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2分)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摆的等时性原理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发现的;而17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类首次进行的色散实验。
2.(2分)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中①太阳;②月亮;③点燃的蜡烛;④正在放电影的银幕,其中是光源的是(填序号)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为 度。
3.(2分)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写字台的高度82 ;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5 。
4.(2分)完成下例单位的换算。
(1)36km= cm;
(2)15min= h。
5.(2分)图为色光三基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6.(2分)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明朝时期。如图所示,架子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皮的 引起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可以使音调升高(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
7.(2分)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
8.(2分)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或“转换法”)
二、选择题(共22分,第9-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2分)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D.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10.(2分)图中的两个圆一样大吗?小芳:左边的圆大。小明:右边的圆大。小芳和小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步骤(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1.(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分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12.(2分)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13.(2分)“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速度
14.(2分)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有一定厚度的木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分度值不是1mm的尺
15.(2分)下列测量中采用的方法、做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因为误差不可避免
B.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C.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凹液面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D.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拉直棉线后在用刻度尺测量
16.(2分)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多选)1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
C.光年是时间单位
D.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
18.(3分)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三、计算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7分,共14分)
19.(7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静止的坦克,开炮后经过0.5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5s听到爆炸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距离=速度×时间,用公式表示为s=vt).请问:(1)大炮距坦克有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有多大?
20.(7分)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2s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米深处,需1小时56分40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h;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m/s?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蛟龙号”的下潜速度相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只写一点)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21.(2分)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硬币沿不同方向在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的示数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0cm
1.91cm.
1.79cm
1.90cm
以上表格中第一次测量数据的估计值为 cm,该球的直径是 cm。
22.(1分)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如图所示,他用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 s。
23.(4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方法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4)如果甲同学在读数时,V1是俯视读数所得,V2是仰视读数所得,则甲同学测得的这块碎石体积将 碎石的真实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7分)利用钢尺可以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子边沿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一端,注意观察。此时看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2)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用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变大,听到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大小与 关。
(3)再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4)当再次增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无论怎样拨钢尺一端,都听不到钢尺振动发声,可能是振动发出的声音是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响度太小”)。
(5)若要探究音色与材料的关系,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最简更的方法可以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
25.(7分)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 (选填“粗糙”或“光滑”)硬纸板与平面镜保持 ,如图甲所示。
(2)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
(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在硬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6.(7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芳同学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有:平面镜、两块薄厚不同的单面镀膜薄玻璃、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实验中小芳同学将镀膜的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并将玻璃板镀膜的一面面向自己,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并选择了一只与A蜡烛外形完全相同的B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它与A蜡烛的像的位置完全重合。
(1)小芳为了便于确定蜡烛A通过反射面所成的像的位置,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透明厚玻璃板”或“透明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将 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芳在图乙所示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下列实验中与小芳多次实验目的相同的是 (填选项)。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用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芳需要拿走蜡烛B,将一个光屏放到蜡烛A成像的位置,然后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
(5)在玻璃板前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较清楚的那个像离蜡烛A要 些(选填“近”或“远”)。
(6)实验时某时刻发现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偏高且倾斜,则你认为丙图 (选填各图对应的字母)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022-2023学年江西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解答】解:伽利略是杰出的意大利科学家,年轻时,他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进而反复进行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物理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类首次进行的色散实验。
故答案为:伽利略;牛顿。
2.【解答】解: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①太阳、②月亮、③点燃的蜡烛、④正在放电影的银幕中;
太阳是自然光源;点燃的蜡烛是人造光源;月亮、正在放电影的银幕不是光源,所以一定是光源的是①③;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此时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0°。
故答案为:①③;30。
3.【解答】解:(1)中学生的身高约164cm,写字台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2cm左右;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0×108m/s=3.0×105km/s。
故答案为:(1)cm;(2)km/s。
4.【解答】解:(1)因为1km=105cm,所以36km=36×1km=36×105cm=3.6×106cm;
(2)因为1min=h,所以15min=15×1min=15×h=0.25h。
故答案为:(1)3.6×106;(2)0.25。
5.【解答】解: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图中已有红、蓝色,故1应标绿色,中间表示三种色复合后是白色。
故本题答案为:绿;白。
6.【解答】解:
发声体都在振动,架子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引起的;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鼓皮绷得越紧越容易振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振动;绷紧鼓皮。
7.【解答】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空气;能量。
8.【解答】解: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故答案为;真空;理想实验法。
二、选择题(共22分,第9-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解答】解:A、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故A正确;
B、适合学习的环境声音在40dB左右,人们说话交流时的声音在50dB左右,故B错误;
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步行1km需要的时间约t===1000s.故C错误;
D、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cm,故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小芳和小明对图片中圆圈的大小做出了猜测,属于猜想假设,故B正确。
故选:B。
11.【解答】解: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错误;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唢呐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就会成为噪音,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故选:B。
13.【解答】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
A、零刻度磨损的尺,可以从某一整刻线开始量起,可以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比物体短的刻度尺,可以一段一段的测,可以使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刻度不均匀的尺是无法测出准确长度的,不能使用,故C符合题意;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说明准确程度不是毫米,但可以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解答】解: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故A错误;
B、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也不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故B错误;
C、量筒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不能用手举起,故C错误;
D、测量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拉直棉线后再用刻度尺测量,故D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选:B。
17.【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富于理性思考的一门科学。学习物理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故B正确;
C、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的单位,故C错误;
D、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即定量比较,故D正确。
故选:BD。
18.【解答】解:A、图a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故B正确;
C、图c中是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由于红光的折射率小,紫光的折射率大,所以光谱最上端应是红光,最下端是紫光,故D错误。
故选:D。
三、计算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7分,共14分)
19.【解答】解:
(1)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t=2.5s,
根据v=可得,大炮距坦克的距离:
s=vt=340m/s×2.5s=850m;
(2)炮弹飞行的距离s′=s=850m;
炮弹的速度:
v′===1700m/s。
答:(1)大炮距坦克850m;
(2)炮弹的飞行速度为1700m/s。
20.【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12s=6s,
由v=得,该海域的深度:
s=vt=1500m/s×6s=9000m;
(2)“蛟龙号”下潜时间:t′=1小时56分40秒=7000s,
“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1m/s;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蛟龙号”的下潜速度相同,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警示作用,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看不到该飞机,人们交谈的速度会变慢或看电视时声音与动作不同步等。
答:(1)该海域的深度h为90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1m/s;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蛟龙号”的下潜速度相同,可能会出现人们交谈的速度会变慢或看电视时声音与动作不同步。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21.【解答】解:数据1.90cm,最后一位数0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估读值0.00cm;
由测量结果知:1.79cm与其它三个测量结果相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球的直径为d==≈1.90cm。
故答案为:0.00;1.90。
22.【解答】解: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8.7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48.7s,即:228.7s。
故答案为:228.7。
23.【解答】解:(1)(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取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沾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选甲,而乙测得石块体积比较大。
(3)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
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
(4)由于V1是俯视读数所得,则所测的水的体积偏大,由于V2是仰视读数所得,则所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偏小,
然后用V2﹣V1求出碎石体积将小于碎石的真实体积。
故答案为:(1)甲;(2)乙;(3)20;(4)小于。
24.【解答】解:(1)实验时眼睛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故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伸出桌面的部分钢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
(2)用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变大,听到其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4)再次增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评论变小,发现无论怎样拨钢尺一端,都听不到钢尺振动发声,可能是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5)若要探究音色与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发声体的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所以可以增加的实验器材是一把塑料尺。
故答案为:(1)钢尺没有压紧;(2)变大;振幅;(3)低;频率;(4)次声波;(5)一把塑料尺。
25.【解答】解:(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需要在纸板的前方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纸板是粗糙的;
法线是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纸板平面内,所以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
(2)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Q绕ON向后翻折,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P和纸板Q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Q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由此说明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入射光线和反射面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3)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时,反射光线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粗糙;垂直;(2)不能;不变;(3)不能;在;(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6.【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蜡烛通过反射面所成像的位置,应选用透明薄玻璃板,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并且大小相同,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也靠近玻璃,且它的像大小将不变;
(3)小芳在图乙所示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
A、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
B、在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与小芳多次实验目的相同的是A;
(4)拿走蜡烛B,将一块纸板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纸板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光线射到玻璃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玻璃有两个表面,前表面直接反射,较亮,所以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较亮,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
(6)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a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b和c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可知,丙图b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6 11:42:20;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春黄冈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