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台阶》教案第1页
    《台阶》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同学们,作家李森祥曾说过:“中国文学不乏伟大的母亲形象,而父亲却令人遗憾地缺位。我想创作一篇小说来寻找心中终极的父亲形象,让我读懂并理解他。”(幻灯)。这篇小说,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台阶》。让我们通过文中“我”的视角,去感知“我”父亲和台阶的种种故事,去试着了解这位“父亲”的物质追求和精神世界。
    2、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
    (2)自主学习,从细节描写中探究父亲的人物形象和精神追求。
    (3)通过分析和拓展相关材料,了解父亲的时代意义和人生意义。
    3、疏通生字词:请跟着老师读两遍(幻灯)
    凹ā凼dà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
    晌shǎng午:中午。
    尴gān尬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fán躁zà:烦闷焦躁。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
    涎xián水:口水。
    大dà庭tíng广guǎng众: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微wēi不bù足zú道dà: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请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5分钟)(幻灯)
    提示:1、起因(故事开端):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经过(故事发展和高潮):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优高台阶的新屋的?
    3、结果(故事结局):新屋造好了,父亲的心情怎么样?
    5分钟后,各指名3位同学在讨论区简要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二)师复述故事梗概:
    在父亲的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于是,父亲总觉得自己家的三级台阶低,他立下宏愿: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直到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新台阶终于砌好了,九级很气派,但父亲却感到处处不自在,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成作业本54-55页的学习任务二。(20分钟)(幻灯)
    每小题各请三位同学在讨论区留言回答,老师再逐题分析
    1、4、5题
    第4题:(1)总觉得自家台阶低
    (2)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父亲想有地位却因台阶低而没有办法
    (3)处处感到不对劲
    (4)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不习惯
    第5题:老师选择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说。
    细节描写之一:神态描写:父亲的笑,如17段写出父亲修建台阶时的兴奋之情。如21段反映出父亲所特有的质朴、谦卑的性格。
    前后照应和对比——“青石板”反复出现,如第2段和第22段形成对比,揭示中心。如第4段和第25段照应,表明修建台阶时间之长,付出代价之大,揭示中心。如23段“砌”字,砌进了青石板,但砌不进儿时爬上爬下的美好时光,砌不进父亲强壮的身体,引发人们的思考。
    环境描写——父亲与雾,如13段以“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暗示父亲距离目标实现还比较遥远,写出了父亲的执着专注。如19段“父亲浮在雾里”写出了父亲干活的轻松,表现了父亲即将实现理想时的愉悦兴奋之情。
    2、第5题讲解后探究:
    刚刚我们读了、分析了很多关于父亲造台阶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说,很多地方读之令人心酸,令人沉重,甚至令人痛心。父亲起早贪黑,穷其一生,为了什么?为了劳作,为了温饱,为了修台阶。这就是父亲的一生。
    可是,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不自在了,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讨论区写出自己的看法。(幻灯)
    为什么不自在呢?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穷其一生,只为了造台阶。那么下一个目标在哪呢?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所以父亲感到空虚,感到不自在。这样的一辈子,值得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来看看作者怎么说:(幻灯)
    “父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里,在我生活过的乡村里,几乎到处可见。他们除了有一双永远也不干净的脚以外,还应该有一双不能碰棉絮的手(他们开裂着沟纹的手一旦碰棉絮,会将好好的棉絮粘扯得一塌糊涂)。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李森祥给尤志新的信
    原来,这就是那个年代乡村农民的最为真实的结局,父亲不光只是“我”的父亲,父亲是那一代人的人物群像。这样的一群人,这样如蝼蚁般生活着,为着自己卑微的追求,值得吗?
    其实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的,当每一个人回过头来去看另外一个人时,或者看自己时,都是不值得的。就像我们在刚刚交流讨论中说的那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方说我们的父母,宁可卖掉一套或几套房子,供子女出国,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比方说买菜的大妈,为了几毛钱和卖家讨价还价,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比方说我们中国抗疫情中全民居家,这在国外很多人看来是想不明白的……
    但是,这就是我们的芸芸众生,这就是我们这些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为了各自认为的价值观念,为了各自认为的尊严和面子卑微而坚韧地活着、追求着,这就是生命的悲情与温情。值不值得呢?这就好像人明明晓得生下来就是要死的,我们会一天天走向衰老,走向死亡,但是我们仍然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顽强地生活,刻苦地学习,看似不值得当中却是值得的,这就是生命的美学意义。
    6题:第6题,其实就是探究父亲的人物形象。(幻灯)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还有这中国农民传统的谦卑。
    父亲辛苦一生,劳动就是他的生命。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收获,意味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感觉失去了一切。
    父亲的形象代表了觉醒的农民,他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温饱,而且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父亲代表着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创业,支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草根阶层。
    ……
    结语:
    《台阶》一文,父亲一辈子的辛劳只为了造台阶,最后感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但这并不是父亲颓唐的全部答案。小说出乎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追求物质理想是人类生存动力的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改善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
    怎样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生命的交接中,我们最应该继承什么,又应该为后代创造什么?这些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在时代演进和生命交替中,人类一直在求索……
    时间如果有多,听写+做励耘题目
    五、作业:励耘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设计,共10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