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5课内阅读(共17篇)(原卷+解析 双卷)
展开知识点05课内阅读(共17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⑪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把“黑、白、长、短”这四个字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2.认真品读文章②~⑤自然段,注意加点的词语,完成下面的练习。
文章第③自然段用___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白鹭____________的美;文章第⑤自然段写出了白鹭____________的美,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白鹭“适宜”的程度无可挑剔,感受到白鹭外形的美。
3.文章⑥~⑧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4.文章第⑪自然段该怎么读,下面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要读得轻柔缓慢 B.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C.要读出强调、肯定的语气
5.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这句话是说作者相信白鹭是在望哨。( )
(2)这篇状物散文是围绕“白鹭是一首诗”来写的,文章首尾呼应,有强烈的节奏感。( )
(3)文章描写白鹭的外形和不同场景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6.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7.“慕”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想念;②向往,敬仰。“爱慕”中的意思是_______。
8.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10.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 )的精神。
11.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3.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1)__________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__________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2)桂花__________开得漂亮,__________香气扑鼻。
14.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_的心情。文段中能形象直接地体现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5.用“ ”画出描写桂花落下来的样子的句子。
16.“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珍珠鸟》片段,按要求做题。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突然居然果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jiào jué)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zháo zhuó)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妙的境界。
17.在括号内选择音、字、词(打“√”)
18.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重点写了“它”的_____,第二段则重点写了“它”的_____。文中作者称呼“它”为“_____”,让人从中感受到作者的_____之情。
19.对第一段中的“再三”,正确的理解是:( )
A.能进一步表现出“它”的淘气贪玩的特点。
B.能更好地表现“它”对自有的热爱。
C.表现出“它”对“我”的信赖与留恋。
阅读理解。
搭石(节选)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0.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流水___________ 月光___________ 笛声___________
21.请用“﹏﹏﹏”画出这几段话的中心句。
22.用小标题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3.找出第一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表现出家乡人什么样的品质?
(1)动作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选文第2自然段,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
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5.选文中划“ ”的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_______句,第二个是________句。请将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
26.文中划“ ”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
27.“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外片段及资料,完成练习。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资料】游隼,一种中型猛兽,主要在空中捕食。它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近似垂直地从高空俯冲而下。游隼的俯冲捕猎本领不是天生就会的,它具有自然界罕见的教授雏鸟捕食技巧的行为。
29.文中提到了三种动物,其中陆地上的奔跑冠军是________。火箭飞到太空中,最大速度能达4万千米每小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0.由“资料衔接”可知,游隼在空中发现猎物后不降速度反升的原因是( )
A.和猎物比速度 B.要占领制高点 C.为了空中捕食 D.教小游隼本领
3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游隼没有飞机飞行速度快。
32.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选文每个自然段的结构特点基本是_____________,知道了这个,就能提高阅读速度了。
快速阅读课内短文并记录时间,完成练习。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33.课文借助大洞、______、______等关键词介绍了地道里面的构造。看到这样的构造,我不由得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们可以通过概括语句主要意思,理解地道的特点,从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可以看出地道( )的特点。
A.功能齐全 B.较为舒适 C.隐蔽性强
35.地道的隐蔽性强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这段话在介绍地道舒适、功能齐全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阅读理解。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呢,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37.选文中加点的“这个消息”指的是什么消息?请用“﹏﹏﹏”画出来。
38.从“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可以看出,海力布当时( )
A.因为乡亲们不相信自己,感到很委屈。
B.害怕自己变成石头。
C.心里很着急,想让乡亲们快点搬到安全的地方。
39.画“ ”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五十年过去了,一个老爷爷向自己的孙子、孙女讲起了曾经的那场大洪水,以及变成石头的海力布,他会是什么心情,他会怎么说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41.用“——”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
42.简要概括牛郎是怎样照看老牛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这两段话具体写了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景,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表现了牛郎的善良勤劳,为下文老牛帮助牛郎认识织女埋下伏笔。
B.反衬了牛郎的孤苦无依,突出了牛郎命运的不幸。
C.反衬了哥哥嫂子对牛郎和老牛的冷漠无情,暗示老牛与众不同。
D.表现了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44.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牛郎会和老牛说些什么,商量哪些事。根据提示,以牛郎的口吻把它补充具体。
这天,牛郎听见哥嫂打算把他赶出家门,心里十分难过,就去牛棚找老牛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牛哞哞叫了两声,仿佛在安慰牛郎。
快速阅读课内短文,完成练习。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45.织女被捉前正在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织女________________。
46.联系全文,想一想“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和课文中哪句话照应,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这不正是紧急事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这不是紧急事。 B.这就是紧急事。 C.这是不是紧急事,拿不准
48.对于“牛郎飞不过去”这一情节,大家都不满意,故事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示儿
【宋】陆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和平宣言(节选)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拂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49.默写《示儿》,注意每行诗句要居中,上下左右字要对齐,还要注意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50.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日期是____________年12月____________日,南京大屠杀持续时间为____________周,在此期间受害人数大约是____________,为此国家设立每年这一天为“国家公祭日”,以此告诉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51.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
己亥( )杂诗
九州生气shì( )风雷,万马齐喑究可āi( )。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5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53.按顺序在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写上拼音。
54.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B.“生气”的意思是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C.前两句用了“风雷”“万马齐喑”这两个夸张修辞,写出了作者期盼打破笼罩九州沉闷、令人窒息的现状实况。
D.《示儿》《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5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爱国之情。
阅读课内古诗,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辞精当,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57.诗题中,“题”的意思是:____,“邸”的意思是:____。
A.题写 B.题目 C.住房 D.客栈
58.“暖风”一语双关,既指____,又指____。
A.自然界的春风 B.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59.诗中“游人”特指( )
A.百姓 B.南宋统治阶级
6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无能的讽刺,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B.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课内古文阅读。
( )初升,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 )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6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在上文括号中。
62.本段选自《少年中国说》,作者是( )。
63.文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隼:一种凶猛的野兽 B.硎:磨刀石
6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本段主要运用了(象征、对比)的写法来抒发情感。(选择,用√表示)
66.作者列举了“红日”等多种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按要求做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7.第一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哪几种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这两段话从______、______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69.用“_____”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70.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啊……对呀。”“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大个子怎么没来?”“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_____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72.文中“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文中虽然没有对“他”进行描写,但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话,写出了“他”________的精神品质。
73.下列词语填人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轻快 B.高亢 C.亲切 D.低沉
74.下列对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烘托了小鞋匠焦急的心情
B.“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体现了大个子军人是个诚信的人
C.从小鞋匠多收了五毛的保管费可以看出他的贪心
【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7写作训练(原卷+解析 双卷): 这是一份【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7写作训练(原卷+解析 双卷),文件包含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7写作训练-解析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7写作训练-原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6课外阅读(共18篇)(原卷+解析 双卷): 这是一份【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6课外阅读(共18篇)(原卷+解析 双卷),文件包含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6课外阅读共18篇-解析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6课外阅读共18篇-原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2词语理解与运用(原卷+解析 双卷): 这是一份【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02词语理解与运用(原卷+解析 双卷),文件包含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2词语理解与运用-解析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期中专项复习知识点02词语理解与运用-原卷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