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42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台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342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每当我们开始写一篇文章前,都会先在脑海里构思,浮现出一幅画面。那么,你觉得《台阶》这篇文章,作者在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师:但其实不然,创作之初,作者眼前浮现的画面是——母亲坐在门槛上慢悠悠地做着针线活,目光恬静地看着趴在青石板上的孩子。
作者李森祥说(课件出示):“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景象,而就是这个司空见惯的画面,触动了我创作《台阶》这篇小说。——李森祥
从这段文字看,今天我们要学的小说主角该是谁啊?——母亲
这个画面里面却没有父亲,父亲在哪里呢?为什么这个没有父亲的画面,却让李森祥创作了以父亲为主要人物的《台阶》呢?
读父亲的“沉默”
1.【《上海文学》接受了我塑造的母亲形象, 发表了我的小说后, 周老师却问我, 为什么不写父亲呢? 当时我未加思考便答应了周老师。事后我才发现, 】
中国文学不乏众多栩栩如生或伟大或平凡的母亲形象, 但父亲形象却令人遗憾地缺位! ……即使是涉及到父亲形象, 也往往是板着严厉的面孔, 维护着中国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宗法传统, 他们或平面或病态, 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
——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创作谈》
师: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文学中鲜少出现父亲的形象呢?
生:因为“他们或平面或病态, 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
师:什么是“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呢?”——引导向“不善言语,不关心自己的孩子”……文中的父亲是这样的吗?
师:文中父亲说的话很少,只有寥寥几句。能找出文中父亲直接言语的句子吗?
明确:第6段:“我们家的台阶低。”
第23段:“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
第25段:“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
第28段:“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第31段:“这人怎么了?”
师:全文三千五百多个字,可是父亲一共就说了5句话.而且没有一句对我说的,看着,似乎好像真的是没有温度啊!
那么,我们能否读一读这5句话,看下能不能从简单的语言中读出一些兴许并不简单的东西出来呢?试着揣摩这些话语的情感。
(1)“我们家的台阶低。”
师追问1:你觉得这句话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落寞?
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里,我们能读出的是父亲的——坚定(板书)
师追问2:台阶低背后有什么含义?
台阶低,意味着地位低。父亲希望改变这一切
师追问3:从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父亲?
自尊、要强的、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
师追问1:父亲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态?
生:惊异
师追问2:为什么会惊异?
生:出乎意料。因为小凹凼已经很深了。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操劳、艰辛的父亲。
想不到?——出乎意料,因为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
用旧了三根呢。——磨枪,为了造有台阶的房子操心劳累
师追问3:其实,说这句话时,父亲除了诧异之外,应该还有怎样的神色?
生:感叹、欣慰(板书)
“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
师:这是父亲在台阶造好后对儿子说的话。你们觉得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生:语重心长的、叮嘱的
师:这是一个珍惜自己劳动果实的父亲。
珍惜、欣喜(板书)
(4)“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是一个极其自尊的父亲。
师追问::请一个男生来读一读。
师追问2:我觉得很奇怪。父亲他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当时父亲有哪些言行让我们感到疑惑?
生:粗暴、凑热闹
粗暴、凑热闹——一方面觉得是儿子瞧不起自己,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气,觉得自己真没用。
师追问3:有没有发现,这句话还有一个地方很奇怪。就是破折号。在这里,破折号有什么用?
生:疼痛,生气
师小结:一个男人老了的时候,就总会生气,因为他的力量就要丧失了。这个时候啊,没有人帮助他,而儿子看似帮助的行为,实则是不理解的伤害,所以他只好无奈的对自己生气,是对生命的愤怒——我怎么就老了呢?还有吗?
愤怒(板书)
(5)“这人怎么了?”——这是一个不服输、却又无奈接受事实的沧桑的父亲。
追问1:人怎么了?父亲知道怎么了吗?那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明确:表明了父亲不服输的本性,表现他对身体垮了的无奈和不敢相信和面对现实的心态。此时的父亲有着英雄落寞的颓然(板书)之感。
父亲真的老了,我就陪父亲坐那了,他不象原来那样不服输了。就是自从他腰闪了以后,我们不让他干活了,但是上一次他之所以要挑水,是担心自己老了,没有活干了,所以他粗暴的推开我。我们不让他挑水了,现在他感觉自己真的老了,觉得没有事可干了,所以一下子垮了。我在老字上多加一个引号。父亲原可以为家里付出些力量,但是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是力不从心了。
读懂深沉的“父爱”
有没有发现,上面的几句话中,有些是不必说出来的,可是父亲偏要说出来。哪两句不用说出来,只要放心里就好了的呢?可是为什么要说出来?
我们家的台阶低。——希望改变,而且这种希望不仅仅在自身,也在孩子身上。
问: 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父亲不是能造成高台阶的房子吗?
引导:读第21段
仿佛、“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也无法挺得高”、“尴尬”
父亲即便有了高台阶的房子,也无法真正获得地位,而这个愿望,最终靠的是儿子去实现。这是精神上的。
这人怎么了?
这句话是在问他自己,也是在问我。他希望我给他信心,可是我能给的了他吗?不能!因为父亲确实老了。如果说前面不小心闪了一下腰、以及愤怒粗暴的推了我一把是对身体衰老的一种逃避,那么此时的父亲则已经在精神上接受了自己的衰老。(结合前一段分析)
这句话给人以无限悲凉之感。
师小结:父亲拼命想要去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子,可是造成后,却又问“这人是怎么了呢?”让人不免有些凄凉之感。我们不禁想问一句,父亲到底想要什么?到底为什么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子?读了后,你会觉得父亲穷尽一生达到自己的目标,却又有英雄落寞的悲凉吗?
Ppt显示: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
——李森祥
问:父亲造房子是为了什么?
师:父亲无非是想为自己的孩子搭建一个受人尊重的台阶(板书)。这是所有中国农民最朴实、最根本的愿望。也是最深重、最深沉的父爱的体现。
谈小说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以生活为原型进行艺术化处理所产生的一种文学。文中的父亲正是以李森祥的父亲为原型创作的。而这篇文章的创作,也让他曾经对父亲的怨恨释然了。
我终于明白,《台阶》 给了我与真实而严厉的父亲沟通的能力。我读懂并理解了他。
——李森祥
小结
父亲并非没有人性的温暖与光彩,只是他们将这种温情用像台阶一般厚重的青石板承载着。他铺就了家庭的发展、子女的成长。用青黝黝的面孔述说着内心深处或许连自己都未成发觉的温情。下面,让我们用这首短诗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堂:
小时候
总觉得
你那古铜色的脸上没有柔情
总看不透
你在台阶上远望的执念
总想不明白
你辛劳一生所作为何
而今
我才渐渐明了
你那专注的目光
也读懂了
你那黄几几脚板所承载的重量
父亲,
你用石板般清冷的外表
掩藏起了质朴而又深沉厚望
你用一生的劳作
为我铺就了通往成功的台阶
温暖与光彩
需要用心
去慢慢解读、感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