银 | 13.6×103 | 钨 | 3410 | 锡 | 232 | |
铝 | 2.7×103 | 纯水 | 1.0×103 | 铁 | 1515 | 海波 | 48 | |
冰 | 0.9×103 | 酒精 | 0.8×103 | 铝 | 660 | 固态水银 | -38.8 |
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铁
B.物质的密度随物质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南极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D.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冰的质量是0.9×103千克每立方米
1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炎热夏天小狗休息时伸出舌头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19.如图,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最多能装0.5kg水的“提子”来量度,则装满一“提子”的下列物质的质量判断,正确的是()( )
A.装白酒小于0.5kg B.装白酒大于0.5kg
C.装酱油小于0.5kg D.装酱油大于0.5kg
20.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实验研究中,利用电子秤和量筒测量了几组液体A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相应液体的体积V,并绘出了m-V图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 )
A.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B.60mL的该液体质量为68g
C.量筒质量为20g
D.若此瓶装了60mL的另一种液体B后总质量为92g,则液体B的密度是1.1g/cm3
三、填空题
21.单位换算: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t=_____kg;单壁碳纳米管直径约0.6nm=_____m。
2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2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24.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的原理制造的;
25.小飞对一枚硬币的直径进行测量,五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1mm,25.2mm,25.1mm, 27.2mm,25.3mm,则该硬币直径为_____mm。
26.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下面是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质量的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________。
A.将待测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适当的砝码,调节游码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B.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石块的质量,记录石块的质量;
C.将游码放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处;
D.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四、实验题
27.在探究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贾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石蜡的温度/°C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56 | 59 |
海波的温度/°C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冰的温度/°C | -8 | -6 | -4 | -2 | 0 | 0 | 0 | 0 | 0 | 0 | 4 | 8 | 12 |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三种物质中,晶体________;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在冰熔化时,小贾用的是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当冰熔化后,小贾想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点,给烧瓶加上单孔橡胶塞后继续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图乙可知,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min;
②实验时,小贾通过_______判断水已经沸腾;
③图乙中,表示沸腾阶段的是________段,蒸发发生在________段;(填图中英文字母表示的区间段)
④根据图乙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__;此时瓶内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⑤根据图乙判断,以下正确的有( )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水的凝固点是0℃
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3)实验过程中小贾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他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水的容器B内,在B容器中放入温度计C,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有小水珠出现,温度计示数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
(4)如图丁,停止加热后,小贾迅速将橡胶塞换为无孔橡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猜测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_______,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如图戊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28.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则:(1)塑料球的质量m=______g;(2)塑料球的体积V=______cm3;(3)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_g/cm3。
29.小刚同学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沿量筒壁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
③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
(3)操作②中有少量盐水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盐水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0.小李同学利用平放在桌面上的小黑板和两块湿润程度相同的抹布进行实验,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时她左右手各拿一块抹布,在小黑板左半侧和右半侧同时涂抹了两块大小不一样的水印。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小块的水印先消失了。于是小李同学提出猜想“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现在小李同学手边有甲乙丙三个烧杯(乙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甲烧杯直径和高度都比乙丙大)、托盘天平、适量水和计时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1)在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不同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分别为m1、m2,并记录实验数据;
(2)将两烧杯放置在环境温度和通风条件相同的地方,放置时间分别为t1、t2(用计时器记录时间),然后用天平测量剩余质量分别为、,并记录数据;
(3)若_________,则小李的猜想不正确。
31.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小云测出了一小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细线、水。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
五、综合题
32.硬度是描述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材料的硬度,某活动小组设计了检测材料硬度的实验方案,选择了适当的器材(质量已知的金属球和多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测试材料放在水平桌面上,金属球静置于其上表面,在金属球上再放一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凹槽恰好与金属球上表面完全接触,使金属块能静止在金属球上。一段时间后,取下金属块和金属球,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该小组在控制时间变量的条件下,多次改变压力的大小测量压痕面积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然后他们类比密度定义了一个物理量来衡量材料的硬度。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该活动小组实验操作中的因变量是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硬度的物理量k是________用表示的。
A.压痕面积 B.压力 C.单位压力下的压痕面积
(3)甲、乙两种材料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天宫上的“毛细”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我们看到,将不同粗细的上下开口的直管插入液体,不论管子粗细,液体都能上升直至填满整个管子。
当把一根与液体“浸润”的管子插入液面时,由于与管壁接触的一圈液体分子受到了被管壁向上拉的力,管中的液体会出现上升。在地球上,液面与器壁接触的位置就会向上弯曲,如图所示。当向上的力量与液柱受到的向下的重力匹敌时液面就不再上升,在微重力环境的空间中,由于没有重力的影响,液面会上升得更高。
反之如果把“不浸润”的管子放进液体里,液面会由于毛细效应而下降,在空间站这样微重力的环境中,无论管子插多深,液体都很难进入管内。
毛细效应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医院里采指尖血用的那根细细的玻璃管就是利用毛细效应把血液吸进管中的。把纸巾的一角放入水中,稍后会发现整张纸巾都会变湿,土壤中的缝隙把深处的地下水吸到浅表处都是源于毛细效应,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微管输送到高处也和毛细效应有关。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浸润”现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重力有关
B.在天宫,将“不浸润”的管子插入液体越深,液体越容易进入管内
C.医院里采指尖血用细玻璃管把血液吸进管中利用了毛细效应
D.航天器上的热管中利用毛细效应将工作介质从冷凝端移动到蒸发端
(2)用玻璃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视线要与水面的__________齐平(选填“向下凹的底”或“向上凸的顶”),这是__________现象(选填“浸润”或“不浸润”)。
六、计算题
34.一间教室的长宽高大约是10m,宽8m,高3m,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求这间教室空气的质量。
35.一个玻璃球,体积100cm3,质量100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在空心部分装入水将其放在冰箱冷冻室,最多能装多少kg的水才能保证球不变形?(, )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A
7.D
8.D
9.D
10.C
11.A
12.B
13.D
14.D
15.C
16.AC
17.BC
18.BC
19.AD
20.AC
21.
22.2.30
23.69
24.液体的热胀冷缩
25.25.2mm
26. 右 ECDAB
27. 海波、冰 液态 5 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 DE CD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高于 B 升高 液化放热 降低 降低 C
28. 11.2 20 0.56
29. 见解析
偏大
30. 乙、丙
31.见解析
32. 压痕面积 C 甲
33. B 向下凹的底 浸润
34.309.6kg
35.(1)空心的;(2)60cm3;(3)54g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某段歌词中唱道,下列作图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