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展开中山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
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与在物质分类体系中同属于酸性氧化物是
A. CO B. C. CaO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CaO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2. 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下列由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削蔗去杂
B.石辘碎蔗
C.渣汁分离
D.热锅熬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削蔗去杂属于原料的准备过程,不属于过滤操作,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辘碎蔗属于原料的榨取过程,不属于过滤操作,故B不符合题意;
C.渣汁分离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属于过滤操作,故C符合题意;
D.热锅熬糖是加热蒸发的过程,不属于过滤操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正确佩戴口罩是阻止飞沫传播新冠肺炎的方法之一,喷嚏、呼出的水蒸气形成的飞沫属于气溶胶。下列有关气溶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气溶胶中存在直径为1~100nm的粒子 B. 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 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 D. 气溶胶的分散剂是其中的水蒸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1∼100 nm 的分散系是胶体。气溶胶属于胶体,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因此气溶胶中存在直径为 1∼100 nm 的粒子,选项A准确;
B.当光束照射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会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能发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准确;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1∼100 nm 的分散系是胶体。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分散剂是气体的,叫做气溶胶。因此气溶胶是一种胶体分散系,选项C准确;
D.分散剂是气体的,叫做气溶胶。喷嚏气溶胶的分散剂是空气,选项D不准确;
答案选D。
4. 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可能是
B. 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它对应的点是F
D. 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C元素化合价为-4,A点为-4价C的有机化合物,A可能是,选项A正确;
B.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单质,D是C的+4价氧化物,D是CO2,碳充分燃烧可生成CO2,选项B正确;
C.是盐,C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它对应的点是F,选项C正确;
D.C点对应的物质是C的+2价氧化物,C是CO,CO与水不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5.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置措施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灼烧样品后坩埚直接放在冷水中降温
B. 金属钠若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 洒在桌面的酒精如果燃烧可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 闻未知气体的气味时,可打开瓶塞,鼻孔贴近瓶口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灼烧样品后的坩埚直接放在冷水中会使坩埚因骤冷而炸裂,选项A错误;
B.钠燃烧产生的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一般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灭火,选项B错误;
C.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灭火方法比较简捷,选项C正确;
D.闻未知气体的气味时,可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溶液中显蓝色,与无色透明溶液不相符,选项A错误;
B.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选项B错误;
C.、、各离子及氢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且均无色,符合条件,选项C正确;
D.、均能与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且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中,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M、L属于化合物,E是单质
B. R、L反应生成M、E后,A元素和B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 该反应生成的M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以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为2AC+2BC→2AC2+B2,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R为AC,L为BC,N为AC2,它们属于化合物,E为B2,属于单质,故A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为2AC+2BC→2AC2+B2,有B单质生成,A元素和B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说法正确;
C.化学反应遵循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根据2AC+2BC→2AC2+B2,分子数目是减小的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2AC+2BC→2AC2+B2,M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8.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过氧化钠只具有还原性
C.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D. 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碱碱性太强,腐蚀性强,和胃酸反应剧烈,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应选择碳酸氢钠,选项A错误;
B.Na2O2中氧呈-1价,一般具有强氧化性,化合价降低,但也可以体现还原性,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选项B错误;
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选项C正确;
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均不能产生氧气,不能作供氧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 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仪器或试剂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
分离和氯化钾溶液
除去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仪器或试剂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的气体膨胀,试管内压强增大,导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实验得以证明,选项A正确;
B.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少量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
C.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选项C正确;
D.除去气体中的气体应选用饱和的溶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0. 下列关于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合物是否溶于水,与其是否属于电解质无关
B. 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C. 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D. 固体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与是否溶于水无关,故A正确;
B.该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Ba(OH)2与H2SO4的反应,也可以表示Ba(OH)2与NaHSO4的反应,故B错误;
C.电解质导电的离子必需是本身电离产生,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由CO2溶于水产生的碳酸电离产生的,因此CO2不是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电解质导电条件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硝酸钠属于盐,硝酸钠固体不导电,但硝酸钠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硝酸钠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为A。
11.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氧原子数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3∶2
【答案】A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元素由-1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2价,被氧化,因此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氧原子数之比为1∶1,故A正确;
答案为A。
12. 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盐一定是碳酸钠
C
有的脱脂棉上吹入脱脂棉会燃烧起来
与反应放热
D
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
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等,即Ag+对SO的检验产生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SO2、CO2,SO、HSO、HCO对CO检验产生干扰,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脱脂棉燃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题中没有说明是否使用蓝色钴玻璃观察,因此该物质中可能含有钾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3. 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醋酸溶解鸡蛋壳:
B. 钠放入水中:
C. 铜放入稀硫酸中: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正确的是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故A错误;
B.题中所给离子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正确的是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故D正确;
答案为D。
14. 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铜丝能导电
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液能导电
熔融NaCl能导电
结论
铜是电解质
NaCl固体中不含离子
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NaCl是电解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是金属单质,铜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NaCl固体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B错误;
C.NaCl发生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不需要通电,故C错误;
D.熔融NaCl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故D正确;
选D。
15. 为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4位同学分别设过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 各取少量在试管中,分别滴入少量水,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B. 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 分别配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滴加酚酞观察其颜色深浅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CO3溶于水放热,NaHCO3溶于水吸热,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变化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 CO2↑,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可以鉴别,B不符合题意;
C.Na2CO3和NaHCO3均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符合题意;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的水解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故Na2CO3溶液的碱性较强,滴加酚酞观察其颜色深浅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吃低钠盐能有效的降低中风和心脏病的发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B. 由海水通过蒸发结晶后可得到精盐
C. 可以通过焰色试验这一化学变化来鉴别低钠盐是否含有钾元素
D. 加碘低钠盐是加入了碘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A正确;
B.由海水通过蒸发结晶后可得到粗盐,还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等杂质离子,B错误;
C.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C错误;
D.加碘低钠盐是加入了碘酸钾,D错误;
故选A。
17. 把过氧化钠投入含有、、、的水溶液中,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和反应生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OH-+=+H2O,+=CaCO3↓,所以溶液中减少的离子为、,增加的离子为,不变的离子为;
答案选A。
18.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做处理剂,反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氧化剂 B. 是氧化产物
C. 被还原为 D. 反应中消耗一个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亚铁离子是反应的还原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铬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重铬酸根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铬离子是还原产物,反应中消耗1个重铬酸根离子,反应转移6个电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七水硫酸亚铁是反应的还原剂,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铬离子是反应的还原产物,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亚铁离子是反应的还原剂,被氧化为铁离子,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消耗1个重铬酸根离子,反应转移6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含有酚酞的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并测得两个烧杯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 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 乙曲线导电能力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 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由此可知: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选项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选项B正确;
C.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选项C错误;
D.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钡离子数目都减少,氢氧化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0. 纳米级(提示:中,Fe有+2、+3两种化合价)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仔细观察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的反应为:
B. 是过程I的还原产物
C. 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
D. 过程II中为还原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过程Ⅰ为 Fe3O4 分解生成 FeO 与 O2 ,反应方程式为: , 选项A正确;
B. 过程Ⅰ为 Fe3O4 分解生成 FeO 与 O2 ,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反应可知,是还原产物,选项B正确;
C. 过程Ⅰ反应方程式为: ,过程Ⅱ反应方程式为: 3FeO+H2O=H2↑+ Fe3O4,总反应为:, 选项C 正确;
D. 过程Ⅱ为 FeO 与水反应生成 H2 和 Fe3O4 ,反应方程式为: 3FeO+H2O=H2↑+ Fe3O4,为还原产物,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 1926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出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由美、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其基本工业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氨气常用此反应合成,请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___________。
(5)“侯氏制碱法”中除水外,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碳酸钠与氯化钠在外观上相似,请设计一个实验区分碳酸钠和氯化钠(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7)举例说明碳酸钠的两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酸氢钠或
(2)
(3)
(4) (5) ①. ②.
(6)分别取少量白色粉末至两个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放出的那个小试管中盛放的即是碳酸钠 (或溶解后加氯化钡等方法)
(7) ①. 纺织 ②. 制皂、造纸、制玻璃、工业上作催化剂等(任选两个即可)
【解析】
【分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发生NaCl+CO2+H2O+NH3=NaHCO3↓+NH4Cl,过滤,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上述物质中属于酸式盐的是NaHCO3;故答案为碳酸氢钠或NaHCO3;
【小问2详解】
大理石成分是CaCO3,难溶于水,盐酸为强酸,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答案为CaCO3+2H+=CO2↑+H2O;
【小问3详解】
纯碱为碳酸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小问4详解】
根据反应方程式,氮气为氧化剂,氢气为还原剂,1个氮气参与反应,转移6个电子,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根据上述流程,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NaCl,故答案为CO2;NaCl;
【小问6详解】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利用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具体操作是分别取少量白色粉末至两个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放出的那个小试管中盛放的即是碳酸钠 (或溶解后加氯化钡等方法);故答案为分别取少量白色粉末至两个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放出的那个小试管中盛放的即是碳酸钠 (或溶解后加氯化钡等方法);
【小问7详解】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工业用途为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工业上作催化剂等(任选两个即可);故答案为制皂、造纸、制玻璃、工业上作催化剂等(任选两个即可)。
2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同学们对此心存困惑:它们是否真的发生反应?因此他们根据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并进行判断。
【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微溶于乙醇。
(1)实验一:将去壳熟鸡蛋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口,打开止水夹,迅速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止水夹,并振荡瓶。这时观察到鸡蛋被___________瓶中(填“吸入”或“挤出”)。
(2)实验二:向2mL的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溶剂是乙醇)中吹气约30秒左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再用2mL乙醇做同样的实验,观察到无现象。
(3)实验三:数字化实验——将电脑、数字化实验中压强传感器通过真空橡胶管与盛有二氧化碳的烧瓶相连,迅速注入80mL的40%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实验压强变化如曲线A。
Ⅰ、曲线A的变化趋势无法判断反应真实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
Ⅱ、为了更科学的判断反应已发生。还需用80mL___________做同样的实验得曲线B,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四:产物转化法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逐滴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实验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I、某同学认为实验A的操作不当,导致结论错误,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Ⅱ、写出实验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结论:同学们认为以上四个实验中的现象均可说明反应已发生,但你认为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如有多个只需填一种)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吸入 (2)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3) ①. 也可能是溶于液体中的水,使体系内压强减少 ②. 蒸馏水 ③. 用于做对比实验
(4) ①. 氢氧化钠可能过量,而滴加稀盐酸的量不足(或滴加稀盐酸的量不足,生成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
(5) ①. 实验一 ②. 也可能是溶于液体中的水,使体系内压强减少【其他答案只要逻辑关系合理均可,如:实验四,还需做通入氯化钡溶液的对比实验】
【解析】
【小问1详解】
CO2是酸性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抽滤瓶中压强减小,使鸡蛋被吸入到抽滤瓶中;故答案为吸入;
【小问2详解】
NaOH易溶于乙醇,碳酸钠微溶于乙醇,向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吹气,溶液变浑浊,向乙醇做同样的实验,观察到无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小问3详解】
Ⅰ.NaOH溶液中含有水,CO2能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的原因可能是CO2溶于水,也可能是CO2与NaOH反应,故答案为可能是CO2溶于水,使体系内压强减少;
Ⅱ.为了更科学的判断反应已发生,需要作对照实验,需用80mL蒸馏水做同样的实验得到曲线B,原因:与加入80mL4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气压减小幅度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蒸馏水;用于做对比实验;
【小问4详解】
Ⅰ.理由是滴加的稀盐酸是少量,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导致不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可能是加入的盐酸是少量,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可能过量,而滴加稀盐酸的量不足(或滴加稀盐酸的量不足,生成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Ⅱ.实验B中产生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故答案为Ba2++CO=BaCO3↓;
【小问5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实验一的结论不严谨,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体系内压强减小,鸡蛋被吸入抽滤瓶中;实验四的结论也不严谨,可能是CO2与BaCl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答案为CO2也可能是溶于液体中的水,使体系内压强减少【其他答案只要逻辑关系合理均可,如:实验四,还需做CO2通入氯化钡溶液的对比实验】。
23.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可以对物质的性质进行解释和预测。
Ⅰ、有三种物质:、、
(1)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___________价。
(2)从氧化剂和还原剂角度,分析反应中的作用。请完成下表内容。
序号
化学反应方程式
作用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由、的名称可推知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已知可与反应产生,请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也可做供氧剂。
II、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
(5)误食后可服用维生素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被还原 B. 维生素具有还原性
C. 还原性:维生素 D. 是还原剂
(6)我国规定火腿肠中亚硝酸钠添加标准为每千克食品含量不超过150毫克,以此计算,的亚硝酸钠溶液至少可用于生产火腿肠___________千克。
(7)亚硝酸钠在时能分解产生氧化钠固体、一氧化氮和一种常见的助燃性气体。请填写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此反应的电子得失和数目___________。
【答案】(1)-1 (2) ① 氧化剂 ②. 还原剂 ③.
(3)过氧化钙 (4) (5)D
(6)200 (7)
【解析】
【小问1详解】
H2O2、Na2O2、CaO2均为过氧化物,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反应方程式,H2O2中氧元素-1价转化成-2价,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故答案为氧化剂;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H2O2→O2,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过氧化氢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
③过氧化氢中-1价O,处于中间价态,过氧化氢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小问3详解】
H2O2、Na2O2名称分别为过氧化氢、过氧化钠,则CaO2名称为过氧化钙;故答案为过氧化钙;
【小问4详解】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 O2↑,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则过氧化钙也能与水发生类似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4Ca(OH)2+ O2↑,过氧化钙可做供氧剂,故答案为2CaO2+2H2O=4Ca(OH)2+ O2↑;
【小问5详解】
NaNO2能将Fe2+转化成Fe3+,NaNO2具有氧化性,误食后亚硝酸钠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A.误食亚硝酸钠可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亚硝酸钠将维生素C氧化,亚硝酸钠作氧化剂,被还原,故A说法正确;
B.根据A选项以及上述分析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说法正确;
C.NaNO2能将Fe2+转化成Fe3+,NaNO2具有氧化性,误食后亚硝酸钠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一种氧化剂多种还原剂,氧化剂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从而推出还原性:维生素C>Fe2+,故C说法正确;
D.根据A选项分析,亚硝酸钠作氧化剂,不是还原剂,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小问6详解】
每千克食品含量不超过150毫克,200g15%的亚硝酸钠溶液至少可用于生产火腿肠的质量为=200kg,故答案为200;
【小问7详解】
亚硝酸钠分解产生氧化钠、NO和一种常见助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为O2,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该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mg,则其钙含量略偏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月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