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 同步课时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404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 同步课时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404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 同步课时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404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3 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3 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共8页。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憔悴清冽柝散锋芒毕露
B.怂恿羸弱狼藉莫衷一事
C.归咎哂笑诘责长途跋陟
D.枘凿荣膺虬须重蹈覆辙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B.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
C.我们平时应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D.这方面我实在沉默寡言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①⑤③②④ B.⑤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③②⑤
4.下列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动作)
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动作)
C.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心理)
D.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语言)
5.选词填空。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_____(干渴干旱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_____(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不绝如缕)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_____(鲜艳鲜亮鲜嫩)薄荷。那些_____(废弃抛弃作废)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_____(探索憧憬探讨)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_____(飘扬飘荡飘忽)。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善空气质量,不让“酸雨”飘落人间,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了本课后,同学们准备组织一次“关注植树,珍爱绿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图是“中国植树节节徽”,你知道它的寓意吗?请写出至少两点。
(2)班级决定今后以植树节为契机,号召每位同学在植树节前后种树,请你以班长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100字以内)
(3)宣传委员准备配合本次班会起草一份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单,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写出你对“绿色消费”内涵的理解。(不超过30字)
【材料】80年代后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的运动,之后席卷欧美各国。在这个运动中,人们倡导消费者:最好购买散装食品,因为生活中1/3的垃圾都来自于食品包装;多使用可充电的电池,因为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会给土地和河流造成污染。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更多的树木,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能节约水资源,使用能源利用率高的家用电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电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的世纪,“绿色消费”的概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1)根据以上语段描述的内容,简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2)请从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②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牧羊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开头,介绍一个自己熟识或者崇拜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丝不苟的。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晩,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有删改)
(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3)第⑤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一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4)第⑩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柝——拆。B项,事——是。C项,陟——涉。
2.答案:D
解析:D项,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此处应为“孤陋寡闻”。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干涸;源源不断;鲜嫩;废弃;探索;飘荡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个空,“干渴”指口干想喝水;“干旱”指(气候、土壤)因降水不足而干燥;“干涸”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联系语境,此处表现土地没有水分,应选用“干涸”。第二个空,“源源不浙”形容连续发生,没有间断;“络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表现泉水接连不断流淌,故用“源源不断”。第三个空,“鲜艳”指鲜明而美丽;“鲜亮”指漂亮或(颜色)明亮;“鲜嫩”指新鮮而嫩。此处形容簿荷长得新鲜娇嫩,故用“鲜嫩”。第四个空,“废弃”指抛弃不用;“抛弃”指扔掉不要;“作废”指因失效而废弃。根据语境,“一点点重建起来”的应该是“废弃”的村子。第五个空,“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憧憬”是向往的意思;“探讨”是研究讨论的意思。从词语搭配习惯来看,与前后文搭配最恰当的应该是“探索”。第六个空,“瓢扬”指在空中随风摆动;“飘荡”指随风飘动,或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飄忽”指摇摆、浮动或(风、云等)轻快地移动。此处是形容孩子的笑声,用“飘荡”最为恰当。
6.答案:①句去掉“根本在于”(或去掉“是关键”)
④句把“推进”改为“制定”。
7.答案:(1). (示例)①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②“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忍不拔的决心。③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 (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植树重要性的认识。为此,我班倡议:以后每逢植树节我们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播种绿色,播撒文明,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倡议人:×××
××××年××月××日
(3). “绿色消费”指的是:(示例)在消费中注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
8.答案:(1)从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的回答与态度可知,他是一个单纯而勤劳的人。而他在遭遇失子丧妻的不幸后,独自一人从山下的农场中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牧羊植树,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始终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
(2).①运用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牧羊人种橡子时的仔细认真,表达了“我”对他的赞美之情。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出白桦树茁壮生长的状态,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3)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启示人们,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拥有美丽富饶的家园。只要愿意,敢于实践、坚持不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创造奇迹。
(4)(示例)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能触动她内心深处那根弦。从她读书看戏时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状态可知,她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从她常常一个人沉默寡言、无语凝噎的情况可知,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她常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他人一句无关轻重的话语、一个黯淡无光的眼神,都能刺痛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她永远都是眉峰紧蹙,正应了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答案:(1)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比作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3)“花朵选择了太阳”是指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②“太阳选择了花朵”是指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这些花儿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4)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还是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就可以开出灿烂的花朵。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分析“用意”往往要与文章主旨相结合。结合结尾段落的主旨句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品析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是比喻句,再结合“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单纯而圣洁”分析花的特点,最后分析出作者的情感。
(3)本题考查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的能力。“花朵选择了太阳”,带有一定的主观选择性,因为太阳可以象征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所以可见积极向土的心态。“太阳选择了花朵”,是体现了太阳对花朵的喜爱。
(4)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有阳光时选择一种人生,没有阳光时选择另一种入生,这正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及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优质第二课时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二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精品第一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二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